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距离考研已经一个月稍多点了,最近总有点紧张,并且还有些着急上火,感觉自己没有掌握的东西还有那么多,不能不担心呀!请问有什么办法克服,心态如何放稳?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失眠严重?
时间已经指向12月了,离1月15号和16号的考试也仅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临近考试,考生也开始日益紧张,着急上火,坐立不安。每年都有考生还没走近考场就提前住进了医院,或者因为生病耽误了最后的考试,留给自己莫大的遗憾。
第1件事:一日三餐有讲究
很多考生因为复习阶段时间紧张,吃饭也没有规律。有些人不吃早餐,有些人不吃晚餐。而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在不大范围打乱各自的生活规律的前提下,建议大家要按照“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的合理食谱,一日三餐按时吃。
早餐可以喝点儿牛奶,豆浆加面包,鸡蛋等我们常吃的早点就可以。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睡过和纯谷物等都有镇静的作用。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还要多吃存粮,这些都是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的物美价廉的食物。
第2件事:远离上火的诀窍
考研餐首先是保证营养均衡,此外还要尽量多吃新鲜清单的饭菜,远离容易导致上火和内分泌失调的膨化类、油炸类、麻辣类食品。如果不知道吃什么,觉得没有胃口,不知道吃什么好的时候,就想想,如果你的肚子上演“空城计”,那么你的脑子也会“罢工”的。所以还是乖乖吃饭来的实际些,强迫自己多少吃点儿。如果不愿意吃饭,就多喝点儿牛奶或者吃点儿水果。不过考生一定要注意,很多人喝牛奶或者吃水果多了会造成腹泻,所以要因人而异。
第3件事:尽量有规律地做运动
有一个考生,今年已经在人民大学上研二了,我们来看看她考研时怎么运动的。小林因为报考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面对名校的压力,小林自然不敢怠慢。到了临考试的一个月,一到傍晚脑袋就昏昏沉沉的,学不进东西,小林心里非常着急。后来,她无意中去学校的操场上去遛弯,想松口气,结果发现操场上很多人的跑步。她也就跟着跑起来,等跑了四圈之后,她觉得整个人充满了力量。重新坐回图书馆,也觉得效率高了很多。从此,每天傍晚她都去操场跑2000米,坚持了40天。现在她说,就是那段时间的跑步让她最后带着最好的状态上了考场。
第4件事:哭出来也许更好些
压抑积蓄时间过长,会引起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而减压的办法也很多。比如从每天路过的花花草草中寻找每天的不同,在无人的空旷地方大喊两声,让回声久久回荡。或者是破费一下,给自己买件一直想要拥有的东西,换个发型换换心情。或者让自己从图书馆,从同学的眼里消失一天,自己一个人坐公交车随便逛逛。
哭是一种最好的发泄办法。不管是放生大哭,还是摸摸抽泣,都是情绪的发泄。哭完浑身就如同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担子,身心轻快,很快就能重燃斗志。
第5件事:按照考试时间调整好生物钟
对于平时习惯晚睡的同学,现在开始要注意调整作息时间了。要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来逐渐调节自己的生物钟,少熬夜。早上要早起床,注意留出从住宿的地方到考点的路程时间来。午睡的习惯也要同时培养,大部分的考生,因为考研期间很疲劳,所以一直坚持午睡。但是有少数的同学没有午睡的习惯,为了适应考试时间,午睡还是必须的。即使在教室趴着睡几十分钟,也能帮助改善下午的学习状态。
第6件事:随时调整穿衣指数防感冒
12月份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了,北方各大高校一般都会供暖,室内外温差很大。在室内学习的时候,建议同学们不要穿的过厚,裹得太严,这样容易减弱身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而考试的考场可能会安排在中小学,供暖的温度也可能会和平时学习的环境有所不同,所以一旦有变,我们应该有能力迅速适应它。
第7件事:与人为善处理好同学关系
考研不是一个人的战争,每个战士身边都站满了关心帮助他的人。在平时的生活当中,除了不必要的应酬之外,尽量用平和友好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同学,防止在重要关头掉链子,祸起萧墙。上面提到的小林她的室友,就是因为到了临考试时因为没调整好情绪,脾气变得暴躁,和同学发生了矛盾,换了宿舍,结果又引起了一系列的麻烦,浪费了精力,最后的考试成绩比平时的模拟都差。
第8件事:最后时刻不能放松坚持就是胜利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考研也一样。近一年的披星戴月等来的就是这两天。所以冲刺期间要调整习惯,保持规律但是决不能放松。正确的调节有助于你的应考状态的上升,所以还是要保证学习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坚持每天学习,保持适当的紧张,在考试时达到最好的应试状态。如果过度松懈,形成了一个月的惯性,那在进入考场时就会紧张不起来,这是致命的。所以,备考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养精蓄锐的同时要要保持该有的紧张。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