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近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就业工作会议上透露,明年还将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2011年争取达到招生总规模的30%。各地各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学科、专业方向的调整与建设,积极推进实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据公开的资料,我国专业硕士与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的规模,力争2015年达到1:1。上述消息显示,教育部正按这一目标努力推进。
而与此同时,据《中国青年报》11月26日报道,记者在北京、河南、湖北、安徽等多个省市采访时发现,一边是考研报名持续火爆,一边则是政策大力扶持的专业学位硕士遭遇“冷表情”。不少高校的专业学位硕士招生靠调剂才勉强完成计划。一份大型在线调查显示,对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认可度方面,只有27.4%的网友认为专业硕士学位有明显优势,超过五成的网友认为没有明显优势。
问题随之出现:教育部在发展专业硕士时,是否进行过调查、论证,是否知道其在现实中遇冷?再就是,教育部门究竟以何角色,推进调整研究生教育定位?
以笔者之见,教育部不知道专业硕士遇冷,这几乎不可能。各研究生招生机构的招生、报名以及录取情况,都有统一的数据库,只要调阅,便可得知。那么,为何专业硕士研究生明显遇冷,却依旧要大幅度扩招呢?分析起来,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这次就业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提到扩大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已经表露出通过研究生扩招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图。此前,这一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就业蓄水池的招数就在每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中,频频使用。这当然遭到社会的质疑。但相对而言,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比扩大学术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质疑小。而且,教育部门还有理由,即借此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
其二,实现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发展目标”。降低学术性研究生培养规模,调整研究生结构,这被认为是大势所趋,也被列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计划。本来,教育部门和高校应该采取的调整路径是,根据专业硕士的培养定位,调整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与培养模式,以吸引学生选择报考,从而实现学生的教育需求、学校的培养与社会的人才需求良性发展。但眼下,教育部门和学校所做的,只是简单地减少学术性研究生规模,调整为专业硕士,而对专业硕士的课程、培养模式和师资并未进行任何调整,甚至出现由于调整为专业硕士,因此导师所带学生更多、课程要求更低、上课规模更大的情况。也就是说,教育部门和学校,关注的不是调整之后的专业硕士教育质量,而是为了实现当初制定的目标。这与10年前的高等教育大扩招,和中职规模实现与普通中学1:1的发展是一个道理。
其三,具体经济利益的诱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收费(甚至是高收费),而与学术性研究生不同,大多学校没有划拨给专业硕士学位学生奖助学金,即便有,也比例极低。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看来,大学之所以热衷扩大专业学位比例,是因为可以借机提高学费,增加收入,而专业学位也被认为是可以花钱买的学位。而在我国社会的学历情结之下,学校不担心学生和家长不来“买”这个学位。这是典型的“学店思维”。
“学术不及学术性研究生,专业也无优势”,“读的就是大五”,这是专业硕士学位学生对这一快速发展项目的总体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还以超快的速度推进,只能使问题更加严重——— 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或能缓解一时的就业,但这也是权宜之计。适宜的办法是“刹车检查”,看每个学校是否能在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方面,做真正的调整,是否能保证这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不落空。
更重要的是,依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门其实不能再越权决定每个学校的招生规模、人才培养定位。它有权制定教育发展规划,但落实规划,则应该以政策、法规去引导学校自主做出调整,而不是为学校下发行政指令。另外,在具体引导政策上,也应该以保障受教育者权利为出发点,而不是给学校涨价权,拿教育机会与学生做生意,这不利于推进教育公平,而只会既损害教育质量,又加重受教育者负担。(教育问题专家 熊丙奇)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