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以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自1951年成立以来,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现已成为一所民航学科专业门类齐全,航空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培养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基地、国际交流的窗口。”
一、培养目标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MBA项目以提高我国民航整体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己任,致力于民航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努力建设全球知名航空MBA品牌,支撑民航强国建设,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本项目着力于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与创新能力,精通民航管理业务,具有国际经营能力与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人才。学生修满所需课程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后,授予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书。
二、项目特色与优势
行业化的MBA
--培养方案紧密结合民航业对经营管理人员的需求特点,科学设计涵盖民航企业所有核心业务领域的独特课程;
--与民航各企业众多的优秀管理骨干为同窗好友,为自己搭建终身的圈中人脉和广阔的发展平台;
--各航空公司和机场的现任领导者为我校MBA企业导师,由现代领导人来培养企业未来管理骨干的“接力棒”式传递,为MBA学员提供了与企业领袖们直接对话的难得机遇。
国际化的MBA
--从全球范围内遴选一流的精通民航运输管理的MBA师资;
--采用当代最新的国际通用教材和资料;
--为学员提供赴发达国家先进的航空公司和机场实践考察的机会。
实战化的MBA
--真案例教学和开放式课堂:原创民航经典MBA案例,让学员在案例中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体验式学习:将境内外航空公司和机场的学习之旅、实践之旅及航空产业外的名企之旅等活动融入到教学与实践中。
"量身定做”,校企联合培养的培养模式
各民航企业主管领导全程参与招生过程,并将入选学员纳入企业人才培养计划;学员论文选题和研究工作紧扣其所在企业的某一个实际经营管理问题进行。学员毕业论文通过之时,也是该研究成果付诸本单位管理实践之日。
三、报考条件
1.政治觉悟高,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国民教育系列本科毕业工作3年或以上、大专毕业工作5年或以上(工作年限计算均截止到2016年7月31日)。其中:“国民教育系列”是指必须是国家承认的高等学历,包括普通高等学历、高自考、成人高考;其中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历可以报考,中央党校函授学历不得报考;
四、培养方向:民航运输管理。
五、课程设置:必修课+选修课。
十门必修课: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数据\模型与决策等。
十三门选修课:航空公司运营管理、机场运营管理、航线网络与机队规划、民航运输服务管理、航空公司融资与租赁、航空运输政策与法规、航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民航价格体系与模拟仿真、国际化领导力、航空公司收益管理、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企业重组与战略联盟、国际航空运输服务贸易等。
六、报名、考试时间、地点和手续
1.全国网上报名:2015年10月10-31日每天9:00-22:00。网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
2.现场信息确认:2015年11月10-14日,考生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本科毕业证书等原件、复印件和网上报名编号至考生生源地进行现场信息确认、摄像。
3.准考证:考生须于截至日期前自行在报名网站上在下载准考证。
4.初试:2015年12月26日。
科目:MBA联考综合能力、MBA联考英语。
考试地点:考生生源地。
5.复试:具体时间以研究生部通知为准
科目:政治、英语口语与听力、综合素质面试。
考试地点:中国民航大学。
6.录取通知:2016年6月。按联考成绩排名,参考复试成绩择优录取。
7.入学报到:2016年9月。注:主要时间节点具体时间由教育中心公布(以准考证为准)。
七、学制:学制为2.5年。全日制学习,定期集中授课的教学方式。
八、学位授予:学员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硕士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经学校审核批准后,授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证书。
九、计划招生人数及培养费:计划招生60人,全程7.2万元/人(不包括学习期间境内外调研、考察费用)。
十、联系方式:
中国民航大学MBA教育中心•招生咨询办公室
地址:天津市津北公路2898号中国民航大学16号信箱
邮编:300300
联系人:马老师、张老师
电话:022-24092632、02224092631
传真:022-24956187
E-mail/MSN:caucmba@hotmail.com
网站:www.cauc.edu.cn/mba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