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非理性因素原理是2016考研政治马原的重要考点。同学在学习这一部分考点时,感觉考点能很快背会,可一旦遇到考题,尤其是分析题,却又无所适从。下面老师以一道分析题为例,破解怎样快速解答非理性因素分析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
(1)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2)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考查考点——马原非理性因素
解题思路:
1.这道材料分析题的材料说的是闻一多在上课时,给学生讲的关于算术题和艺术图画的区别。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做算术题自然需要理性因素的参与;而做艺术图画时,主要需要非理性因素成分的参与。所以,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在艺术领域2+5=10000是可能的。
2.人类在在认识活动中,既需要理性因素的参与,也需要非理性因素成分的参与。理性因素起到指导作用,非理性因素起到制约作用。二者相结合,对于正确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文化创新、体制创新等科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在认识活动中,实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认识活动,都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的理智、情感和意志是融合在一起的。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第一,指导作用。第二,解释作用。第三,预见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动力作用。第二,诱导作用。第三,激发作用。所以,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在艺术领域2+5=10000是可能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它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同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勇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成果及思维模式。
以上是老师结合一道分析题,对非理性因素考点的解题思路作出的解析,希望能对参加2016考研的同学起到帮助作用。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