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创建的北京商学院,迄今已达60年之久。学校1978年即开始招收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目前共有经济、管理类硕士专业20多个、本科专业30多个。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成为联合培养会计学博士研究生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MBA项目具有以下特色:
(1)深厚的工商管理背景与底蕴。北京工商大学是恢复高考后,全国第一批获批硕士点,国内最早设置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本科专业,2004年取得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权,财务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等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会计学、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2)举全校之力、汇集全校资源办MBA项目。北京工商大学举全校之力,汇集全校资源、集中全校最精华的师资组织MBA项目
(3)被媒体誉为“京城性价比最高的MBA”。北京工商大学MBA项目学费8.6万元,2010年被媒体誉为“京城性价比最高的MBA”。
(4)师资队伍实力雄厚,跨学科的“3C”师资组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校现有与MBA教育相关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师资108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71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56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12人。拥有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教授曾被应邀到中南海为国务院领导举办讲座。近年建设了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门国家精品课程以及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0%以上的MBA任课教师具有企业管理经验,并在各自的领域中有深厚的科研基础和崇高声望。
(5)强调MBA的国际体验度。与国外北伊利诺伊大学、奥克兰大学、Drexel大学等联合培养MBA,北京工商大学从本校MBA学生中选拔部分已完成第一年学业的学生到国外大学进行第二学年的学习。国外大学认可学生在北京工商大学所获得的学分,并为修满学分的学生颁发MBA学位证书。双方互相接受对方学生到本校短期修读课程或进行企业考察、市场调研;双方互认学分。
(6)实践训练体系完备。现已建立3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形成,成绩优异的学员可以得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聘请了50多位企业家、企业高管或政府官员担任校外实践导师,为学员的实习、就业、社会网络建立提供服务。基于校企合作,2012年建立了MBA综合管理实践平台,引导MBA学员进行实践导向的实践活动。凭借这些平台,我校MBA学员连续两年在全国MBA案例大赛中分获冠军、亚军。
(7)教学培养特色突出。MBA课程教材全部采用国际或国内公认的经典教材;重视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推行“研究型学习+参与式科研+团队化实践”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在培养过程中充分体现MBA学员的主体性以及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性,促进学员之间经验共享。所有专业课程全面采用案例教学,并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化教学案例;学校一方面把学者、企业家或企业高管、政府官员引入课堂;另一方面把规范化的实践训练项目列入培养计划,以提高学员分析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8)职业发展指导务实。MBA中心设计了先进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计划,从性格测试、职业定位、职业规划,到就业单位推荐、选择,再到职位、工资的谈判,MBA职业发展指导团队都全面参与和介入,为学员提供全程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学员的职业成长与发展。
一、报考条件
1.思想政治表现好,遵纪守法,业务优秀,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2.2012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
3.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注:考生报考时需持二代新身份证。
二、报名方式与时间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考生于6月23日—7月11日登录全国统一报名网站“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网址http://www.chinadegrees.cn),按网站说明和要求完成网上报名,生成并打印《2016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考生于7月12日—15日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学历和学位证书以及《2016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缴纳报名考试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可于10月15日后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
注:所有报名考生应在规定的报名期限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考试报名无效。
三、招生人数:75人
四、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
MBA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科目为综合能力(数学、逻辑、写作)和英语两门,均为全国联考。复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和面试,由北京工商大学MBA教育中心负责组织。
1.初试为全国联考,笔试,考试时间为2015年10月25日。
综合能力《2015年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综合能力考试大纲及报考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版)
英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复试由我校单独组织,考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复试科目如下:
政治理论、近期党和国家颁发的政策及有关文件。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
英语面试
综合素质面试
五、录取
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择优录取。2015年底公布录取结果并发放录取通知书。
六、入学
2016年春季入学。办理报到注册手续时,须出示本人本科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原件,否则取消录取资格(具体安排见网上通知)。
七、学费
学费共8.6万元人民币,可以分两次缴纳。
八、培养方式及年限
1.上课时间:学制两年,在职攻读,周末上课。
2.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可以是编写高质量的案例、专题研究、调查报告、项目商业计划书和企业诊断报告。
3.学生入学后将安排双导师负责指导。校内导师主要负责MBA的理论学习、论文指导及项目研究;校外导师重点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实践并参与研究生论文指导。
九、课程设置
MBA的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和选修课两部分,其中,选修课又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
1.核心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系统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和技能,获取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本部分课程为实现培养总体目标奠定基础,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包括:管理学、会计学、宏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数据模型与决策、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2.选修课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不同方向学生的需求而设置的。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方向选修课。部分选修课包括:财务分析和价值估值、金融市场与组织、公司治理、市场调查与预测、期货投资分析与策略、管理会计、国际化经营与管理、服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管理。
3.问题导向的MBA综合管理实践。通过该项目的有效实施,促进MBA学员深入认识企业管理实际,全面提升MBA学员综合素质,特别是解决实际管理的能力。
十、主要培养方向
财务与会计
本方向重点研究会计信息披露、集团财务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原理与机制、企业价值评估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方向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会计和财务理论知识,具有战略视野、卓越财务决策与控制能力的大中型企业财务负责人。
组织与运营管理
本方向围绕竞争力培育、管理效率改进和企业国际化等核心问题,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服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消费者购买行为、市场营销战略分析与决策、批发与零售、国际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通过该方向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最新的理论与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物流管理
本方向主要研究包括:物流系统功能与构成、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项目咨询技术与方法、商贸物流管理等,本方向重视从现代商业的角度考察物流的运作方式、方法,并特别关注物流管理在组织战略实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金融与期货
本方向重点研究期货市场运行规律、期货投资分析与策略、证券投资分析及策略、证券期货交易风险及控制、期货证券市场运行规则、期货证券投资方法等内容。通过该方向的学习与研究,加深学员对期货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运行规律和分析方法的认识,提高期货证券投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十一、学位授予
学员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修满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培养环节,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论文答辩,并经北京工商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学位的名单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十二、招生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010-68984130,
传真:010-68985537
邮箱:btbumba@126.com
网址1:http://www.btbu.edu.cn/(北京工商大学)
网址2:http://yjsc.btbu.edu.cn/(北京工商大学网站研究生部)
网址3:http://mba.btbu.edu.cn/(北京工商大学MBA教育中心)
MBA教育中心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号北京工商大学西区综合楼513室
邮编:100048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