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2011年全国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近日已经开始。据记者了解,近两年来,由于本科生就业竞争激烈,很多大四学生选择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考研大军队伍不断壮大,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140万人。但2011年研考报名显示出降温的苗头,近日记者在广州几所高校调查发现,由于就业形势好转、读研成本高、研究生就业形势难以预测等原因,不少应届毕业生放弃考研直面就业。
现象
能找到工作就不考研
今年10月10日是2011年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正式启动的日子。暨南大学会计专业大四学生黄涛告诉记者,他压根就没有考研究生的打算,“我觉得现在的就业环境还不错,读3年研究生后,还是一样要找工作,到那时候就业形势什么情况还不知道呢。”黄涛告诉记者,不仅他没有准备考研,身边的大部分同学也都在忙着找单位实习或者四处投简历。“据我了解,今年我们班考研的不到10人。我感觉今年的就业环境比前两年好,企业的招聘需求比较大。”老家在湖南的他表示,希望自己能留在广东工作,他目前正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里实习。“大家都在忙着实习,或者提前为各类笔试、面试做充分准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导致了高校考研人数的猛增,2010年考研人数达到140万人,比2009年增长了13%。“与前几年考研报名的红火相比,今年随着就业前景好转,考研人数可能将出现回落”,某高校的辅导员张老师表示。“只要能找到工作,我就不考研。”广州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小周告诉记者。小周的观点代表了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观点。
原因
岗位需求比去年增三成
据了解,在低迷两年后,今年的就业形势成为近3年来最好的一年。随着就业前景好转,很多应届毕业生为了赶上好时机,匆匆投入到应聘大潮。与此同时,高校教育质量下降、研究生就业形势难以预测等因素也迫使不少毕业生放弃考研。
暨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马老师表示:“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要好于2009年和2008年,我认为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记者了解到,相比往年,今年不少企业的校园招聘时间有所提前。进入9月份,一些大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已开始一番马不停蹄的全国招聘之旅,校园宣讲会、招聘会等轮番登场。据悉,很多企业往年的大学生招聘工作安排在每年10月中下旬启动,而今年,面向2011届高校毕业生的校园见面会及招聘活动在9月初已拉开序幕。不少名企的校招规模创下历年之最,新成长公司则纷纷展开校园“首秀”。
截至目前,据记者了解,已启动校招的国内外名企达上百家。与2010校园招聘相比,名企提供给2011届毕业生的岗位增长三成。
读研成本高 女生就业更难
据悉,随着公费研究生比例的逐年降低,研究生需要通过奖学金和家里资助完成3年的学习,不少人在考研前都要算一笔账。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面对招聘单位时,研究生的薪酬期望要比本科生高一大截,一些企业不愿招研究生。在考研队伍中,女生占到了很大比例。对很多专业来说,男生就业比女生更容易,但女生3年研究生毕业时,年龄已到了二十六七岁,刚毕业就进入结婚生育年龄,现实导致了女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广州某考研辅导机构负责人张女士表示,根据考研预报名情况和辅导班报名者数量来看,今年的考研有所降温。“很多人对研究生教育的预期有所下降。”她认为,前两年很多研究生的就业并不理想,收入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很多研究生毕业后的待遇甚至不如本科生或者大专生,因此打压了很多本科生考研的积极性。
保研人数增加 考研竞争加剧
而来自各高校的消息显示,今年各高校总体保送名额均较去年有所增加。以中大岭南学院金融专业为例,该专业近3年保研人数逐年递增。而一位本想报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研究生的李同学则失望地表示,该专业从2010年开始全部保送,不再通过考试招生,彻底断绝了她考北大的愿望。
据暨南大学中文系的刘教授介绍,近年来各重点高校都在提高保送生的比例,不少热门高校的热门专业,今年都已经将保送比例提高到了招生总人数的半数以上。这主要是出于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的考虑,此举确实能够选拔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保证研究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但是对于一些来自二本、三本的毕业生来说,进入重点高校读研的机会就更少了,竞争也必然会更激烈。从长期看,这一趋势不会改变,竞争只会更加激烈。“高校目前大多开始关注自身研究生的素质,很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更加看重在本科阶段表现一贯良好的学生。但重点高校的学生选择性更多,如出国、就业等,因此考研人数反而不多。”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