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学习完幼儿期的心理学知识以后,接下来就顺理成章地到了童年期。说起童年,估计有好多2016考研的学生要大发感慨了,也是,谁回想起童年还没有过“知了声声叫过的夏天”啊,现在关于回忆童年的段子就没少过。不过也有些人,一提起童年,就不免用“悲惨”二字来形容。到底不同的童年,会给不同人的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习一下就知道啦。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三)
1.交往技能
(1)父母—儿童关系:①交往时间和内容发生变化;②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③冲突减少;④父母的控制模式发生了变化:麦克斯白提出了儿童行为控制模式三阶段,6岁以前父母控制,6~12岁共同控制,12岁以后儿童控制。
(2)同伴交往与团体形成:①友谊的发展表现在亲密性、稳定性和选择性上,且是逐渐发展的,6、7岁时认为朋友就是一起玩耍的伙伴,9~11岁时强调相互同情和帮助,认为忠诚是朋友的重要特征。②塞尔曼认为儿童同伴友谊发展有五阶段:第一阶段,3~7岁,无友谊概念;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第五阶段,12岁以后,最高阶段。③小学儿童同伴交往基本特点: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能力增强;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④同伴团体基本特点:以一定的规则为基础;具有明确或暗含的行为标准;限制成员的归属感;发展了使成员朝向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
(3)师生关系:对教师的态度从绝对服从逐渐转变为辩证批判,同时,教师期望对学生有广泛影响。如,罗森塔尔效应。
对于童年期的孩子来说,学习逐渐成为了他们的主导活动,开始掌握书面语言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并且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