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长久以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心理问题而引发的青少年自杀、犯罪、早恋等问题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备受关注。那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从理论上来讲都有哪些特征呢,2016考研心理学自然也涉及到了这部分内容。
社会性发展
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以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实验为基础,对道德发展进行了研究。科尔伯格根据被试的回答,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和六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4~10岁)。儿童处于外在控制时期,服从得到奖赏、逃避惩罚的道德原则;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①阶段一,避免惩罚与服从为定向阶段,儿童专注于行为后果,遵从他人的规则以避免惩罚、得到奖赏;②阶段二,相对功利为定向阶段,儿童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考虑服从原则,以被满足的程度来评价行为。
(2)习俗水平(10~13岁)。儿童将权威的标准加以内化,他们服从法则以取悦他人或维持秩序;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①阶段三,寻求认可阶段(以“好孩子”为定向),儿童希望取悦他人、帮助他人,会根据行为者的动机、特点以及当前情境评估行为。②阶段四,顺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阶段:儿童开始考虑到社会体系和良心、自己的责任,显示出对较高权威的尊重,并力图维持社会秩序。
(3)后习俗阶段(13岁以后)。道德观完全内化,儿童认识到道德原则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从中进行选择;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①阶段五,法制观念阶段(以社会契约为定向),人们以理性方式思考,重视多数人的意愿和社会福利,认为依法行事是最好的行为方式;②阶段六,价值观念阶段(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人们依据自己内在的标准行事,行为受到自我良心的约束。科尔伯格认为,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所有阶段,有些人直到成年也没有超越寻求认可阶段或顺从权威阶段。
2.反社会行为
(1)反社会行为:是侵犯行为发展到青少年时期的高级别体现。原因在于,青少年期的冲动和该时期已具备一定能力。
(2)反社会行为的理论解释模型:①Dodge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认为,个体对沮丧、愤怒、挑衅的反应并不依赖于出现于情境中的社会线索,而是取决于个体对社会线索的加工和解释。②Patterson的高压家庭环境理论认为,高度反社会的青少年往往经历高压的家庭环境。
(3)反抗心理:①反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强、独立意识。②反抗心理的表现有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反抗具有迁移性。③人的发展过程中的第一反抗期在2~4岁(幼儿期),第二反抗期则是初中阶段,与自我意识的两个飞跃期基本重叠。其中,第二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在于儿童对自身发展的认识超前,而父母认识滞后。
人在青少年时期,由于心理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的童年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实际上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社会经验等都处于半成熟状态,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即成人感与半成熟心理状态的矛盾,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青少年时期的人容易叛逆啦。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