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以前的人总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等长大了就好了,所以对婴儿时期的教育几乎空白。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观念自然就被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很多人开始重视到婴儿时期的教育,甚至是胎教。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一下2016考研心理学中这部分的知识。
社会性的发展(二)
1.婴儿的依恋
(1)依恋的概念:个体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2)依恋的阶段:鲍尔比、艾斯沃斯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即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②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婴儿对母亲、熟悉的人、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产生“陌生人焦虑”;③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此阶段婴儿出现了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3)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情境”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①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只是偶尔靠近或接触母亲,更多的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地交谈。②回避型依恋: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对母亲没有依恋。③反抗型依恋:又称矛盾型依恋。这类婴儿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寻求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4)依恋的影响因素:养育者的抚养方式和儿童自身的气质类型之间相互作用,其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其对婴儿是否关心是重要方面。
(5)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婴儿情绪情感、亲社会行为及对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首先,影响儿童的亲子关系;其次,影响儿童与其他人的关系(同伴、师生关系等)或社会技能。最后,影响儿童自身的心理健康(情绪、自尊等)。
(6)哈洛以恒河猴为研究对象,对依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也证明了亲密接触的作用。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说法:“性格是天生的”,还有一句话是“三岁看老”,不管这一观点是对还是错,都说明先天生理因素和婴儿时期受到的影响对人一生的心理发展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我们希望你能用“心”去感受心理学,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其中的内容,这无论是对考试结果还是我们学习心理学的用处,都是大有裨益的。考生把这部分基础打好以后,会对后续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各位考生能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我看好你们,加油!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