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类型
(1)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1979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
(2)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2003年教育部批准),1997年开始与兄弟院校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
(3)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单位(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4)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5)中药学、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6)河南省第一个招收海外留学研究生的高等院校(1996年);
(7)在职人员攻读临床医学(中医师承)硕士专业学位单位(2008年);
(8)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单位(2009年)。
2、学位点情况
(1)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共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医学、法学2个学科门类,53个二级学科。
中医学:涵盖13个二级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
中药学:不设二级学科
中西医结合:涵盖2个二级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
药学:涵盖6个二级学科(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
基础医学:涵盖7个二级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放射医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临床医学:涵盖18个二级学科(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护理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涵盖6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2)联合培养博士生学科、专业(10个)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推拿学、药物化学、中药学。
3、导师队伍情况
现有硕士生导师396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123人,涵盖校外联合培养单位近50家);兼职博士生导师24人。
4、招生情况
1979-2011年,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31届3359人,授予硕士学位2364人(含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240人);截至2011年,在校统招硕士研究生为1176人。
5、教学、培养情况
制定、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开展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科研原始资料抽查审核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从多方面努力提高学位论文水平和学位授予质量。
6、管理体制
学院推行研究生教育三级管理制度,即学院、二级学院、学科三级管理。
研究生处作为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主管部门,现设有综合办公室、招生就业办公室、教学培养办公室、学位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有工作人员12人。
学院重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后制定、修订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涵盖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使我院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日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003、2006年我院连续两次被河南省学位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对初试公共科目成绩略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可破格参加第一志愿报考单位第一志愿专业复试。河南中医学院破格复试优先考虑基础学科、艰苦专业以及国家急需但生源相对不足的学科、专业。破格复试考生不得调剂。在录取方面,各招生单位破格复试录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本单位硕士生招生计划的3%。
河南中医学院考研复试备考准备
接到报考单位的录取通知之后,一定要及时、仔细研读复试单位的相关规定。然后,提前一天到达复试单位,提前准备好:"本人一寸免冠照片若干、学生证、准考证、身份证、本科成绩单(要有学校教务处公章)、毕业证、学历证、四六级证书等证书、大学期间获得的奖状或者工作期间取得的一些成果、实验数据等实验成果"等,证件类材料最好携带复印件及原件。其次,就是英语、专业课的备考了。最后,复试结果一般会在当天或者第二天出来,紧接着就是政审及常规体检,不出意外的话,这一环节不会影响最终结果。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