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面对如饥似渴的跨国公司,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准备好了吗?
近日,记者与大学生交谈中发现,他们在踏上就业路时还存在许多彷徨。
彷徨一:“该考研还是该就业”
考研可能让你错失就业最佳时机
记者与20多名大四学生交谈后发现,超过4/5的学生承认:在心里问过自己———“该考研还是该就业”;超过一半的人至今都无法确定该选择哪条道路,还在做“两手准备”。一位北京交通大学的男生告诉记者,班里大多数人都在为考研做准备,因为研究生可以解决北京户口,对今后就业也有利;然而,研究生录取率低的残酷现实,也让他这样成绩一般的学生不得不同时考虑就业的问题。
采访中,许多学生告诉记者,他们都很忙碌。除了做考研的准备外,还报名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一些北京市属高校的北京籍学生还将参加北京市公务员的考试。一些准备考研,又准备求职的学生,笑称自己是“两栖”人,而那些还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则被大家称为“三栖”能人。
“能人的背后,其实有很多盲目的成分。考研复习可能让许多学生错过就业的最佳时机。许多人到了毕业的时候,才后悔当初‘两栖’的选择。”今年7月毕业、至今还没找到满意工作的一位中央财经大学的女生告诉记者,去年11月、12月有许多大公司到学校来招人,她想先安心考研,等考试结果出来再找工作也不迟,可是到了今年3月、4月,知名大公司招聘应届生的名额都满了,一些小单位招聘又要求有工作经验,求职的道路至今不顺利。
“到现在还在犹豫该考研还是该就业的学生,多数是考不上研究生的。”一所高校学生处的老师对记者说,考研需要准备的时间长,不少学生大一就开始做准备;而许多学生考研比较盲目,一些人到大四才开始复习考研。一些学习成绩一般、个别科目还不及格的学生也在准备考研,想通过提升学历转移就业压力,盲目考研的结果,让许多学生错失就业的最佳时机。
据悉,以北京求职为例,每年11至12月,是许多跨国公司、国内知名企业到各高校举行专场介绍会、宣传会等招聘活动最密集的时间,同时每逢这两个月至第二年春节前的双休日,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人事局都分别在城西、城东举行电子机械、金融、建筑房地产等大学生专场双选会。这段时间,参加招聘会的企业规模一般较大,也有一些效益好的事业单位。然而这些双选会与研究生考试备考时间重叠,令许多大四学生面临“鱼”和“熊掌”的艰难选择。当第二年3月、4月,考研成绩公布的时候,高校内的大型校园招聘会已接近尾声,许多考研失利的学生面临的人才市场碰巧是春节后社会人才求职的活跃期,大部分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首先就是“工作经验”,应届生将面临与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同场竞争的巨大挑战,内心的挫败感会时常困扰着求职的应届生。
彷徨二:该到哪儿去找工作?
求职大学生分为“四种类型”
记者在招聘会场外,常常看到步履匆匆的大学生从一个招聘会出来,又着急找公交车站奔赴下一个招聘会的情景。除了在会场外急忙购买新一期的求职类报纸,翻看下周的求职信息外,许多学生告诉记者,不知道自己还应该再做些什么,也不知道在哪里才能找到工作。
曾经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在日常的求职过程中,大学生更‘习惯’于哪种招聘形式”所做的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网上求职的占31.84%,选择校园招聘会的占30.94%,选择专场招聘会的占22.57%,选择综合性招聘会的占14.65%。
“‘习惯’不代表最好!网上求职方便,但经常是石沉大海。”一位北京联合大学的大四女生告诉记者,她从暑假就开始关注各大招聘网站,也发了十几封求职信,现在都没有回音,估计没什么希望。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许多高校开设就业指导的选修课,但不少学生都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该课是纸上谈兵”。他们认为在找工作前,心里比较茫然,不知道该去哪儿找工作,不少人说只要没事就参加各种招聘会。
据求职的大学生介绍,目前大学生求职大概分为“守株待兔”型、“广泛撒网”型、“跟着老师”型、“依靠家长”型等类型。
“守株待兔”型是指性格比较内向、保守,主要参加校园招聘会的学生;“广泛撒网”型是指只要有招聘会就去参加,多为外地学生,必须通过多应聘、克服户籍等障碍来争取留京工作机会;“跟着老师”型是指经常去系办公室了解就业信息,由老师直接推荐给用人单位的学生,以学生干部居多;“依靠家长”型是家庭情况好,凭借父母关系找工作的学生。
据了解,求职大学生多数认为参加校园招聘会最安心,网上招聘最轻松但保密性差、成功率低,社会上的招聘会最紧张但场数多机会多。
他们普遍认为不能采取一种求职方式,在不知哪种求职方式更适合自己的困惑中,他们还将面临“简历制作费”、“复印费”、“制装费”、“交通费”等经济压力。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