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集训营自习教室
集训营教室入口
“魔鬼集训营”接待处
一间48人的教室,每个人的抽屉里和课桌上都放着厚厚一摞书,课桌左上角贴着一张写有学生姓名的卡片。教室前面的黑板上“距离考研还有64天”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教室后面的横幅—“在这里,没有考不上的研究生”让整间教室充满励志氛围。
这是近日记者探访北京某考研培训机构“魔鬼集训营”时看到的情景。这家机构主打考研“保录班”,一方面声称师资力量雄厚、培训效果突出,另一方面宣称可以帮助考生在复试时“走关系”。学员被安排在集训营进行“高三式”学习,并收取高昂费用,少则两三万元,多则十多万元。事实上,不只是这家考研培训机构,记者近日以考生身份走访北京5家考研培训机构发现,每家都有类似的“保录班”。
“保录班”生源来源广泛,既有“二战生”、“三战生”,也有今年刚毕业的应届生,有的甚至还在读大四。一方面,他们相信努力和拼搏,愿意通过“高三式”的集训从容应对考研;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通过考研辅导机构“走关系”的灰色通道,踏上读研捷径……
“走关系”之道:
找导师、找院系领导
保录班’的费用是4.98万元,包括‘走关系’的钱。”在北京某考研辅导机构,一位姓洛的老师告诉记者,在集训营学习,需要每天交纳20~30元的住宿费,“如需安排复习教室,还需每天再交30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考研辅导机构内部,“保录班”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隐秘的“特保班”,一种是普通的“课程保录班”。其中,“特保班”包括“课程保录班”的所有项目,不同之处在于初试通过后,“特保班”承诺保证复试通过。
一份考研辅导机构的内部资料显示,一对一特保班分为12.5万元、13.5万元和16.5万元等不同价位。“只要过了国家线和学校专业线,不管复试表现如何,都能被顺利录取。”另一家考研辅导机构的杨老师肯定地告诉记者。
对于报名者颇为关心的“走关系”环节,洛老师介绍说,机构主要通过提前和复试导师沟通确保录取。“我们年前就会帮你联系好导师,并支付给老师一定费用”,这家机构在初试结束后会帮助考生划定复习范围,而后进行半个月左右的复试培训。
“面试是多位导师一起打分,只联系一位导师能保证录取吗?”记者产生了疑问。
“一个导师就能起作用了,面试时,我们联系好的导师会暗示其他导师,老师们会意之后肯定不会给你打低分的。”罗老师告诉记者,他们这样操作过很多回了,从没失败过。
除了提前跟面试导师“打招呼”,另一家考研机构的杨老师还给出了“找院系领导”的“走关系”之道。“我们机构的负责人在北京打拼十多年了,人脉很广,可以直接找院系领导沟通。”杨老师让记者尽管放心报名,后续事宜都由机构搞定。
为解除记者的后顾之忧,杨老师还告诉记者,“我们一个专业方向只招收1~2人,机构会和报名者签订协议。无论初试没过,还是复试没过,只要没被录取,我们就给你退钱。”据杨老师介绍,考试通不过有三种解决方案可供选择:一是调剂,二是免费重读,三是退费。“不过初试过了,复试没过的情况不大可能出现,至少目前还没有过。”
探访集训营:
全日制、高三式
由于记者反复强调要先了解清楚情况后再做报名决定,这家考研辅导机构的杨老师表示,可以带记者去集训营实地参观,并要求记者填写资格审核表,以确认“院校是否还有名额可以报考”。
拿着学员参观卡,记者在该考研机构总部楼下乘坐班车前往集训营。经过40分钟的车程,记者到达目的地。据了解,该集训营位于北六环某三本学校校园内,共有两座大楼,一座用于办公教学,一座作为学员宿舍。
走进教学楼,考研倒计时的海报和“10月联考排名前十名”的光荣榜映入眼帘。“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每天多学一分钟,每天打败一个人”、“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记者在教学楼里走了一圈发现,几乎每间教室的墙上都贴有类似的学习寄语。
一位正在教室上自习的汪同学告诉记者,集训营的学习环境和高三差不多,大家都有固定的班级,固定的座位,专业老师负责讲课,班主任负责管理学生,“平时不能随便离开教室,有事出去需要和班主任请假”。
在这里做班主任的徐老师告诉记者,这所集训营大约有八九百名学员,大多是从二本、三本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中有不少是屡败屡战的“二战”、“三战”考生。
李政毕业于河北一所二本院校,他去年报考的是北京一所985高校,已经通过了初试,但在复试中被淘汰。“我的初试分数并不低,可能因为是二本学校毕业的,所以没被录取。”今年报了“特保班”的他,想借助考研辅导机构的“关系”推开目标院校的录取大门。
“报班主要是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大家在一起学习,有抱团取暖的感觉,更有学习的动力。”一位毕业于山东某二本高校的张同学告诉记者,他希望通过辅导班系统的复习提升学习效率,在考试中增强竞争力。
“保录班”背后:
考研难度增加、录取制度存在弊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确有考生通过“特保班”被顺利录取,但更多考生则被考研辅导机构“忽悠”了。一位感到受骗的考生向记者吐槽,“13万元都打水漂了,通过了初试,结果复试没过,他们让我调剂,但调剂的学校还不如我本科学校好。”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认为,不少考生斥“巨资”报名“保录班”与近年来不少高校加大硕士推免比例和硕士复试差额比例,导致考生,特别是二本、三本院校生源考取研究生难度增加有关。
记者查询北大、清华、人大和复旦四所高校研究生院的官网获悉,不少专业的研究生推免数量占到招生总额的一半,一些理工科专业的推免比重甚至达到70%~80%。此外,研究生招录普遍采取差额复试方式,考生通过初试后,仍要面对复试中20%~50%的淘汰率。
“保录班本身有一个考核机制,能够进入这个班的人一般成绩不会太差,这样总会有人考得上,辅导机构就可以通过那些考上的人赚钱。”范先佐教授认为,保录班基本是在靠录取概率赚钱。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规定,“保录班”肯定是不允许存在的。他解释说,首先它涉嫌夸大宣传,广告法修订草案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对教育、培训效果作出保证性承诺;其次,“保录班”不过是考研培训机构的一种营销方式,很可能导致考生上当受骗;再次,一些考研培训机构为了商业利益,邀请高校教师进行考研相关培训,甚至在复试中“走关系”,这对于其他考生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研究生录取还是以统一笔试成绩为重要依据,这让考研成为类似高考的应试,这是‘魔鬼训练班’火爆的原因之一。而研究生复试中,不排除高校方面相关人员可能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给考生‘走后门’,这说明我们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存在问题。”熊丙奇指出,“保录班”的出现折射出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存在弊端。
在熊丙奇看来,要想让高校招到优秀人才,保证研究生招生公平公正,单纯取消考研“保录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重要的还是高校去行政化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其次,高校还应建立一套信息公开透明、社会第三方参与监督、问责清晰明确的招生录取机制。最后,在上述两个前提下,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招生权利,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