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 ”和“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
传承百年辉煌,尽展名校风采。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 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致函国民政府教育部,确认武汉大学文理学士毕业生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 Science 》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 “ 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 。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科学》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11年,学校进入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400强。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武汉大学排名全国第五,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合作完成的《2010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武汉大学排名全国第六,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评价》中武汉大学排名全国第七。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 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5167亩,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 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 “ 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6个学院(系)。有110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共覆盖了29个二级学科,另有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43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243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342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信息管理教育与研究机构,其前身是美国学者韦棣华(Mary Elizabeth Wood, 1861~1931)和中国第一位图书馆学留学生沈祖荣先生于1920年创办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1929年独立为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Boone Library School)。1953年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并入武汉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1956年建立图书馆学本科专业,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图书情报学院,2001年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
学院设有7个硕士和博士点(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出版发行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与经济管理学院等合作建设的),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两个学科分别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在2003年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组织的全国第二届学科评估中,学院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被评为全国第一。
2000年教育部批准"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本领域唯一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国家信息资源管理(武汉)研究基地"。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建立"出版发行学高级人才培训(武汉)基地"。2003~2005年"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数字图书馆建设"被国家计委、教育部等批准为"十·五"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4年建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4~2007年,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创新基地被列为国家"985二期工程"建设项目。一批院内校级重点研究基地如武汉大学四库学研究所、武汉大学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电子文件与政府信息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知识产权高级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所、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研究所、与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联合建立武汉大学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中心、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授权成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软件推广培训中心等研究开发机构也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0年10月9日,国家图书馆和武汉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合作培养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为适应新形势下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对图书情报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图书情报人才培养质量。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简称MLIS。是以图书馆学、情报学及其它相关学科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项目,以国内外图书情报工作为职业背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
经批准,2015年在武汉大学广东研究院举办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硕士(MLIS)双证研究生班,计划招生20人(实际录取人数根据报名生源及考试情况确定)。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实际问题能力,适应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图书情报专门人才。
【开设课程】
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英语、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服务等;
选修课:图书情报行业发展前沿、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情报分析与研究、竞争情报、信息资源数据库、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各类型图书馆(信息中心)管理、资源保存与保护(含古籍整理与保护、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实践领域案例分析、毕业论文。
注:以上课程仅供参加,最终以当年批准方案执行。
【招生对象】报考MLIS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的在职人员,原学专业不限。
【报名方法】
1.考生报名前请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上述要求,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名采用“网上报名”加“现场确认”方式进行。所有考生网上报名后均需在规定时间在指定网上进行网上确认或现场确认,否则报名信息无效。
2014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有关要求进行报名。
特别提醒:经主管部门同意,硕士研究生报名武汉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改为“网上确认”。即:报名号以4201开头的考生不需要到武汉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只需要“网上确认”(包括确认报名信息、网上交费及上传照片等)。 “网上确认”具体程序及要求请届时上网(http://www.gs.whu.edu.cn)查询。其他报考点现场确认办法不变。
【考试安排】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1.初试:初试时间在2015年1月,具体时间和考场见《准考证》(准考证12月底在网上下载)。初试地点在武汉大学。初试科目为英语二(1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
2.复试:复试时间在2015年4月,复试内容:①外语听力口语测试、②以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等形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基本素质、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
复试具体时间和内容、形式以报考学院通知为准。
【录取原则】
统考后,根据生源和初试成绩单独划定复试分数线。
根据初试、复试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初试合格考生必须通过我校组织的资格审查、复试、政审方能录取。
【学费标准】
学制二年,学费暂定6万元/人(不含书杂费),最终以省物价部门核准的学费标准为准。
【学习形式】
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在职学习,深圳上课。
【毕业待遇】
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答辩,符合条件者,可获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硕士研究生(MLIS)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学历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
【咨询方式】
武汉大学广东研究院:
深圳南山区科技园南区科苑南路武汉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A203室 联系电话: 0755-86393136、26588384
E-mail:whunf@126.com Http://www.whunf.com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联系电话 027-68752655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联系电话027-68754125,68754096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