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是在原社科系的基础上,整合相关专业于2001年4月组建而成,是集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多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6人,硕士生导师28人,另聘有多名客座教授,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教师的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
学院现有原理、概论、基础、公共文学艺术4个公共课教研室,承担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文学艺术课的教学任务;有法学、行政管理、广告学、环境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6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工业设计是江西省高校本科品牌专业和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江西省“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为江西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法学专业为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法学一级学科下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院近年来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教学基础夯实,获批教育部“欧克特”软件支持计划、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以及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获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多项;科学研究方向明确、富有特色,发展优势突出,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20余项,省部级课题百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奖20余项;出版教材和专著19部,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期刊检索。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在“红点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大赛等国内外赛事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400多人,硕士研究生130多人。学院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优秀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素质拓展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院还特别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成立了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本学科硕士点情况及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是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且注重文本研究,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2001-2005年曾被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学科。
本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研究、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党的建设。近五年来,学科点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并探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基础性和前沿性。在此基础上,研究社会发展规律,探究生态文明、环境伦理等崭新学术话题和理论热点,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执政的规律性以及党自身建设的规律性,集宏观、微观、对策研究于一体。
2、培养目标及硕士点开设的主要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和研究动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学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社会;
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共党史研究专题、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专题。
3、导师队伍情况及部分导师简介
学科目前已经建成了一直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学科点共有导师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大多具有博士学位。
赖章盛:教授,男,1955年生,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专业。系江西省高校2003—2008年度学科带头人,省思政课名师,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带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环境哲学与生态伦理。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著作《我的外公陆定一》、《家族档案》、《生态文明时代的环境法治与伦理》、《红色无际》等多部。发表论文50余篇,文学作品百万余字,文章被《新华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多次转载。获江西省第九次、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王经北:博士,副教授,男,1976年出生,毕业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中国环境伦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民主政治与党的建设。主持“地方政府博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等省部级项目数项,参与编著《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导论》,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其中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篇。曾获江西省思政课教学竞赛二等奖及学校教学公开赛三等奖。
4、硕士点开展的科学研究及业绩情况介绍
本硕士点教师目前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近几年来承担省级课题五十余项,纵向课题多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其中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本学科还紧密结合江西特别是赣南的红色与客家文化、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开展研究,研究成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5、二级学科硕士点培养条件介绍
本硕士点具有一支政治素质好、教研水平高、职称与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共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7人。拥有专业图书2万余册,学术期刊30余种。有专供研究生使用的计算机房,拥有电脑20余台,总面积40平方米,总投入近20万元。具有完善的教学与科研设备,能为广大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点介绍
1、本学科硕士点情况及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一个重要二级学科。它既是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科,又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它肩负着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民族化的历史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学科载体。
本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政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等领域。学科点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从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及基本规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入手,形成了以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为内容的“五位一体”研究构架。特别对中国文化软实力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有深入研究。
2、培养目标及硕士点开设的主要课程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和研究动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够担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
主要课程:
基础理论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社会。
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包括: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专题、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专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
3、导师队伍情况及部分导师简介
本专业现有专职导师6人,兼职导师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
段 勇,教授,男,1964年5月生,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共产党执政规律与党的建设。近五年主持《党内民主与党内和谐问题研究》、《和谐社会视野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问题研究》、《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土地执法联动机制研究》等7项省级科研课题和横向科研课题,课题经费55000元;在《江西社会科学》、《求实》、《当代青年研究》、《农业经济》、《江西理工大学学报》等中心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6篇。《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获2011年江西省第14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邓显超,副教授,男,1972年2月生,2010年江西理工大学青年科技标兵,2011年获第七批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13年获江西省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发展战略。现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子课题各一项,出版专著1部——《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近年来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在《长白学刊》、《理论探索》、《探索》、《东南亚研究》、《江西理工大学学报》等中心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篇。
4、硕士点开展的科学研究及业绩情况介绍
本硕士点教师目前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近几年来承担省级课题40余项,纵向课题多项,出版专著六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本学科还紧密结合江西特别是赣南的红色文化、区域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等重要课题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现实对策。
5、培养条件
本硕士点具有一支政治素质好、教学科研水平高、职称与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共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2人。该学科点拥有专业图书2万余册,学术期刊40余种。有专供研究生使用的连接校园网的计算机房,拥有电脑28台,总面积近80平方米,总投入近40万元。具有完善的教育与教学设备,能为广大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一、本学科硕士点情况及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主要二级学科之一。
本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公民道德与社会工作研究和体育文化与道德研究四个领域。学科点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和艺术,结合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开展高校、企业、社区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开展公民道德研究。同时,本学科点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下,研究体育运动中的人文和社会现象。
二、培养目标及硕士点开设的主要课程
本硕士点的目标是:培养对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坚定信念,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和学术动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心理学的基本方法、手段,分析解决现实中的思想、道德、心理问题,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企事业单位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作等培养高层次专门应用型人才。
基础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社会;
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包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社会心理学、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共党史研究专题。
三、导师队伍情况及部分导师简介
本学科目前已拥有一支年龄、专业知识、技术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科现有20名专兼职教师。其中,8名教授和10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2人,协作导师5人。拥有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2名,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
秦秀清、女、教授,优秀教师、最受学生欢迎十大教师、优秀硕士生导师、地市级三八红旗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劳动部高级职业指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等。近几年,承担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6项、厅局级横向科研课题3项、在《求实》、《上海教育科研》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1部,各类获奖3项。
刘敏岚,女,1973年生,江西赣州人,1999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硕士学位,教授。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发展与教育。近五年来,主持完成省级课题4项,主持在研省级课题2项,在《心理科学》、《学校心理卫生》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
四、硕士点开展的科学研究及业绩情况介绍
本学科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明确服务社会、服务地方职能。把党政机关、工青妇、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特别是运用心理学理论解决各个层次人们的心理问题是本学科点的重点内容。学科点教师近几年来承担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承担地方科研项目16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各级各类奖项6项。近年来,本硕士点师生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与测评等提供了多项服务。
五、培养条件
本学科目前已拥有一支年龄、专业知识、技术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科现有20名专兼职教师。其中,8名教授和10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2人,协作导师5人。拥有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2名,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本学科点拥有专业图书2万余册,学术期刊20余种。有专供研究生使用的计算机房,拥有电脑20台,总面积近40平方米,总投入近20万元。具有完善的教育与教学设备,能为广大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硕士点介绍
1、本学科硕士点情况及研究方向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于2013年首次实现招生,是江西省高等学校示范性硕士点所属学科。
本硕士点研究方向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发展规律和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史和执政经验研究以及中央苏区研究等四个领域。近几年来,学科围绕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逻辑主线,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基本经验研究和中央苏区时期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等问题,特别是苏区执政经验对当前的借鉴意义等方面开展了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在中央振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实践中受到重视。
2、培养目标与主要课程
培养目标: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较好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比较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理论宣传、党政工作等。
基础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社会;
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共党史研究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3、导师队伍情况及部分导师简介
学科目前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科现有12名教师,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6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
王小元:教授,男,1975年2月生,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江西理工大学2008年“青年教学标兵”、“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度“优秀教师”,江西省高校2011—2013年度中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和2011年先后两次获得江西省教学竞赛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中央苏区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江西省科研项目4项,在研课题3项,代表课题有《苏区精神与构建和谐赣州研究》和《江西崛起过程中红色资源的作用研究》。在《求实》、《生态经济》、《广西社会科学》、《农业经济》、《黑龙江高教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1篇。
魏建克:副教授,男,1975年5月生,博士, 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持在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项,江西省“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共计经费9万余元。获江西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江西省及粤桂琼赣滇五省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各1项。出版学术著作一部——《文本话语与历史记忆:1921-1951年中国共产党的“七一”纪念》,近年来在《抗日战争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和《毛泽东思想》全文转载。
4、硕士点开展的科学研究及业绩情况介绍
学科点教师目前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项,近几年来承担省级课题40余项,纵向课题多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本学科始终紧密结合江西特别是中央苏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成果紧密结合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的实践。
5、培养条件
学科点目前拥有一支政治素质好、教研水平高、职称与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拥有红土地与客家文化研究中心一个,参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工作,拥有专业图书2万余册,学术期刊近30种。有专供研究生使用的计算机房,拥有电脑20余台,总面积40平方米,总投入近20万元。具有完善的教育与教学设备,能为广大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6、业务课(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否具备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变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
二、考试的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与实践;
2)真理与价值;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4.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6.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7.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8.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考试比例与题型
名词解释题(20%左右)
简答题(20%左右)
辨析题(30%左右)
论述题(30%左右)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通过考试,考核学生是否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从总体上把握两大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及其相互关系。考核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否具备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重新确立;
2)邓小平批判“两个凡是”和领导真理标准讨论中阐述的主要观点;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
3)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特点和主要矛盾
4)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经验
5)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主要内容
4.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5.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社会主义的本质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发展才是硬道理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主要矛盾与中心任务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7.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4)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人民民主专政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政治体制改革
7)依法治国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2.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和实践
1)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
2)“一国两制”
3)祖国统一
13.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加强各族人民大团结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的关系
3)党的建设是新的伟大工程
三、考试题型及比例
名词解释题(20%左右)
简答题(20%左右)
辨析题(30%左右)
论述题(30%左右)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一、法学一级学可硕士点基本情况
法学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面较广,大体可概括为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两类。前者以法律现象及其规律中抽象的概念、范畴原理、原则、价值、理念等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法的本质、法的功能、法的价值、法学方法论等基本理论问题;后者则以法律现象及其规律中具体的技术、程序、规范、关系、行为等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各个具体法律部门法中的法律实施问题。随着法治在现代社会治理中作用的日益突出,法学越来越成为一门治国理政、经世救民的科学。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以后,法学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关注的重点不断由立法向法律解释发展,并针对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具体问题,展开大量的实证研究,法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也更为突出。
江西理工大学法学学科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是江西省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是江西理工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二、法学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方向
2015年,江西理工大学法学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方向及其主要研究方向是:
(一)法学理论
法学理论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宪政与法治理论
2.司法改革理论与实务
3.地方社会治理与法制
(二)刑法学
刑法学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中国刑法
2.比较刑法
3.中国刑事诉讼法
(三)民商法学
民商法学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民法理论与实务
2.商法理论与实务
(四)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市场监管法
2.宏观调控法
(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中国环境法
2.污染防治法
3.自然资源法
三、培养目标及开设的主要课程
(一)培养目标
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坚实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法学研究、法学教学、法律实务工作,品学兼优的高层次法律应用型人才和法学理论
研究人才。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正直,乐于奉献,品德优良,团结协作,敢于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法治建设服务。
2.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熟悉所在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本专业的研究前沿和国内外研究动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较强的事业心、较好的学术修养,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理论联系实际和谦虚谨慎的优良学风,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能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和创新,具有较强的发现、分析、解决法律和法学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写作能力,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研究方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及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文献检索等活动的能力。
4.坚持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开设的主要课程
1.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公共学位课和基础理论课。主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法理学、民法总论、刑法总论、司法判例研究等。
2.各学科方向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包括:
(1)法理学方向:西方法理学、行政法基本理论、比较法等;
(2)刑法学方向:刑法分论、犯罪学、刑事诉讼法等;
(3)民商法学方向:商法总论、物权法、债与合同等;
(4)经济法学方向:经济法总论、市场监管法、宏观调控法等;
(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方向:环境法总论、自然资源法、污染防治法等。
3、非学位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法学科研方法论、知识产权法专题、侵权法专题、社会保障法专题、公司与企业法专题、民事诉讼法专题、证据法专题、国际经济法专题、国际环境法专题等。
四、导师队伍情况及部分导师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一支年龄、专业知识、技术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科现有教师30人,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15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协作导师4人,校外兼职导师8人。
王世进,男,教授,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一级学科带头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二级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环境资源法学研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市厅级课题多项,公开出版法学专著和教材6部,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徐忠麟,男,副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法学理论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赣州市法学会副会长。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副主编法学专业教材3部,主持完成省部级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2项,主持在研省级课题2项、在研校级质量工程1项,参与10余省部级课题;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李锴,男,副教授,江西省法学会理事,民商法学二级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在《湖南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多项,公开出版《合同法》(主编)等法学专业教材2部。
李贤春,男,副教授,江西省犯罪学会理事,刑法学二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在《人民检察》、《前沿》、《江汉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主编、副主编法学专业教材2部,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项波,男,副教授,文法学院党委书记,赣州市法学会副会长,经济法学二级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基础理论和市场监管法,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与教育部、司法部和江西省人文社科课题十多项。
宋金华,女,副教授。近年来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等省部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6项,公开出版《商法学》(主编)、《经济法》(副主编)等法学专业教材3部。
苏雄华,男,法学博士,法学教研室主任,江西省犯罪学会理事。在《政治与法律》、《河北法学》、《重庆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出版了《犯罪过失理论研究——基于心理本体的三维建构》(独著)、《经济刑法学》(合著)、《经济犯罪学》(合著)等著作7部,现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法学会二等奖、江西省犯罪学会二等奖各1项。
张兰,女,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资源法研究,在国内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多篇论文被EI、ISTP等国际检索工具检索,公开出版《经济法教程》等法学专业教材3部,主持省级课题多项。
朱辉,男,法学博士,曾长期从事民事、行政审判实务工作。出版《行政民事争议关联案件问题研究》学术专著1部,在《法律适用》、《法学杂志》、《人民法院报》等期刊和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
赖玉中,男,法学博士。在《中国刑事法杂志》、《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检察日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了《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研究》(独著),《刑事诉讼制度论》(合著)等刑法学专著3部,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蔡益群,男,副教授,博士。近年来在《长白学刊》、《探索》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多项。
曾文忠,男,副教授。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8项、地市级课题多项,参编教材1部,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杨凌雁,女,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环境法和法理学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多项。
五、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开展的科学研究及业绩情况介绍
本学科点近3年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及被SCI、EI、ISTP检索50余篇;出版著作6部;完成国家级课题2个;完成省部级课题10多项,在研近20项;完成横向课题10余项,在研6项;导师年均科研经费2万余元。与江西省及赣州市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机关及律师事务所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与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赣州市人民检察院等建立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六、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培养条件
本硕士点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理论基础强,职称、学历、年龄、学科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30余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5人,博士8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协作导师5人。
本学科点拥有一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江西省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有独立的资料室,拥有专业图书万余册,学术期刊10余种。有专供研究生使用的连接校园网的电子阅览室。具有完善的教育与教学设备,能为广大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七、业务课(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
(一)业务课(自命题)考试大纲
1.法理
法学的研究方法,法的产生与发展,法的概念,法的渊源、形式与效力,法的要素,法律体系,权利和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程序,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律方法,法的价值,法与秩序、自由、效率、正义,法与人权、经济、政治、文化,法与法治国家。
2.行政法
行政、行政权、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特别权力关系,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及国家公职关系,行政相对人,行政行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程序,行政复议,行政赔偿。
3.刑法
刑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刑法的概念、性质与任务,刑法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产生、发展及具体运用,我国刑法体系和刑法解释的基本内容,我国刑法空间效力和刑法时间效力的基本内容,犯罪的概念、特征和本质,犯罪构成的概念、特征、内容,犯罪客观要件的基本内容(危害行为、行为对象、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犯罪主体的概念和具体内容,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的规定,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的概念内容,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概念、条件及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刑事责任,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的概念、条件及刑事责任,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和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处罚原则,刑罚的概念和目的,刑罚的功能,我国刑罚体系、种类,量刑的原则、量刑的情节及适用,累犯、自首与立功的概念、条件及刑事责任、数罪并罚和缓刑的基本内容,减刑、假释的概念和条件,追诉时效的期限及计算,罪状、法定刑的概念、类型,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共公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其司法适用。
4.民法
民法的概念,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客体,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期间与时效,物权概述,所有权,共有,占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债的概述,债的履行,债的保全和担保,债的移转和消灭;合同概述,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内容与形式,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合同责任,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人身权,身份权,人格权,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特殊侵权行为,侵权责任。
(二)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
1.名词解释题(20分)
2.简答题(40分)
3.论述题(60分)
4.案例分析题(30分)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035100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介绍
1、本学科硕士点情况及研究方向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是为实际部门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着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司法实务能力的培养。
我校法学专业创办于1988年,2004年获批为江西省品牌专业,2006年获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为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为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目前是我校重点建设学科和特色专业,其“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是江西省法学类的2个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本硕士点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司法法务和企业法务。前者主要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型疑难案例,研究民商、刑事、行政等领域实体法与程序法的适用与完善问题;后者主要针对企业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下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研究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法律纠纷解决、投资并购、公司管理、商务合同、税制财务、知识产权、反垄断、诉讼代理等问题。
2、培养目标及硕士点开设的主要课程
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思想朴实、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高层次的专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具体要求为:(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恪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2)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3)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基础理论课包括:民法、刑法;
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包括: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必修课包括:经济法、法律谈判。
3、导师队伍情况及部分导师简介
学科目前已拥有一支年龄、专业知识、技术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博士和在读博士9人,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的18人;聘请了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西省人民检察院、赣州、吉安、抚州、韶关、龙岩等地中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具有高级职称的法官、检察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律师和企业法务人员计28人为兼职教师;围绕法律硕士培养的需要按专业方向组建了8个专兼职师资比例合理的教学团队和导师团队。
王世进: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江西理工大学法学一级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负责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委员,江西省“六五”普法高级讲师团成员,赣州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江西理公律师事务所律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等省部级课题4项、市厅级多项;公开出版法学专著和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李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律硕士(JM)教育中心主任,江西省法学会理事,江西省犯罪学会理事,赣州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江西理公律师事务所律师,主持、参与各级课题多项。在《江西社会科学》、《湖南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徐忠麟:法学在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省部级重点和一般课题9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编写著作3部,在《法学评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发表了3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5篇CSSCI、1篇CSCD、14篇中文核心期刊,获得了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项省级和厅级奖励。
4、硕士点开展的科学研究及业绩情况介绍
学科点近3年发表论文60余篇;公开出版著作3部;完成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研约10项;完成横向课题7项,在研6项。先后与人大法工委、司法部、江西省人民检察院、环保厅、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江西铜业集团、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赣州市人民检察院、赣州市律师协会等在实践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上建立了合作关系。
5、培养条件
学科形成了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特别是法律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有三分之二的专职教师拥有法律职业资格证并实际执业,开办了江西理公律师事务所且有破产管理人资格,承办了一批有影响的诉讼案件及企业破产管理案件。长期聘请众多知名法学家和高级法官、检察官、律师及企业法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经常在我校卓越法律论坛举办学术讲座、开展实务研讨、指导法学专业本硕学生的法律实践教育。建有法律专业图书资料室和电子阅览室,有专门的学术报告厅、案例研讨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以及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中心、法律诊所工作室和法律综合实验中心等实践教学条件。
一、法学一级学可硕士点基本情况
法学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面较广,大体可概括为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两类。前者以法律现象及其规律中抽象的概念、范畴原理、原则、价值、理念等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法的本质、法的功能、法的价值、法学方法论等基本理论问题;后者则以法律现象及其规律中具体的技术、程序、规范、关系、行为等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各个具体法律部门法中的法律实施问题。随着法治在现代社会治理中作用的日益突出,法学越来越成为一门治国理政、经世救民的科学。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以后,法学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关注的重点不断由立法向法律解释发展,并针对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具体问题,展开大量的实证研究,法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也更为突出。
江西理工大学法学学科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是江西省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是江西理工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二、法学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方向
2015年,江西理工大学法学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方向及其主要研究方向是:
(一)法学理论
法学理论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宪政与法治理论
2.司法改革理论与实务
3.地方社会治理与法制
(二)刑法学
刑法学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中国刑法
2.比较刑法
3.中国刑事诉讼法
(三)民商法学
民商法学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民法理论与实务
2.商法理论与实务
(四)经济法学
经济法学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市场监管法
2.宏观调控法
(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中国环境法
2.污染防治法
3.自然资源法
三、培养目标及开设的主要课程
(一)培养目标
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坚实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法学研究、法学教学、法律实务工作,品学兼优的高层次法律应用型人才和法学理论研究人才。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正直,乐于奉献,品德优良,团结协作,敢于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法治建设服务。
2.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熟悉所在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本专业的研究前沿和国内外研究动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较强的事业心、较好的学术修养,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理论联系实际和谦虚谨慎的优良学风,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能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和创新,具有较强的发现、分析、解决法律和法学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写作能力,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研究方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及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文献检索等活动的能力。
4.坚持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开设的主要课程
1.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公共学位课和基础理论课。主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法理学、民法总论、刑法总论、司法判例研究等。
2.各学科方向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包括:
(1)法理学方向:西方法理学、行政法基本理论、比较法等;
(2)刑法学方向:刑法分论、犯罪学、刑事诉讼法等;
(3)民商法学方向:商法总论、物权法、债与合同等;
(4)经济法学方向:经济法总论、市场监管法、宏观调控法等;
(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方向:环境法总论、自然资源法、污染防治法等。
3、非学位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法学科研方法论、知识产权法专题、侵权法专题、社会保障法专题、公司与企业法专题、民事诉讼法专题、证据法专题、国际经济法专题、国际环境法专题等。
四、导师队伍情况及部分导师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一支年龄、专业知识、技术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科现有教师30人,包括教授3人、副教授15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协作导师4人,校外兼职导师8人。
王世进,男,教授,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一级学科带头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二级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环境资源法学研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市厅级课题多项,公开出版法学专著和教材6部,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徐忠麟,男,副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法学理论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赣州市法学会副会长。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副主编法学专业教材3部,主持完成省部级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2项,主持在研省级课题2项、在研校级质量工程1项,参与10余省部级课题;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李锴,男,副教授,江西省法学会理事,民商法学二级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在《湖南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多项,公开出版《合同法》(主编)等法学专业教材2部。
李贤春,男,副教授,江西省犯罪学会理事,刑法学二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在《人民检察》、《前沿》、《江汉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主编、副主编法学专业教材2部,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
项波,男,副教授,文法学院党委书记,赣州市法学会副会长,经济法学二级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基础理论和市场监管法,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与教育部、司法部和江西省人文社科课题十多项。
宋金华,女,副教授。近年来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等省部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6项,公开出版《商法学》(主编)、《经济法》(副主编)等法学专业教材3部。
苏雄华,男,法学博士,法学教研室主任,江西省犯罪学会理事。在《政治与法律》、《河北法学》、《重庆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出版了《犯罪过失理论研究——基于心理本体的三维建构》(独著)、《经济刑法学》(合著)、《经济犯罪学》(合著)等著作7部,现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法学会二等奖、江西省犯罪学会二等奖各1项。
张兰,女,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资源法研究,在国内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多篇论文被EI、ISTP等国际检索工具检索,公开出版《经济法教程》等法学专业教材3部,主持省级课题多项。
朱辉,男,法学博士,曾长期从事民事、行政审判实务工作。出版《行政民事争议关联案件问题研究》学术专著1部,在《法律适用》、《法学杂志》、《人民法院报》等期刊和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
赖玉中,男,法学博士。在《中国刑事法杂志》、《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检察日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了《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研究》(独著),《刑事诉讼制度论》(合著)等刑法学专著3部,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蔡益群,男,副教授,博士。近年来在《长白学刊》、《探索》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多项。
曾文忠,男,副教授。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8项、地市级课题多项,参编教材1部,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杨凌雁,女,法学博士,主要从事环境法和法理学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多项。
五、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开展的科学研究及业绩情况介绍
本学科点近3年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及被SCI、EI、ISTP检索50余篇;出版著作6部;完成国家级课题2个;完成省部级课题10多项,在研近20项;完成横向课题10余项,在研6项;导师年均科研经费2万余元。与江西省及赣州市立法、行政执法、司法机关及律师事务所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与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赣州市人民检察院等建立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六、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培养条件
本硕士点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理论基础强,职称、学历、年龄、学科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30余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5人,博士8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协作导师5人。
本学科点拥有一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江西省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有独立的资料室,拥有专业图书万余册,学术期刊10余种。有专供研究生使用的连接校园网的电子阅览室。具有完善的教育与教学设备,能为广大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七、业务课(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
(一)业务课(自命题)考试大纲
1.法理
法学的研究方法,法的产生与发展,法的概念,法的渊源、形式与效力,法的要素,法律体系,权利和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程序,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律方法,法的价值,法与秩序、自由、效率、正义,法与人权、经济、政治、文化,法与法治国家。
2.行政法
行政、行政权、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特别权力关系,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及国家公职关系,行政相对人,行政行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程序,行政复议,行政赔偿。
3.刑法
刑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刑法的概念、性质与任务,刑法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产生、发展及具体运用,我国刑法体系和刑法解释的基本内容,我国刑法空间效力和刑法时间效力的基本内容,犯罪的概念、特征和本质,犯罪构成的概念、特征、内容,犯罪客观要件的基本内容(危害行为、行为对象、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犯罪主体的概念和具体内容,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的规定,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的概念内容,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概念、条件及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的刑事责任,犯罪预备、未遂、中止的概念、条件及刑事责任,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和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处罚原则,刑罚的概念和目的,刑罚的功能,我国刑罚体系、种类,量刑的原则、量刑的情节及适用,累犯、自首与立功的概念、条件及刑事责任、数罪并罚和缓刑的基本内容,减刑、假释的概念和条件,追诉时效的期限及计算,罪状、法定刑的概念、类型,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共公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其司法适用。
4.民法
民法的概念,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客体,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期间与时效,物权概述,所有权,共有,占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债的概述,债的履行,债的保全和担保,债的移转和消灭;合同概述,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内容与形式,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合同责任,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人身权,身份权,人格权,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特殊侵权行为,侵权责任。
(二)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
1.名词解释题(20分)
2.简答题(40分)
3.论述题(60分)
4.案例分析题(30分)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附件2:文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目录:
文法学院研究生招生目录
学院名称:文法学院 学院代码:007联系电话:0797-8312395 联系人:黄素琴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研究
02 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研究
03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党的建设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203日语
③6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④82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初试参考书目: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复试参考书目:
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高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加试参考书目:
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四版),李景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版。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02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政治
0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
04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同上 同上
030505 思政治教育
01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02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
03 公民道德与社会工作研究
04 体育文化与道德研究 同上 同上
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01 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发展规律和基本经验研究
0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03 中国共产党执政史和执政经验研究
04 中央苏区研究 同上 同上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