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考研政治经济学一直是考生的一大“软肋”,由于其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结构以及科学体系的经济学科,理论性较强的同时还具有很多抽象性概念,因此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考研政治经济学的考点颇多,那么历年真题中哪些是比较容易考到的内容呢,下面老师就带大家来看一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高频考点,希望同学们做好应考准备。
一、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即m'=m/v。剩余价值率正确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2013年多选第4题】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A.15% B.75% C.100% D.125%
【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查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m’=m/v,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相同,都是15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c:v=4:1,全部预付资本c+v为100万元,所以可变资本v为20万元,因此剩余价值率m’=15/20=75%,D为正确答案。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具体劳动和生产资料共同生产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使用价值的两大源泉。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也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中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①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或两种劳动。
【2012年多选第19题】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
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答案】CD
三、货币职能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货币”下的科学的定义是:“作为价值尺度并因而以自身或通过代表作为流通手段来执行职能的商品,是货币。”也就是说,作为货币,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两种基本职能。
1支付手段,交钱与交换时间不同。如学费、电费、房租等。
2流通手段,只需现实货币,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流通中的货币量商品价格。
3价值尺度,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4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纸币不具有贮藏手段职能。
5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2012年多选第19题】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答案】ABC
【答案解析】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有五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标价十两银子”体现了价值尺度职能,书生、店主、米店老板等人支付房钱和还清欠款体现了支付手段职能,十两银子在书生等人手中流通体现了流通职能,题干中并没有体现贮藏手段。所以,ABC选项正确。
通过今天老师的讲解考生们有没有对这三个政治经济学的高频考点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呢,结合真题来看知识点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了。预祝考生们在考场上都能攻克政经这个难啃的“骨头”,不在这个科目上失分,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