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南京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系统”将于2024年8月7日开放。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接收推免生预报名时间自2024年8月7日开始至2024年9月6日23:59截止。
欢迎各校优秀推免生(含已取得推免资格的和可能取得推免资格的同学们)踊跃报名并在截止时间前完成提交申请。
---------------------------------------------------------------------------------------------------
1.南京大学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通知(https://yzb.nju.edu.cn/ca/fc/c47863a707324/page.htm) (提醒:进入系统填报时,可下载“附件2【学生端】南京大学推免预报名系统常见问题说明”了解;直博生申请人须下载该网页上的“附件1 南京大学2025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信”)
2.“南京大学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系统”登录端口位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页底部“信息系统”导航栏内,网址为:https://gs.nju.edu.cn/geapp/sys/yjsbmxsd/entrance.do (以下简称“南大推免系统”),选择“推免预报名”系统进入。填报时请务必确认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填写无误(很重要);确认个人基本信息及志愿信息无误后再提交申请。在9月6日23:59报名截止前且待院系审核状态,学生端可撤回申请、修改报名信息、重新上传材料等。
3.有意申报我院202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同学,必须通过南大推免系统预报名成功后,方可获得我院遴选、复试资格;如未通过南大推免系统完成预报名,将被视为无效申请。
4.已报名参加我院夏令营的同学(含优秀营员),仍必须登录南大推免系统进行预报名、提交申请和确认。
5.由于城乡规划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硕士是不区分研究方向招生的,申请人进入系统后,对于“*志愿研究方向”该选项,可选第一个方向填报即可。
6.推免预报名系统中需上传“姓名_申请材料.pdf”,具体要求详见“示例_申请材料”和系统中的模版和说明。申请直博生的2封推荐信请按要求密封后交至本院。
7.学院教师队伍(https://arch.nju.edu.cn/szdw/js/index.html)人才培养 (https://arch.nju.edu.cn/rcpy/xsfx/jzlsylljys/index.html)
8.本网页请各位申请人收藏,后续通知也会在本网页发布和更新。如有咨询,请发送咨询邮件到470399203@qq.com邮箱。
此外,我院2025年081300建筑学04建筑技术科学方向硕士招生初试科目有调整,详见(https://arch.nju.edu.cn/rcpy/yjs/pyfa/20240805/i272789.html)
---------------------------------------------------------------------------------------------------
一、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立场坚定,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未受过任何处分,身心健康。
2.申请者应为取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学术研究兴趣浓厚。
3.申请直博者,本科前三学年总学分成绩应名列专业前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学术潜质,英语应达到我院博士生申请考核的要求。
4.我院081300建筑学01和04方向可接收跨专业申请者;建筑学02方向和085100建筑专业硕士可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城市设计、智慧建筑与建造)专业申请者;建筑学03方向除接收以上建筑类所含专业本科生之外,还可接收上述目录中计算机类专业申请者。083300城乡规划学和085300城乡规划专业硕士可接收跨专业申请者。
5.跨专业申请者应具备所申请专业大学本科阶段应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水平,并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6.申请推免硕士者,英语须达到CET4≥426分或CET6≥426分。申请推免直博者,本科前三学年(四年制)或本科前四年(五年制)总学分成绩应名列专业前茅,具有优秀研究生潜质,英语须达到CET4≥497分或CET6≥426分;或托福≥85分;或雅思≥6分。
(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生复试具体安排大致在9月上旬前公布,复试时间大致在9月中旬,请各位申请人做好准备。也可查询去年2024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细则中具体流程等内容与要求,仅供参考)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