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南昌工程学院属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以工为主,文、经、理、农、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水利特色院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是全国具有直招士官等资格的大学之一,是江西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居江西省高校前列。学校设有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开设46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在江西省列入一本批次招生;水利水电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岩土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6个学科为江西省重点学科。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5个省级重点科技平台;拥有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一、招生专业和人数
水利工程领域(专业代码为:085214)拟招收72人,下设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土保持、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四个方向;
动力工程领域(专业代码为:085206)拟招收48人,下设水电动力工程、水力机械及其自动化装置设计与制造、水电站综合自动化三个方向。
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后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核定计划为准。
二、学制
学制2.5年,实行弹性管理2-3年。研究生按规定完成培养计划后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三、报考条件
符合教育部规定条件,并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四、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所有考生请到网上报名时所选择的报考点进行网报信息现场确认,并缴纳报考费和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五、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1、初试具体考试时间、地点及要求以准考证上所定时间为准。
2、初试科目及相关情况见附件《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3、复试由学校组织,复试方案另行通知,并请关注我校研招网发布的信息。复试科目见《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取得复试资格后,还须加试两门本专业主干课程,具体加试方案另行通知。
六、体检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时间、地点、要求在复试前见南昌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通知。
七、录取
录取根据2015年国家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依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
八、收费及资助政策
1、收费标准:
(1)学费:每生每年6000元。
(2)住宿费:2人/间(设独立卫生间,配备空调、热水器、饮水机、每人独立网络端口等),每生每年1000元。
2、资助政策:
(1)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除定向培养研究生外,其它在校研究生均可享受。
(2)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20000元。具体名额按当年下达指标执行。
(3)江西省政府奖学金:每生每年10000元。具体名额按当年下达指标执行。
(4)江西省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资助比例为40%。
(5)南昌工程学院学业奖学金:每生每年4000元,资助比例为60%。
(6)南昌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一等奖学金12000元、二等奖学金8000元、三等奖学金4000元,新生奖学金获奖比例为100%。
(7)学校提供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相应的岗位津贴。
(8)国家助学贷款:本人申请,学校协助办理。
七、其它事宜
1、我校研招办有招生简章备索。考生如需进一步了解报考专业的详情,请直接与专业所在学院联系。
2、本简章由南昌工程学院研究生处负责解释。本简章内容如与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相矛盾,则以《2015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
八、联系方式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瑶湖校区)
邮编:330099
网址:www.nit.edu.cn(学校主页);yjs.nit.edu.cn(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处联系人:赵老师
电话:0791-88189399、15879125925
传真:0791-88179899
Email:yjs@nit.edu.cn
水利工程领域联系人:吴老师(13698097169)、余老师(13767055982)
动力工程领域联系人:谢老师(18720051609)、田老师(15083515393)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