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国际新闻学(0503Z5)
一、专业概况及培养目标
1.专业概况
中国传媒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办国际新闻教育的高校之一,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培养体系和机制。国际新闻学硕士专业又被称为“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是中宣部和教育部为推进当前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自2009年开始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三所院校设立的。十一年来,该班已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培养的品牌项目,每年都有优秀学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会资助赴我国主流媒体的驻外机构或国际组织实习,毕业生大多前往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从事国际新闻传播工作。
2.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通过课程讲授、国情讲座、实践创作、海外研修和国情调研等多元形式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新闻报道能力和娴熟的外语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和内容
01国际新闻传播方向
研究内容:国际新闻传播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放眼当前全球新闻传播活动,关注和分析国际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影响因素、国际媒体发展、各国媒介政策与管理法规等领域,并引导学生着重研究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
三、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批国内顶尖、国际知名的学者,本专业教师梯队搭建完善,其中28位教授、6位副教授,理论学养深厚,专业能力突出,国际化水平高。本专业师资队伍拥有“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优秀教师”、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本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本专业师资的科研项目与学术成果丰硕,办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学术集刊《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拥有多个高级别研究机构,承担有大量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与重大委托项目。
四、人才培养
1.主干课程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国际新闻史论、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国情教育、国际传播前沿、国际新闻传播实务、英语新闻采编播、电视创作实务、文献研读、媒介与社会、媒介前沿问题系列讲座等。
2.科研平台
本专业依托双一流建设平台、智慧融媒体实验室,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适应时代需求,为研究生搭建广阔的科研、实践平台,面向国际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广泛开展交流活动,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3.获奖及优秀期刊论文、发明专利等
毕业生获多项包括“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级表彰”等在内的重要奖项。
4.学术交流
本专业为研究生搭建了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除国内各级别学术会议外,研究生还参与到ICA、AEJMC、IAMCR、NCA、BEA等高水平国际会议并发表论文。每年暑期,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赴海外进行教学实践交流活动。此外,本专业研究生有机会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拔,参与到优秀国际新闻人才海外实习实践交流中。
五、毕业生就业去向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作为国家专项人才培养工程,已积累了十年国际新闻人才培养经验,为我国的国际传播事业输送了大量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本专业毕业生全部100%就业,除出国深造者外,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中新社等中央主流媒体,部分毕业生在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文化部等国家部委任职,此外还有大量毕业生在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作。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