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中国药科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校企合作、校地融合、成果转化、产教融合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聚力校企合作,推动协同创新。积极响应“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结合学校科研资源,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与研究生一同进入企业研发中心开展合作研究,不断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努力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和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持续与行业企业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120余个,搭建发展互利的长期合作研究平台,着力解决企业新药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前布局医药产业技术攻关方向,聚焦小分子化学药物、中药天然创新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三大领域,关注以精准治疗和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努力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效能提供有力支撑。
聚力校地融合,助推产业升级。整合校地优势资源,培育以药物研发、政策咨询、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为核心业务的高端研发机构,主动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和成渝地区等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先后与40余个医药产业聚集地开展校地合作,服务区域创新发展,助力区域产业升级。探索建设中国药科大学(杭州)创新药物研究院、重庆中国药科大学创新研究院,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努力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助力区域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向高端转型。持续打造“环药大知识经济圈”,建设原创药物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一批校地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学校智库、学科、人才等的作用,全力赋能产业创新,切实把科教优势转化为技术和产业发展优势,不断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聚力成果转化,服务区域发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设计,建立“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体系、两个成果转化引擎、N个科技成果转化特色模式”的“1+2+N”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不断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速路”,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优化评价激励机制,修订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人才评价办法,建立分类评价制度,着力构建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提升高质量科技成果考核评价权重,出台系列标志性成果认定和奖励方案,大力支持教师投身科研创新和推进成果转化。夯实科技成果转化载体“硬实力”,搭建以技术转移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主导,地方研究院、产业化应用工程技术平台、协同创新中心、校企共建实验室等有机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围绕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推动医药科技成果孵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区域医药产业发展。近5年,累计转化发明专利142件,转化合同金额达16.86亿元,单项合同金额突破1亿元的成果转化达8项。
聚力产教融合,培养卓越人才。完善“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管理机制,与国内相关药企共建生物药物学院和现代制药产业学院,分类探索“卓越转化药学人才”和“卓越制药工程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产学研医”融合创新平台,动态调整药学专业硕士招生领域方向,形成“禁毒技术与毒物鉴定”“医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招生方向。强化学生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探索构建药学专业硕士“顶石教学”体系,将项目制贯穿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全过程,在专业硕士培养环节有机融入企业发布的新药研发与评价、药物质量控制等行业一线项目,制定《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医药行业岗位所需行业洞察能力、项目实施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设计四维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理论教学模块化、实践教学阶梯化、素质教学前瞻化设计,深度发掘学生创新潜力,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