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缩写为MBA)教育始于1908年的哈佛大学,经过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管理教育的主流模式。我国的MBA教育始于1991年,是我国最先开办的专业学位教育。
经过近20年的发展,MBA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MBA培养院校从1991年的9所扩大到2010年的236所,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1年全国MBA学生入学人数不到100人,2010年超过25000人(不含EMBA项目)。到2010年9月,全国MBA累计招生27万余人(含EMBA项目),超过15万人获得MBA学位。
作为我国第一个专业学位教育项目,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在创新管理模式、改革入学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建立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开拓,有力地促进了MBA教育乃至我国整个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MBA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务实型的管理人才。MBA生源主要来自各类企业,要求有一定的实践经验,MBA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企业。MBA教育过程中注重实践环节,重视案例教学。MBA培养院校通过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或与企业联合培养,保证MBA教学内容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紧密结合。MBA教育重视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在课程体系与教育环节设计中强调学生领导能力和管理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创新意识、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是MBA教育的一个特点,各种专业背景并有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都可以报考MBA。
MBA入学初试实行全国联考,初试科目2门(综合能力考试和英语)。综合能力考试的目的是综合考试由问题求解、条件充分性判断、逻辑推理和写作四部分组成,主要测试考生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分析论证能力、汉语理解及书面表达能力。英语考试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阅读和翻译能力。
MBA入学复试由各个招生院校分别组织,复试包括政治理论考试和综合素质面试。综合素质面试主要考察笔试难以反映的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关注考生的实践经验、工作业绩以及在管理领域的发展潜力。在政治理论考试成绩合格的前提下,初试和复试各环节的成绩在录取中的比重由各校自主决定。
MBA教学组织方式各个MBA培养单位有所不同。大致分为全日制学习和在职不脱产学习两种。一般来说,全日制学习的MBA项目完成学业需要2年,在职不脱产学习完成学业需要3年。
MBA学生至少要修满45个标准学分,其中大部分学分要通过考试取得。专业课(不含政治、英语)课内学时不少于600。修完全部课程后,MBA学生申请学位必须独立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并进行答辩。学位论文的具体形式可以是针对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专题研究、调查研究报告或企业诊断报告,也可以是高质量的案例。
设置方案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的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司于1989年初发出了《关于设立“培养中国式MBA研究小组”的通知》。研究小组就在我国设置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试行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的问题在有关高等学校和工商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初步论证。根据研究小组的调研,现就此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设置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必要性
我国学位条例实施十年以来,为培养教学、科研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日益发展的国民经济建设。
设置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试行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工作,目的就在于通过这条途径培养出一批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懂得专业,能卓有成效地组织与指挥社会化大生产,善于经营,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事业服务。同时,这种专业学位的设置将使我国的学位制度更趋完善,将推动我国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使学位制度进一步适应科学技术事业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我国设置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试行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是十分必要的。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专业学位的一种,其特点是:第一,工商管理硕士是务实型的管理人才,招生来源主要是在企业或其主管部门工作过几年,有实践经验的现职人员,课程内容密切结合实际,加强实践环节,采用培养过程与企业密切联系或与企业联合培养,毕业后回到企业中去的培养模式。这与主要从应届毕业本科生中招收缺乏实践经验的人才完全不同。第二,工商管理硕士既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求具备广博而全面的知识,结合企业管理的各种职能(如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事管理、决策管理、经营战略等)学习多门课程,形成广博知识与较强能力的综合水平。这与理论研究型人才明显不同。第三,工商管理硕士要有战略眼光,有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能联系群众,有组织指挥生产的应变、判断、决策的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强调能力的培养训练。第四,工商管理硕士可以招收有各种专业背景并有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便于培养综合全面而又是复合型的人才。经过研究生阶段系统、科学的培养教育,使他们毕业后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中、高级职务所担负的工作。
二、关于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名称等问题
1. 专业及学位名称暂定为“工商管理硕士”。由于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所以暂将“工商管理”专业用括号附在现行学科、专业目录中经济学门类企业管理专业和工学门类管理工程专业之内。
2. 为便于对外交流,工商管理硕士的英文翻译即为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3.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和管理。
三、关于在少数高等学校试行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的问题
工商管理硕士与现在培养的经济学、工学门类管理专业硕士是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这种人才,需要调整师资结构,改革教材建设,改革招生办法与培养方式。
此项工作已进行了两年的研讨,提出了工商管理硕士参考性培养方案,并且已有培养应用型经济学人才的经验;不少学校的经济管理学院得到国内各经济、产业部门的支持与资助;有些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与发达国家高等管理院校建立了经常的联系与合作,联合培养过“MBA”,可借鉴其经验为我所用。所以,在少数学校试点培养工商管理硕士是可行的。
考虑到我国高等学校的师资尚缺乏实际部门的工作经验,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尚需逐步完善、健全,因此试点工作应本着态度积极、步骤稳妥、保证质量、积累经验的原则稳步前进,防止大起大落。目前,只能在少数单位进行试点。
对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进行试点的学校须具备以下条件:
1. 有较多的财经、管理类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这是工商管理硕士培养工作所要求的总体水平与综合优势上的基本条件;
2. 能独立开出配套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关课程;
3. 与工商企业或经济管理部门有联合办学、委托办学、合作科研的较稳定的协作关系,或能从企业中招生解决生源问题,能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4. 有一批适合从事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教学的教师,有较多研究实际问题的科研课题;
5. 有一批比较适合中国国情、能联系实际的教材;
6. 与发达国家的高等经济、管理教育的有关单位有较稳定的交流关系。
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单位,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征求有关专家组意见后可批准为试行单位,开始设置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试行培养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工作。
四、关于成立研讨小组进行研究及指导试点工作的建议
第九次学位委员会会议之后,成立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研讨小组,负责此专业学位的进一步研讨工作和指导试点工作。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试点总结报告,为正式设置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做好各项工作。
研讨小组由相关学科的学位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有关试点单位的专家、管理工作人员和工商企业及经济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由秘书长审批后开始工作。
报考条件
全日制攻读
基本条件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基本条件二: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非全日制攻读
基本条件 2008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