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1.复试方式、内容及评分标准
1.1复试方式:
类型:笔试、面试及英语。
时间:笔试2.5小时(建筑学为3小时快题),面试20分钟,英语口试15分钟。
1.2复试内容:笔试——综合专业知识
考核考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
面试——综合素质和能力
学生学习背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英语——听力和口语
考核考生应用英语进行听、说的能力。
1.3评分标准
①复试成绩采取综合各方面的考核结果按百分制评分,60分及格。其中笔试成绩占70%、面试成绩占20%。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占10%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②考研总成绩按初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计算
2.复试及初录工作时间安排
3月14日8:00—9:00复试考生报到。考生凭身份证、准考证,直接到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报到(主校区南四楼103办公室)。报到时学生提供准考证、身份证、学历证书原件(毕业学校及证书编号,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毕业证书入学时交验)、政审表、成绩单。报到时,每位考生需交复试费100元。
3月14日上午9:30—10:00全体参加复试的考生报到后到计算机中心403进行心理测试
3月14下午2:00—5:30去校医院体检。体检时(不需要空腹),考生需准备一寸近期免冠照片一张,体检费35元,由考生自理。体检后,医院统一将体检表交我院。未参加体检者不予录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月15日上午9:00—11:30综合专业知识笔试;
建筑学硕士(3小时快题)在南四楼301教室
城乡规划学和城市规划硕士在东九楼B501
风景园林硕士在东九楼B501
设计学和艺术硕士在东九楼B501
下午2:00—2:30参加复试的老师在东九楼B403进行培训;
下午2:30—5:30面试
建筑学硕士在东九楼B403
城乡规划学和城市规划硕士在东九楼B501
风景园林硕士在东九楼B502
设计学和艺术硕士在东九楼B503
下午2:30—5:30英语
建筑学硕士在东九楼C501
城乡规划学和城市规划硕士在东九楼C502
风景园林硕士在东九楼C501
设计学和艺术硕士在东九楼C502
3月17日下午5:00公布复试成绩、总成绩及初录名单。
4.学院初录
按初、复试总成绩进行排序,免试推荐生按免试推荐的排序列在统考生排序前。
排序在各学科专业录取指标数以内的考生具备初录资格。
5.免试推荐生不参加复试,没有体检的推免生要参加这次的体检。
6.本细则由学院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复试大纲
2014年建筑学硕士专业研究生入学复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是通过特定的考试科目,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建筑学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专业设计技能。考查的范围不仅包括专业素质,还包括思想素质和品德、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考查形式
考试科目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为3小时建筑快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创新精神。
面试主要考察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考查内容
笔试考察内容:
熟练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充分理解功能、形式、结构、空间、流线、环境等诸要素的概念
对基地分析判断准确,并能结合环境进行建筑设计
熟练的设计技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掌握一定的建筑造型语言
清晰熟练的设计表达能力
面试考察内容:
重要建筑师的思想、理论和实践
著名建筑作品的解读
基本建筑学理论概述
2014年城乡规划学和城市规划硕士专业研究生入学复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综合考试实行学院统一考试。考试对象为参加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报考“城市规划与设计”方向的考生的应考范围包括:中外城市建设史、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
考查要点详见本纲第二部分。
三、评价目标
综合笔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运用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准确地理解或再现有关应考范围方面的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各科理论课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和观点。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比较和分析有关规划设计现象或实际问题,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4.准确、恰当地使用各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合乎逻辑地表述。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1.闭卷,笔试。
2.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二)答题时间
150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为100分)
1.中外城市建设史约30%;
2.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约20%;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约30%;
4.城市生态与环境约20%。
(四)题型
论述题共6道。
(五)主要参考书目
1.吴志强、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沈玉麟编.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彭震伟编著.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6.国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7.沈清董编著.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中外城市建设史
(一)中国城市建设史
1.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设防城市的产生。
2.古代中国的城市
郑州商城。殷墟。洛邑。成周。周王城制度。
3.中古中国的城市
齐临淄。汉长安。隋唐长安。宋汴梁。明清北京。
4.近代中国的城市
上海。青岛。南京。
(二)外国城市建设史
1.古代外国城市
古埃及的城市。卡洪。
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吴尔城。
古印度的城市。哈拉帕文化。莫享约达罗。
古希腊的城市。克诺索斯。迈西瓦。雅典卫城。
古罗马的城市。罗马营寨城。提姆加德。庞贝城。古罗马城。
2.中古欧洲的城市
君士坦丁堡。文艺复兴。佛罗伦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理想城市。
古典主义。凡尔赛宫。彼得堡。
3.近代工业化城市
伦敦重建。巴黎改建。华盛顿。纽约。芝加哥。
工业城市理论。带形城市。田园城市。
4.现代城市的发展
卫星城。大伦敦规划。新城运动。
集中主义。昌迪加尔。巴西利亚。
多中心结构。莫斯科总体规划。平壤重建。
小区规划。郊区化。
二、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
(一)区域规划基础理论体系
1.区域资源差异与分区协作理论
古典学派理论。现代学派理论。区域发展战略。
2.区域产业结构的关联和地域生产综合理论
3.产业空间布局的古典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
4.空间集聚理论与现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5.空间扩散理论和现代区域相互协作理论
空间引力理论和潜力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空间扩散方式。效应差异理论。
6.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与增长极核理论
(二)区域规划的基本内容
1.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的概念、性质和任务。区域规划的编制依据和基本原则。区域规划的类型体系与主要内容。
2.区域工业规划布局
区域工业合理结构与合理布局的分析研究。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布局特点。
3.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作用。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与农业生产。现有基础的分析评价。农业主要部门的布局规划。
4.区域主要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
交通运输规划布局。电力系统规划布局。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布局。
(三)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体系概况
城镇体系概念与特征。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2.城镇体系发展条件分析
现状分析与发展条件分析
3.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概念,规划目标、原则与指导思想。城镇化水平预测。城镇体系组织结构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编制。
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一)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城市道路交通基础
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特点、分类及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交通运输工具及设计车辆。交通量与车速。道路通行能力。
2.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机动车道宽度确定。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设计。道路横坡与路拱。
3.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
平曲线。超高与加宽。线形的组合与衔接。行车视距。
4.城市道路纵断面规划设计
道路纵坡与坡长。竖曲线。
5.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
平面交叉。主体交叉。交叉口的竖向规划设计。
6.城市道路交通服务设施
停车场。停靠站。加油站。
7.城市路网规划
影响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因素。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路网类型及技术经济指标。
(二)城市交通规划
1.城市客货运交通规划基础
城市居民流动特征。公共交通规划。自行车交通规划。货运规划。
2.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公路。铁路与轨道交通。机场与港口。
四、城市生态与环境
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调控原理
3.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4.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5.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各类环境(大气、水、土壤)污染,以及污染的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治理的原理与方法
6.环境质量评价,城市环境、区域环境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
2014年风景园林硕士专业研究生入学复试大纲
笔试部分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考试性质
风景园林基础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或者具有基本的学科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知识面,
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择优录取。
考试的学科范围
风景园林基础面试应考范围包括:近现代景观史、园林与景观设计生态理论、园林文化与园林美学、园林景观设计的社会学等内容。
评价目标
综合考试注重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3.1应用有关理论、原理、观点和方法,综合认识、比较分析和评价有关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理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
3.2准确、恰当地使用各门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理有据,合乎逻辑表述。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答题时间:150分钟
题型:以论述题为主要题型。
参考书目
(美)麦克哈格,著黄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佛雷德里克.斯坦纳,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2版,2005
吴必虎刘筱娟,中国景观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中国园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北京林业大学》、《景观设计学——北京大学》,2008——2013近五年各期杂志主题论文。
2014年设计学与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入学复试大纲
笔试部分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的学科范围:
应考范围包括:设计学科基础知识;环境设计理论;媒体艺术设计理论;设计徒手表现。
考查要点详见本纲第二部分:考试样题参见本纲第三部分。
二.评价目标
设计综合考试在考查考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设计综合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准确的理解及掌握设计学科中有关设计的基础知识,并能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设计创作中的观点及现象,以辨明理论是非,直至能够综合运用有关设计理论解决设计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2.正确理解和掌握设计学科中的相关概念、原理和要点,以及进行设计创作的基本理论、风格流派及发展进程等方面的知识。
3.准确解析和运用设计学科的专业术语,要求论述、解释能够行文通顺、层次清楚、合乎逻辑的进行表述。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必答
2.答题时间:150分钟
3.设计综合考试满分为100分﹙设计综合考试內容由设计艺术基本理论+作图构成,其中作图不需带绘图工具﹚
四.主要参考书目:
1.《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7月;
2.《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8月;
3.《室内设计》黄建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3月;
4.《室内环境设计理论与入门方法》辛艺峰.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
5.《数字艺术设计》方兴蔡新元,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第二部分:考试要点
一.设计学科的基础知识
1.设计的属性与特征(包括设计的理念、基本元素与构成、造型与装饰的体现);
2.设计的领域与分类
3.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线索与设计源流
4.国外艺术设计发展线索与设计源流
5.二十世纪主要艺术设计流派与代表人物
6.设计师与设计批评
7.常用艺术设计名词解释
二.环境艺术设计理论
1.认识室内及其环境设计
2.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
3.室内环境设计的风格变迁
4.室内环境设计的艺术原理计
5.室内环境设计的技术问题
6.室内环境设计的学习方法
三.数字艺术设计理论
1.数字艺术设计概述
2.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
3.数字艺术设计的设计环境
4.数字艺术设计的特征
5.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
6.数字艺术设计的应用
7.数字化艺术的审美特征
8.数字艺术设计的未来
四.设计徒手表现
用笔试答题笔在所发纸张徒手绘制指定设计项目表现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考试内容:
依据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时代性要求,熟悉掌握园林风景有关基本理论与原理、规划设计理论与思潮、法规性和规范性,应用有关理论、原理、观点和方法,综合认识、比较分析和评价有关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理论问题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考试要求:
近现代景观史
从景观角度,亦即从文化地理现象的角度对中国的地域性景观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如景观机制、景观过程、环境背景、聚落景观、产业景观、公共事业景观、民俗景观、语言文学景观、宗教景观的深入探讨与研究分析。
2.园林艺术与园林美学
园林艺术、园林美学的概念;园林静态空间与动态空间序列布局;园林艺术特征;园林美的创造、园林美的欣赏;中西园林艺术的比较。中西方园林审美差异、价值取向与哲学思维基础。
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文学与画论;功能理论(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减灾防灾功能);环境美化理论(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休闲游憩理论(生命周期理论、门槛理论、社区理论、市场供给需求理论);绿地空间结构理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视觉景观理论;景观感受理论;景观美学理论;生态规划理论;生态都市主义、景观都市主义、低碳城市、后现代主义等。
4.当代风景园林规划实践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旅游区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博览园规划、主题公园规划设计、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自然保护规划、世界遗产保护地规划、休闲娱乐场地规划、农业观光园区规划、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等。
5.熟悉当代国内、国外著名风景园林师的理论与设计作品。
1.复试方式、内容及评分标准
1.1复试方式:
类型:笔试、面试及英语。
时间:笔试2.5小时(建筑学为3小时快题),面试20分钟,英语口试15分钟。
1.2复试内容:笔试——综合专业知识
考核考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
面试——综合素质和能力
学生学习背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英语——听力和口语
考核考生应用英语进行听、说的能力。
1.3评分标准
①复试成绩采取综合各方面的考核结果按百分制评分,60分及格。其中笔试成绩占70%、面试成绩占20%。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占10%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②考研总成绩按初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计算
2.复试及初录工作时间安排
3月14日8:00—9:00复试考生报到。考生凭身份证、准考证,直接到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报到(主校区南四楼103办公室)。报到时学生提供准考证、身份证、学历证书原件(毕业学校及证书编号,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毕业证书入学时交验)、政审表、成绩单。报到时,每位考生需交复试费100元。
3月14日上午9:30—10:00全体参加复试的考生报到后到计算机中心403进行心理测试
3月14下午2:00—5:30去校医院体检。体检时(不需要空腹),考生需准备一寸近期免冠照片一张,体检费35元,由考生自理。体检后,医院统一将体检表交我院。未参加体检者不予录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月15日上午9:00—11:30综合专业知识笔试;
建筑学硕士(3小时快题)在南四楼301教室
城乡规划学和城市规划硕士在东九楼B501
风景园林硕士在东九楼B501
设计学和艺术硕士在东九楼B501
下午2:00—2:30参加复试的老师在东九楼B403进行培训;
下午2:30—5:30面试
建筑学硕士在东九楼B403
城乡规划学和城市规划硕士在东九楼B501
风景园林硕士在东九楼B502
设计学和艺术硕士在东九楼B503
下午2:30—5:30英语
建筑学硕士在东九楼C501
城乡规划学和城市规划硕士在东九楼C502
风景园林硕士在东九楼C501
设计学和艺术硕士在东九楼C502
3月17日下午5:00公布复试成绩、总成绩及初录名单。
4.学院初录
按初、复试总成绩进行排序,免试推荐生按免试推荐的排序列在统考生排序前。
排序在各学科专业录取指标数以内的考生具备初录资格。
5.免试推荐生不参加复试,没有体检的推免生要参加这次的体检。
6.本细则由学院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复试大纲
2014年建筑学硕士专业研究生入学复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复试是通过特定的考试科目,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建筑学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专业设计技能。考查的范围不仅包括专业素质,还包括思想素质和品德、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考查形式
考试科目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为3小时建筑快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创新精神。
面试主要考察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考查内容
笔试考察内容:
熟练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充分理解功能、形式、结构、空间、流线、环境等诸要素的概念
对基地分析判断准确,并能结合环境进行建筑设计
熟练的设计技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掌握一定的建筑造型语言
清晰熟练的设计表达能力
面试考察内容:
重要建筑师的思想、理论和实践
著名建筑作品的解读
基本建筑学理论概述
2014年城乡规划学和城市规划硕士专业研究生入学复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综合考试实行学院统一考试。考试对象为参加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报考“城市规划与设计”方向的考生的应考范围包括:中外城市建设史、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
考查要点详见本纲第二部分。
三、评价目标
综合笔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运用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准确地理解或再现有关应考范围方面的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各科理论课中的有关概念、原理和观点。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比较和分析有关规划设计现象或实际问题,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4.准确、恰当地使用各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合乎逻辑地表述。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1.闭卷,笔试。
2.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二)答题时间
150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为100分)
1.中外城市建设史约30%;
2.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约20%;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约30%;
4.城市生态与环境约20%。
(四)题型
论述题共6道。
(五)主要参考书目
1.吴志强、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沈玉麟编.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彭震伟编著.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6.国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7.沈清董编著.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中外城市建设史
(一)中国城市建设史
1.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设防城市的产生。
2.古代中国的城市
郑州商城。殷墟。洛邑。成周。周王城制度。
3.中古中国的城市
齐临淄。汉长安。隋唐长安。宋汴梁。明清北京。
4.近代中国的城市
上海。青岛。南京。
(二)外国城市建设史
1.古代外国城市
古埃及的城市。卡洪。
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吴尔城。
古印度的城市。哈拉帕文化。莫享约达罗。
古希腊的城市。克诺索斯。迈西瓦。雅典卫城。
古罗马的城市。罗马营寨城。提姆加德。庞贝城。古罗马城。
2.中古欧洲的城市
君士坦丁堡。文艺复兴。佛罗伦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理想城市。
古典主义。凡尔赛宫。彼得堡。
3.近代工业化城市
伦敦重建。巴黎改建。华盛顿。纽约。芝加哥。
工业城市理论。带形城市。田园城市。
4.现代城市的发展
卫星城。大伦敦规划。新城运动。
集中主义。昌迪加尔。巴西利亚。
多中心结构。莫斯科总体规划。平壤重建。
小区规划。郊区化。
二、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
(一)区域规划基础理论体系
1.区域资源差异与分区协作理论
古典学派理论。现代学派理论。区域发展战略。
2.区域产业结构的关联和地域生产综合理论
3.产业空间布局的古典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
4.空间集聚理论与现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5.空间扩散理论和现代区域相互协作理论
空间引力理论和潜力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空间扩散方式。效应差异理论。
6.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与增长极核理论
(二)区域规划的基本内容
1.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的概念、性质和任务。区域规划的编制依据和基本原则。区域规划的类型体系与主要内容。
2.区域工业规划布局
区域工业合理结构与合理布局的分析研究。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布局特点。
3.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作用。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与农业生产。现有基础的分析评价。农业主要部门的布局规划。
4.区域主要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
交通运输规划布局。电力系统规划布局。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布局。
(三)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体系概况
城镇体系概念与特征。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2.城镇体系发展条件分析
现状分析与发展条件分析
3.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概念,规划目标、原则与指导思想。城镇化水平预测。城镇体系组织结构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编制。
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一)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城市道路交通基础
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特点、分类及主要技术标准。
道路交通运输工具及设计车辆。交通量与车速。道路通行能力。
2.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机动车道宽度确定。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设计。道路横坡与路拱。
3.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
平曲线。超高与加宽。线形的组合与衔接。行车视距。
4.城市道路纵断面规划设计
道路纵坡与坡长。竖曲线。
5.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
平面交叉。主体交叉。交叉口的竖向规划设计。
6.城市道路交通服务设施
停车场。停靠站。加油站。
7.城市路网规划
影响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因素。路网规划的基本要求。路网类型及技术经济指标。
(二)城市交通规划
1.城市客货运交通规划基础
城市居民流动特征。公共交通规划。自行车交通规划。货运规划。
2.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公路。铁路与轨道交通。机场与港口。
四、城市生态与环境
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调控原理
3.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4.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5.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各类环境(大气、水、土壤)污染,以及污染的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治理的原理与方法
6.环境质量评价,城市环境、区域环境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
2014年风景园林硕士专业研究生入学复试大纲
笔试部分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考试性质
风景园林基础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或者具有基本的学科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知识面,
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择优录取。
考试的学科范围
风景园林基础面试应考范围包括:近现代景观史、园林与景观设计生态理论、园林文化与园林美学、园林景观设计的社会学等内容。
评价目标
综合考试注重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3.1应用有关理论、原理、观点和方法,综合认识、比较分析和评价有关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理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
3.2准确、恰当地使用各门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理有据,合乎逻辑表述。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答题时间:150分钟
题型:以论述题为主要题型。
参考书目
(美)麦克哈格,著黄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佛雷德里克.斯坦纳,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2版,2005
吴必虎刘筱娟,中国景观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中国园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园林——北京林业大学》、《景观设计学——北京大学》,2008——2013近五年各期杂志主题论文。
2014年设计学与艺术硕士专业研究生入学复试大纲
笔试部分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的学科范围:
应考范围包括:设计学科基础知识;环境设计理论;媒体艺术设计理论;设计徒手表现。
考查要点详见本纲第二部分:考试样题参见本纲第三部分。
二.评价目标
设计综合考试在考查考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设计综合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准确的理解及掌握设计学科中有关设计的基础知识,并能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设计创作中的观点及现象,以辨明理论是非,直至能够综合运用有关设计理论解决设计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2.正确理解和掌握设计学科中的相关概念、原理和要点,以及进行设计创作的基本理论、风格流派及发展进程等方面的知识。
3.准确解析和运用设计学科的专业术语,要求论述、解释能够行文通顺、层次清楚、合乎逻辑的进行表述。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必答
2.答题时间:150分钟
3.设计综合考试满分为100分﹙设计综合考试內容由设计艺术基本理论+作图构成,其中作图不需带绘图工具﹚
四.主要参考书目:
1.《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7月;
2.《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8月;
3.《室内设计》黄建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3月;
4.《室内环境设计理论与入门方法》辛艺峰.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
5.《数字艺术设计》方兴蔡新元,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第二部分:考试要点
一.设计学科的基础知识
1.设计的属性与特征(包括设计的理念、基本元素与构成、造型与装饰的体现);
2.设计的领域与分类
3.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线索与设计源流
4.国外艺术设计发展线索与设计源流
5.二十世纪主要艺术设计流派与代表人物
6.设计师与设计批评
7.常用艺术设计名词解释
二.环境艺术设计理论
1.认识室内及其环境设计
2.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
3.室内环境设计的风格变迁
4.室内环境设计的艺术原理计
5.室内环境设计的技术问题
6.室内环境设计的学习方法
三.数字艺术设计理论
1.数字艺术设计概述
2.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
3.数字艺术设计的设计环境
4.数字艺术设计的特征
5.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
6.数字艺术设计的应用
7.数字化艺术的审美特征
8.数字艺术设计的未来
四.设计徒手表现
用笔试答题笔在所发纸张徒手绘制指定设计项目表现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考试内容:
依据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时代性要求,熟悉掌握园林风景有关基本理论与原理、规划设计理论与思潮、法规性和规范性,应用有关理论、原理、观点和方法,综合认识、比较分析和评价有关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理论问题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考试要求:
近现代景观史
从景观角度,亦即从文化地理现象的角度对中国的地域性景观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如景观机制、景观过程、环境背景、聚落景观、产业景观、公共事业景观、民俗景观、语言文学景观、宗教景观的深入探讨与研究分析。
2.园林艺术与园林美学
园林艺术、园林美学的概念;园林静态空间与动态空间序列布局;园林艺术特征;园林美的创造、园林美的欣赏;中西园林艺术的比较。中西方园林审美差异、价值取向与哲学思维基础。
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文学与画论;功能理论(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减灾防灾功能);环境美化理论(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休闲游憩理论(生命周期理论、门槛理论、社区理论、市场供给需求理论);绿地空间结构理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视觉景观理论;景观感受理论;景观美学理论;生态规划理论;生态都市主义、景观都市主义、低碳城市、后现代主义等。
4.当代风景园林规划实践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旅游区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博览园规划、主题公园规划设计、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自然保护规划、世界遗产保护地规划、休闲娱乐场地规划、农业观光园区规划、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等。
5.熟悉当代国内、国外著名风景园林师的理论与设计作品。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