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
一、理论经济学(专业代码:020100)
基本情况:
本学科已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1999年开始培养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六个二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方向培养博士研究生。理论经济学为山西省重点学科。
培养目标:
理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以及相关社会形态发展规律,对经济发展经验现实进行分析综合,揭示经济规律及其基本性质的学科,是整个经济学科中的基础。本学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培养政治合格,具有深厚经济理论基础,了解经济学理论动态,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能够对经济现实与经济政策进行总结提炼,同时具有调查研究、实践能力、学术交流能力,能够胜任经济学教学、经济研究、经济管理与业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理论经济学是我校的优势学科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是山西省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师资力量雄厚,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3名,博士生导师10名(含兼职),硕士生导师38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4名,“三晋英才”7名。本学科重视经济学经典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教学与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城乡统筹发展、晋商研究、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学术优势和特色,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较大影响。
研究方向: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六个二级学科方向:
1.政治经济学
2.经济思想史
3.经济史
4.西方经济学
5.世界经济
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主要课程: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分析方法、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前沿专题、发展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专题、世界经济、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等课程。
就业方向:
本学科硕士生具有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机会。能够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大中型企业、大中专院校从事经济管理、经济研究、经济政策分析、经济预测以及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二、国民经济学(专业代码:020201)
基本情况:
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源于1951年建立的计划经济统计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学术底蕴。2020年获批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自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依托应用经济学山西省重点学科,培养国民经济学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国民经济学以政府经济管理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学科,为各级政府部门、经济研究机构和大中型企业培养从事经济决策、经济预测与分析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我校国民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批准在全国保留的7个专业点之一。国民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够系统掌握国民经济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独立研究和处理国民经济管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从事国民经济管理、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经济政策分析和高校教学的能力,重点培养研究生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能力。教育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训练。
研究方向:
1.国民经济发展与战略规划
2.国民经济结构理论与政策
3.国别经济与政府规制
主要课程: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理论、国民经济学研究方法、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政策分析、政府规制等。
就业方向:
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从事经济政策分析研究、经济管理及经济学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
三、区域经济学(专业代码:020202)
基本情况:
本专业自2007年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2012年开始招生博士研究生,依托应用经济学山西省重点学科、“转型经济学科群”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利用资源型经济转型省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源型经济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六新”山西省重点智库等省级科研平台,发挥2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位山西省教学名师、7位山西省“三晋英才”及12位青年博士等师资优势,培养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经济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外语水平,系统掌握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重点掌握区域经济学科前沿动态和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并对中国区域经济热点,特别是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有独到见解的高素质复合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立足山西,依托中部,放眼全国。重视区域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与突破,追踪中国区域经济热点问题,以研究山西的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为出发点,突出关注作为“问题区域”的资源型地区的区域发展问题,重点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能源革命、创新生态系统、“六新”发展、区域开放、区域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专门化研究。在培养过程中,坚持掌握区域经济理论体系与解决分析实际区域经济问题相结合。
研究方向:
1.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2.区域创新理论与政策
3.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
4.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5.转型经济学(含现代产业体系、区域要素配置与制度改革创新3个子方向)
主要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及相关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转型经济学、区域经济分析方法、资源型经济转型理论与实践、能源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创新经济学、区域协调发展、空间经济学、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考取博士研究生、本校硕博连读,或直接在政府机关、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咨询机构、各类企业等单位就业。
近年来,毕业生职业稳定性良好,就业率位居全校前列,就业渠道多样,主要分布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高校等事业单位。
四、财政学(专业代码:020203)
基本情况: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创建于1951年,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9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006年被评为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2015年成为山西省特色专业。2020年获批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目前,财政学已形成本、硕、博及专业学位等多层次学位教育结构和完整的学科框架。财政学专业是山西省应用经济学博士点之一,有省级教学名师和众多杰出校友。财政学科遵循“凝练方向、汇集人才、打造平台、提高水平、服务社会”的建设思路,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硕士教育为纽带、博士教育为导向的成熟和完整的财政学高等教育体系。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大数据下的相关研究方法与工具,有坚实深邃的理论素养、严谨开放的治学态度及较高的外语水平;有较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备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与财政税收理论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与研究工作,满足经济发展对财税知识、绿色财税管理和对外开放需要的高级财政学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财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够系统掌握财政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独立研究和处理财政学专业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从事财政理论研究、财政业务管理和高校教学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掌握财政学坚实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研究方向:
1.财政理论与政策
2.税收理论与实务
3.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主要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经济计量学及相关研究方法、财政理论研究、税收理论与实务研究、政府预算管理研究、公债理论与实务研究、计量财政税收研究、公共财政政策分析、中外税收制度比较分析、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研究、财政问题研究方法论等。
就业方向:
适宜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计部门、投资公司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在银行的拨款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大中型企业的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及高等学校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
五、金融学(专业代码:020204)
基本情况:
金融学专业创建于1951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金融学专业之一,本科招生始于1958年,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被评为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一流专业,依托金融学学科建设有两个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金融学学科涌现出一批在国内享有广泛影响的专家学者,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学术梯队,现有专业教师3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0人,讲师7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8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3名。金融学研究生导师团队2007年被评为山西省首届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
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事业服务,掌握金融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从事与金融学学科专业方向有关的科研、教学、行政、企业或社会文化方面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专业特色:
教育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务、实践相结合,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训练。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够系统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独立研究和处理金融学专业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从事金融理论研究、金融业务管理和高校教学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掌握金融学坚实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研究方向:
1.金融理论与政策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3.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
4.票号与金融思想史
5.保险理论与实务
主要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经济计量学、实证金融方法、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国际金融研究、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投资研究、票号与金融史研究专题、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专题、保险理论与实务研究专题等。
就业方向:
适宜在各级各类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担保公司、上市公司及其他经济部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金融分析、金融管理、风险控制、公司理财、投融资业务等方面的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六、产业经济学(专业代码:020205)
基本情况:
产业经济学是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本专业自199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2年开始招收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1997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致力于“双循环”下中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研究,以及山西资源型经济现代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研究。目前本专业共有17名硕士生导师,其中2名导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本专业教师目前承担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8项,2017年以来发表A级论文41篇,B级论文25篇,出版著作17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良好品德修养,系统掌握应用经济学理论及现代产业经济学知识,熟悉了解现代产业发展状况与政策,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研究解决国家及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问题,在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从事相关教学与研究、产业经济分析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
产业经济学是山西财经大学具有历史和传统的学科专业,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学科点的支撑专业是贸易经济学专业,是山西省一流199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开始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目前,本专业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组织理论为主要研究领域。近年来,主要结合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中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资源型产业升级,以及现代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开展项目与学术研究。
研究方向:
1.资源型产业升级
2.交易与流通业发展
3.产业组织与规制
4.现代服务业发展
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方法论、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流通经济学、规制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业发展学、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产业组织问题专题研究、流通产业专题研究、产业转型研究、现代服务业专题等。
就业方向:
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产业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在政府和工商企业从事产业经济分析、管理和政策咨询工作。
七、国际贸易学(专业代码:020206)
基本情况:
国际贸易学硕士点2001年设立并开始招生,2007年获批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该硕士点导师11人,近五年来,发表A级学术论文13篇,立项A类项目2项,B类项目9项,出版专著3部,获得省级以上成果奖6项;招收32名研究生,其中1名留学生。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于培养具有强烈爱国心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掌握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眼于山西省“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战略部署需要,服务于山西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高层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
国际贸易学专业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突出,师资力量雄厚;结合内陆开放型经济问题完成了多项省级重大研究任务,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具有较强的实力,注重学生理论运用能力的培养。
研究方向:
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2.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
3.内陆开放型经济
主要课程: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及相关研究方法、应用经济学方法论、高级国际贸易学、国际直接投资专题、中国对外贸易专题、国际贸易实务专题、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前沿、国际经济与产业开放、国际服务贸易前沿、内陆开放型经济问题前沿、国际金融理论前沿、国际市场营销专题等。
就业方向:
政府机构、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理论研究、政策研究、经济管理等工作;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从事涉外经济、国际贸易等实际工作。
八、劳动经济学(专业代码:020207)
基本情况:
本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5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依托应用经济学山西省重点学科,培养劳动经济学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劳动经济学专业培养适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研究能力的综合创新型人才,使学生全面掌握劳动经济理论、方法与政策,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开拓精神的劳动经济教学、研究和管理的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劳动经济学专业以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所引起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劳动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学科。目前,我校劳动经济学专业以劳动经济理论与政策、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作为主要研究领域,注重应用经济学学科体系下的多门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全面素质,使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独立研究本专业的实际问题,具有从事本领域理论研究、业务管理和高校教学的能力,所有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职业稳定性良好。
研究方向:
1.劳动经济理论
2.就业理论和政策
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主要课程: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公共经济学、社会保障研究、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国家机关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任职,从事劳动经济等应用经济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九、数量经济学(专业代码:020209)
基本情况:
数量经济学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7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数量经济学是一门根据经济理论,以质的分析为基础,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该学科是社会主义经济科学的一个新分支。通过经济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是数量经济学的典型特征。数量经济学在经济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相当于数学在所有科学中的地位。由于它以特有的经济数学模型方法专门研究经济数量关系,从而为其他经济学科的深化提供了一般的分析方法和方法论。
培养目标:
具有较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与统计学基础,系统掌握数量经济学及大数据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方向的前沿动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运用数量经济学理论和大数据分析方法从事宏微观经济、金融及财务管理等问题的研究或分析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具有独立地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或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
专业特色:
突出应用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既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又具备定量分析的能力,善于应用大数据建立模型,分析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现实问题;鼓励学生将定量分析方法与财经类其他专业相结合,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合作平台,努力推动联合培养、课程互认、海外实习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进程。
研究方向:
1.经济计量模型及其应用
2.金融计量理论与应用
3.宏观经济及资源转型经济数量分析
4.家庭消费行为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主要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工程学、高等数理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经济计量学、经济计量模型应用、国民经济核算、经济时间序列分析、金融计量学、金融数据统计分析、优化技术分析、保险精算、抽样技术、经济计量学专题、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数据挖掘、人工智能、计算机编程、R语言、统计软件等。
就业方向:
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经济定量化分析人才,目前定量化分析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政府、金融、证券、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教育等行业的工作。近五年,所有毕业生职业稳定性良好。
十、金融工程学(专业代码:0202Z1)
基本情况:
金融工程是山西省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应用经济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金融工程专业2004年入选全国第三批本科招生专业,2011年成为山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招收金融工程实验班,2018年成为山西省优势专业,2019年成为山西省高等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工程学科2003年开始招收金融工程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2014年作为自设二级学科开始独立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19年金融工程团队被评为山西财经大学重点学科团队。金融工程现有专业教师2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1人;78%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山西省高校优秀学术带头人2名,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人才3名,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4名,山西省模范教师1名。近年来,金融工程专业教师共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余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余项,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高质量学术专著1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励20余项。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数理分析能力,掌握系统的金融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独立从事金融产品设计、资产定价、风险管理等金融理论与实践工作的高素质金融工程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坚持国际化视野、区域化服务的战略定位,多视角分别对金融资产定价、行为金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传染与监管、公司投融资、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金融问题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坚持掌握微观金融理论体系与运用金融工程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相结合。
研究方向:
1.金融资产定价
2.金融风险管理
3.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
4.公司金融
主要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经济学、公司金融、投资学、财务报表分析、随机过程、金融衍生产品定价、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金融工程方法和技术、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科技、能源金融等课程。
就业方向:
适宜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产品设计、金融资产定价、证券组合投资、公司理财、金融风险管理及教学与科研工作。
十一、统计学(代码:027000,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基本情况:
统计学专业创建于1951年,是国内最早建设的统计学本科专业之一,198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7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8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学科,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获山西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称号,同年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点获批;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国内首批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2013年获批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9年首批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专注统计科学研究与关注社会经济变革相融合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坚持扎根三晋大地办专业,坚持“国际化、多学科和市场化”的办学方向,坚持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坚持以科研驱动教学,以实践促进科研,励精图治,教学相长,主要培养能在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以及经济、金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大数据管理、市场研究、企业经营分析、统计调查、经济统计数据分析和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统计应用研究人才。
专业特色:
统计学专业已经初步拥有国内一流的学科地位和行业领先的学科优势,在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数理统计学等学科方向以及国民经济核算分析、社会经济统计、应用数理统计、抽样与大数据统计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已完成三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数十项教育部和国家统计局等部委的科研项目,逐步形成了国民经济核算、经济统计、抽样推断与统计调查、大数据统计等方向的学术优势,国际合作成果不断涌现,国内学术影响日渐扩大,正在努力迈向国内一流学科。
研究方向:
1.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
2.社会经济统计
3.应用数理统计
4.大数据统计方法
主要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计量学、高等数理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统计调查方法、保险精算、抽样技术、最优化方法、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非概率抽样方法等。
就业方向:
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商业组织中从事相关理论研究、政策研究、经济管理、统计分析等工作;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从事商业机构统计调查和分析工作;有关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近十年来,统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接近100%,考取博士生及出国深造的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
十二、法学(专业代码:030100)
基本情况:
本专业在1986年开始法学教育基础上,于1998年开始经济法硕士招生,2011年获批法学硕士一级学科。骨干教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高校,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24人,学硕导师23人,博士学位教师37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三晋英才4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拥有2个校级研究机构,2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8个省法学会研究机构,16个院级研究机构,37个法学教学实践基地。
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政教育引领,培养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具有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点依托于学校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的优势,重视经济法学以及相关二级学科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本专业重点关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与本地区环境资源法治建设,重视环境资源保护以及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专业点沿袭以往硕士生培养的历史积淀,注重财税法、金融法以及商事企业法等领域的专门研究。
研究方向:
1.法学基础理论
2.经济法学
3.民商法学
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5.宪法与行政法学
6.社会法学
主要课程:
主要开设法理学、民法总论、商法总论、经济法总论、企业法专题、比较法学专题、立法原理与制度、财税法专题、金融法专题、涉外经济法专题、债与合同法专题、侵权责任法专题、自然资源法专题、环境保护法专题、能源政策与法律专题、(删除)中国宪法专题、比较行政法专题等课程。
就业方向:
适宜到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从事法学理论教学与研究、有关法律实务部门从事司法和其他法律事务工作、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务工作、社会法律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等。
十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代码:030500)
基本情况:
我校于2003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学科点所依托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山西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山西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地,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山西财经大学研究基地,与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合作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等多个学科平台。
培养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人才,能够胜任相关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党的宣传和新闻工作、党务与行政工作。
专业特色: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拥有一支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并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社会公平正义、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注重加强研究生教育,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经典著作阅读能力、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各种认识问题和现实社会问题,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4.思想政治教育
5.学生事务管理与发展研究
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中共党史党建专题、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科学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研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等。
就业方向:
国家机关、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等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党政管理岗位。
十四、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代码:050211)
基本情况:
山西财经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自2006 年获批,2007年9月招生以来,紧跟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走“语言知识与商务技能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探索互通、校内研学与校外交流互补”为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道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从建设初期基于“经贸英语”和“语言教学”两个方向自主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本土英语人才为目标,到现阶段以“商务国别文化”、“外国文学”和“英语教学”三个方向为突破口打造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亟需的,能够服从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外语创新型人才,该学位授权点的财经类高校办学特色和优势日益彰显,多元化、特色化的研究体系逐渐形成,现正沿着国家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建设“国家重大需求学科”的改革与创新目标,稳步建设并快速发展中。
培养目标:
1.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亟需的,能够服从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外语创新型人才。
2.具有人文素养、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的,能够从事英语研究、教学和涉外专门用途英语各项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3.系统掌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熟练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具备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端多语种人才。
4.具有优秀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心、高效组织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的,能够适应全球化工作环境的国际化人才。
专业特色:
经贸外语学院硕士点现有国别商务文化、外国文学及英语教学三个方向。其中国别商务文化方向秉承“多元文化沟通技巧、语言技能与商务技能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已为社会培养出了很多跨文化沟通能力极强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英语教学方向通过开设普通语言学、语用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二语习得理论与研读、ESP等英语教学专业前沿学科,旨在为山西省教育领域培养基础扎实,功底深厚,具有前瞻性的英语教学人才。外国文学方向主要开设外国文学作品研读及中国典籍外译等课程,旨在培养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对外国文学与文化有较深刻领悟的语言文化人才。
研究方向:
1.国别商务文化
2.外国文学
3.英语教学
主要课程:
普通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二语习得理论与研读、应用语言学研究经典与前沿、语用学、外国文学作品研读、ESP、话语分析、会议同传、跨文化交际、英语经典文献阅读与解读、中国典籍外译、日本商务文化、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汉语言文化、国际贸易实务。
就业方向:
本院旨在培养知识丰富、功底深厚、既能立足于中国文化,又对外国文学与文化有较深刻领悟的具有前瞻性的复合型语言文化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较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能够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商务沟通、文化交流、教学、翻译、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十五、地理学(专业代码:070500)
基本情况:
山西财经大学地理学于202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22年正式开始招生。本学科主要依托资源环境学院,该学院拥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省级一流建设专业。现有“山西财经大学地表过程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和“山西财经大学黄河流域资源环境评估与治理研究所”两个研究所和“山西财经大学地表过程与生态环境实验室”、“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遥感与地理空间智能实验室”两个实验室。
资源环境学院拥有教师44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6名,博士教师36人,均来自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知名院校,已经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及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近五年来,学科团队成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省级课题40余项,横向课题10余项,在《科学通报》、《地理学报》、《地理研究》、《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等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得省级以上教学与科研成果奖项10余项。
培养目标: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科学思维与创新精神,掌握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同时兼具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素养;掌握开展地理学研究的野外调查与实践能力;熟练掌握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能;能够满足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
本学科依托财经类院校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优势学科背景,以经济地理学和环境地理学为特色,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重点关注人地关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地表过程和生态环境演变、资源环境信息化与空间数据分析等关键学科领域。在资源型地区绿色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地表参数遥感反演与信息提取以及流域生态水文响应等方面形成优势,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研究方向:
1.自然地理学
2.人文地理学
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前沿、人文地理学前沿、地理信息科学进展、经济地理学前沿、全球变化专题、环境地理学前沿、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资源与环境遥感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硕士毕业生,可以在国内外高校攻读博士研究生,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研究或管理工作,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规划、环保、地质调查、测绘等方面的工作。
十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代码:081203)
基本情况:
山西财经大学于2006年获批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作为本学科重要支撑专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学科拥有一支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过硬,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3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高级职称教师19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具有境外学习和科研经历的教师5人,多名教师获得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高校131领军人才、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山西省高校青年学术带头人、“三晋英才”、山西省模范教师以及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历经十余年的潜心发展,本学科形成了多个稳定且具有财经特色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产出了一批重要理论与应用成果,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研究前沿;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够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方法、技术与工具从事该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创新或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特色: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本学科在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区块链与信息安全、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等领域形成了稳定且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重点研究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商务和金融等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为商务智能管理等复杂巨系统中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区块链与信息安全重点研究区块链技术原理、经典和量子保密技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和隐私保护技术,以商务和金融行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为网络设备和互联网经济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重点研究大规模复杂数据体系的建模理论与分析方法,从巨量数据中提取整合多模态、多视角、多元化的目标信息,支撑大数据产业对应用平台设计以及产品研发的技术需求。
研究方向:
1.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
2.网络与信息安全
3.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主要课程:
矩阵分析、最优化方法、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挖掘、社会网络分析、分布式系统与大数据处理、数字图像处理、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金融大数据分析、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区块链技术、情感分析、知识图谱、商务智能、网络与信息安全前沿、计算机视觉前沿等。
就业方向: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除考取博士研究生外,可在事业单位、企业、政府、学校等单位从事信息化、网络管理、数据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维护、系统集成、物联网应用等相关工作,就业面广。
十七、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120100)
基本情况:
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于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重点建设学科,其支撑学科“系统优化与智能决策”202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作为本学科重要支撑专业的“管理科学专业”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急管理专业”2022年入选全国TOP1本科专业。本学科有9名教授,24名副教授,13名博士生导师,32名硕士生导师。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省模范教师、省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省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131领军人才、省“三晋英才”等48人。省级优秀创新团队1个。
培养目标:
面向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对系统优化与智能决策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处理管理问题的数据分析能力、系统优化能力、建模量化能力、编程计算能力、决策支持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科研机构,运用管理科学技术、方法、模型和工具,解决大数据背景下复杂管理系统的优化、决策、风险评估和价值评估等问题。
专业特色: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以管理科学、经济科学为基础,与信息科学、应用数学、工程科学等紧密相关的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渗透的新兴交叉学科,为研究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提供理论和方法,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更侧重于管理科学的基础与前沿,研究成果为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研究或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撑。本学科除具备交叉学科共有的综合性、开放性、多视角性等特点外,还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可检验性等应用学科独有的特征,是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创新学科。近年来,全球化浪潮下的东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整合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焦点:以互联网、移动通信和海量数据处理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与云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而且给管理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挑战,促使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发生深刻变化。
研究方向:
1.资源型经济转型管理
2.管理决策
3.不动产管理
4.组织创新与网络治理
5.信息系统与商务智能
6.应急管理与大数据技术评价
7.知识工程与创新创业管理
主要课程:
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中级运筹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及软件运用、管理研究方法、管理统计方法与应用、管理博弈论、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数据挖掘与Python应用、大数据与智能决策、数字城市空间管理、复杂网络及社会网络分析、知识创新思维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等。
就业方向: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招生多年,毕业生除考取博士研究生外,大多在以下几个领域工作:高校、研究所等科研教学单位、企业(运营管理、项目管理、行政管理等)、金融机构(银行、保险、投资、担保、租赁、信托等)、咨询服务机构(从事客户调查、可研分析、评价和风险管理等)、政府(从事信用征信、公共产品、政策、监管等),就业面广。
十八、会计学(专业代码:120201)
基本情况::
本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有较强教学能力,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能满足各类、各层次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西省“三晋英才”5人,山西省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教学名师5人,博士生导师3人,校内会计学专业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34人。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基础厚实、研究能力较强、富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研究和解决会计和审计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胜任各类组织的会计管理、会计服务、公司理财和审计监督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建校最早设立的专业,已有70多年历史;实力雄厚,依托国家一流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以及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会计学,具有本硕博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理念先进,注重品德与才能的同步培养、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高、在大力拓展知识面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专业性,在标准化课程体系教学的基础上突出晋商理财、现代金融、会计信息化等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社会声誉高,每年报考踊跃,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在社会各种学科、专业评价排名中始终位于全国前列。
研究方向:
1.财务会计
2.管理会计
3.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4.审计
5.会计信息化
主要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级金融学、高级管理学、会计理论研究、财务会计研究、财务管理研究、成本管理研究、审计研究、会计信息化与智能财务研究、税务筹划研究、财务报表分析研究、内部控制研究、会计咨询与代理服务研究、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等。
就业方向:
会计学专业硕士生具备较强的会计理论研究能力和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熟悉财经法规,掌握公司治理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等工作的一般规律,了解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足。适宜攻读博士学位,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机构和政府机关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论与政策研究,也适宜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公司和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民间组织从事会计管理、财务管理、资本运作和审计监督等工作。
十九、企业管理(专业代码:120202)
基本情况:
山西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于1998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企业管理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我校工商管理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学科,是山西省唯一具有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层次的学科,教育部第四轮评估全国排名10%-20%,2018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优势攀升学科。依托坚实的工商管理学科基础,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深受就业单位欢迎。本专业学生研究生期间可通过硕博连读或者申请-考核制方式就读本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或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企业管理专业隶属于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学院详情查看(http://gsgl.sxufe.edu.cn/index.htm)。
培养目标:
企业管理专业是一门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以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应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该专业以“立德树人”、“服务地方”为宗旨,致力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扎实、宽广、系统的知识结构,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本专业科研、教学工作和企事业单位高、中层管理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第一,目前依托工商管理学科坚实的基础,企业管理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资源型企业战略管理、资源型企业组织创新、市场营销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四个特色方向。第二,学院有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层次,研究生期间可通过硕博连读或者申请-考核制方式就读本院企业管理或者技术经济及管理博士。第三,独特的理论加实践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造就管理理论过硬、管理实践扎实的人才。
研究方向:
1.资源型企业战略管理
2.资源型企业组织创新
3.市场营销管理
4.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主要课程: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管理学前沿、管理研究方法、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经典理论、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型企业组织创新、市场营销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依托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坚强的后盾和三十多年来积淀的成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历届毕业生深受企事业单位好评。学生毕业后能够在零售、制造、农业、外贸、金融、保险、证券、旅游、房地产、餐饮等企业或者政府、事业单位从事中层管理工作,作为储备干部培养。也可到专科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可到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工作,也可自行利用所学管理理论和实践创业。
二十、旅游管理(专业代码:120203)
基本情况:
文化旅游与新闻艺术学院起始于1998年成立的餐旅系,1999年开始招生,2001年餐旅系更名为旅游管理系,2006年旅游管理系更名为旅游管理学院,2019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和硕士点划入学院,学院更名为文化旅游学院。1999年开始招生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2003年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TA)授予权,2011年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被评为“山西省特色专业”,2012年获得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开始招生酒店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2016年学校通过旅游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点,2019年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2年合并成立文化旅游与新闻艺术学院。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具有坚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基础、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掌握现代研究方法和技术,洞察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独立从事旅游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能够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学术研究和管理沟通,具有独立从事旅游管理学科的教学、科研、旅游企业和行业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旅游管理专业起始于1998年,是山西省最早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开始招生旅游管理学术硕士研究生,2011年开始招生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TA),2019年开始招生旅游管理专业博士,形成了本、硕、博层次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本硕博推免连读机制。2011年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被评为山西省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5名,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2人,山西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现有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山西财经大学研究中心、旅游经济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研学旅游研究中心,并与山西太原四季风旅游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山西省文化旅游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依托学校雄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优势,联系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产学研政合作培养,跟踪最新行业管理理论与技术,立足山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经济转型中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践,突出理论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成果丰硕,学院多次获得学校科研优秀单位、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研究方向:
1.旅游规划与开发
2.旅游企业管理
3.旅游信息化与旅游电子商务
4.休闲与旅游经济
主要课程: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及相关研究方法、管理学前沿、旅游管理研究方法、旅游管理理论前沿、专业Seminar、旅游规划与开发专题、旅游企业管理专题、旅游目的地运营与管理专题、旅游信息化与旅游电子商务专题、休闲与旅游经济专题
就业方向: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
二十一、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代码:120204)
基本情况:
山西财经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于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重点扶持学科、2011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山西省教育厅评估为优秀档次(山西财经大学唯一)转为重点建设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我校工商管理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学科,教育部第四轮评估全国排名10%-20%,2018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优势攀升学科。依托坚实的工商管理学科基础,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深受就业单位欢迎。本专业学生研究生期间可通过硕博连读或者申请-考核制方式就读本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或企业管理专业博士。多年来,以国务院特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三晋英才”及中青年博士组建的“学科带头人+创新人才”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团队,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与显著社会影响。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隶属于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学院详情查看(http://gsgl.sxufe.edu.cn/index.htm)。
培养目标:
按山西财经大学学科建设要求,本学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制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严格的学位授予标准、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备的质量保证制度为一体的学科建设制度体系。旨在培养能够立足中国管理实际、把握国际学术前沿、具有厚实交叉学科理论基础、掌握创新科学方法技术并能独立从事复杂性和创新性研究、管理与人才培养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专业特色:
立足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国际视野育人才。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创业与企业技术管理”培养方向,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技术管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资源型地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区域创新创业管理等为核心研究领域;基于能源绿色化、生态保护等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打造“能源资源管理与生态风险控制”培养方向,以能源资源可持续、能源转型、环境友好型技术进步测度、资源型地区生态风险评估与控制等为主要关注领域;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智能技术与物流管理”培养方向,以智能制造与企业发展、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数字化供应链建设等为重点研究问题。
研究方向:
1.创新创业与企业技术管理
2.能源资源管理与生态风险控制
3.智能技术与物流管理
主要课程: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管理学前沿、项目评价与技术经济分析、技术与大数据知识管理、技术进步测度与技术预见、创新创业管理、博弈方法与技术、创新要素配置、物流新技术与应用研究、生态风险控制理论与技术、技术经济及管理经典与前沿等。
就业方向: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研究生,除考取博士研究生、本校硕博连读外,大多就业于以下几个领域:高校、研究院所,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投资、信托等),企业(咨询服务、电子通信、制造类等),政府机关等,就业面广,就业率高。
二十二、财务管理(专业代码:1202Z1)
基本情况:
本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有较强教学能力,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能满足各类、各层次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西省“三晋英才”5人,山西省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教学名师5人,博士生导师5人,校内财务管理专业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28人。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基础厚实、研究能力较强、富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研究和解决财务管理及会计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胜任各类组织的财务管理、公司投融资与资本运作、证劵分析、企业并购咨询服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办学实力雄厚,依托国家一流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以及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会计学,具有本、硕、博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理念先进,注重品德与才能的同步培养、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高、在大力拓展知识面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专业性,在标准化课程体系教学的基础上突出晋商理财、现代金融、财务信息化等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社会声誉高,每年报考踊跃,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在社会各种专业评价排名中始终位于全国前列。
研究方向:
1.财务管理理论
2.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
3.证券市场与资本运作
4.现代企业成本管理
主要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级金融学、高级投资学、会计理论研究、财务会计研究、财务管理研究、成本管理研究、审计研究、会计信息化与智能财务研究、企业并购与资本运作研究、财务报表分析研究、内部控制研究、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研究、绩效评价研究、商业伦理与财经职业道德研究等。
就业方向:
财务管理专业硕士生具备较强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能力和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熟悉财经法规,掌握公司治理与管理、税务、金融、投资等工作的一般规律,了解国际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足。适宜攻读博士学位、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机构和国家机关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论与政策研究,也适宜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公司和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民间组织从事筹资、投资、资金管理、资本运作、财务咨询、证券分析等工作。
二十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代码:1202Z2)
基本情况:
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研究对人的管理的一门学问。山西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于201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十几个设置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点的高校之一。人力资源管理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我校工商管理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学科,也是山西省唯一具有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层次的学科,教育部第四轮评估全国排名10%-20%,2018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优势攀升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其导师全部为博士,大都来自于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形成了在经济学与管理学比较与综合中实现理论创新的特色,在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与转型发展、薪酬管理、劳资关系、组织行为等方面均取得很大研究进展。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课程被教育部工商管理教指委确定为金课建设项目,被认定为山西省精品课程,组织行为学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研究生教改项目,本专业毕业研究生大都考取了博士、公务员,或在大型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自己创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隶属于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学院详情查看(http://gsgl.sxufe.edu.cn/index.htm)。
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生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拥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并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言的人才。
本专业硕士生的具体培养目标是:造就在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具有较宽知识面,了解国际、国内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企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高级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我校雄厚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基础,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一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薪酬管理理论与实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设计与管理、人力资本与就业问题,探讨微宏观人力资源管理的相通性,使毕业生能够在学术研究、就业、创业中具有鲜明的竞争优势。
研究方向:
1.薪酬管理理论与实践
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3.组织设计与管理
4.人力资本与就业问题
主要课程: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管理学前沿、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本理论前沿、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质性研究方法、薪酬管理理论与实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设计与管理、人力资本与就业问题等。
就业方向:
能够在党政、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其他相关工作,可作为储备干部培养,可到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与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工作,也可自行利用所学管理理论和实践创业。
二十四、行政管理(专业代码:120401)
基本情况:
2011年山西财经大学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行政管理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8年公共管理学科确定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本专业现有高级职称教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硕士生导师9人。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知识,系统掌握行政管理前沿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依托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基础,系统学习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在基层社会治理、政府改革与治理、公共危机管理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有效服务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研究方向:
1.基层社会治理
2.政府改革与治理
3.公共危机管理
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公共管理研究、公共经济研究、组织理论与设计、行政管理研究、行政管理研究方法、行政学说史、公共政策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
就业方向:
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从事政策法规研究、管理预测分析、组织人事管理、机关事务管理、社会公众沟通等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本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
二十五、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代码:120403)
基本情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公共管理学科确定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本专业现有教授、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硕士生导师5人。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关研究方法,具有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的基本能力和从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独立从事管理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集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等为一体,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与教育学基本理论与规律。与师范类院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相比较,本专业具有财经类院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显著特色。本专业以学院深厚的经济管理理论为基础,用经济学理论研究教育经济问题、用管理学理论研究教育管理问题,用公共政策理论研究教育政策问题。
研究方向:
1.教育管理
2.教育政策
3.教育经济
4.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
主要课程:
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组织理论与设计、高等教育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方法、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学、教育政治学与教育法、教育行政学、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教育政策专题研究、教育经济专题研究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从事教育政策法规与教育管理研究、组织人事管理、社会公众沟通等教育经济与管理工作以及本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
二十六、社会保障(专业代码:120404)
基本情况:
2002年社会保障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公共管理学科确定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本专业现有教授、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硕士生导师19人。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知识,系统掌握社会保障前沿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技能,能够分析和解决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社会保障等现代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素质和创新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充分利用学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优势和平台,培养学生系统分析和思考社会保障理论与现实问题,认识社会保障的本质,揭示社会保障发展规律,为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协调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效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研究方向:
1.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
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3.住房制度
主要课程:
本专业开设的专业主要课程有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组织理论与设计、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社会保障分析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住房制度研究、社会保险专题研究、社会救助与福利专题研究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和社会团体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管理、社会福利管理、社会救助管理等实际管理工作和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十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代码:120405)
基本情况:
2011年山西财经大学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8年公共管理学科确定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本专业现有教授、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硕士生导师11人。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熟悉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基础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相应技能与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我校学科发展规划,在夯实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相应技能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土地经济、土地规划、土地整理、房地产(土地)评估、房地产(土地)市场、房地产(土地)开发等方向的研究。
研究方向:
1.土地利用与管理
2.国土空间规划
3.房地产估价
4.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主要课程:
开设公共管理研究、公共经济研究、土地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土地资源管理分析方法、土地经济研究、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土地开发整理理论与方法、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前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务、房地产经济研究、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估价研究、房地产开发研究前沿、房地产市场研究等课程。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土地、房地产、城乡建设管理部门任职,也可到土地勘测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土地评估、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中介、物业管理及银行、投资公司等有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还可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十八、体育产业管理(专业代码:1204Z1)
基本情况:
体育产业管理专业毕业授予管理学学位,拥有教授、副教授19人,其中博士6人,在读博士8人,在校研究生21人。与山西省体育局合作建立了“体育产业研究中心”,全面打造研究生教学实践和服务地方政府体育产业发展咨询决策的研究平台,2020年承担了山西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及山西省11个地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长期为CBA、WCBA、太原国际马拉松等大型赛事提供组织与志愿服务,荣获二青会“组织筹办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教育教学中,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优化学科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高层次体育产业管理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产业经济学、管理学、体育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研究方法,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能够胜任服务地方体育产业与经济工作、从事体育行政机关、体育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管理、体育赛事公司、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产业经济社会团体管理和研究等相关工作岗位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
针对体育竞赛表演业、群众健身休闲业、体育用品企业、体育营销、体育培训、健康休闲等产业市场对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培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谙熟体育产业经济管理运作、掌握体育产业管理发展规律、能将体育产业价值深入挖掘的秉承晋商诚信务实精神的高级管理人才。体育产业管理硕士点是山西省唯一一个培养体育产业管理高级人才的高校。
研究方向:
1.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
2.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3.体育公共服务管理
4.休闲体育与健康管理
主要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外国语、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公共管理研究、公共经济研究、组织理论与设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方法、管理学思想、体育组织行为学、体育风险管理与决策、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体育场馆管理、体育产业发展前沿、体育公共服务概论、休闲体育与健康管理。
就业方向:
大型体育公司、体育行政机关、体育事业单位、体育社会团体、体育俱乐部、体育场馆、职业运动队、体育赛事以及体育服务机构、赛事管理公司、各类体育企业、体育媒体及公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大型体育赛事等活动及其运作、高等院校等。
二十九、环境管理(专业代码:1204Z2)
基本情况:
环境管理专业源于1987年建立的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学术底蕴。于201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16年正式开始招生。本专业主要依托资源环境学院,该学院拥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为省级一流建设专业),以及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山西财经大学地表过程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和“山西财经大学黄河流域资源环境评估与治理研究所”两个研究所和两个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拥有教师44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6名,博士教师36人,均来自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知名院校,已经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及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近五年来,学科团队成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省级课题40余项,横向课题10余项,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得省级以上教学与科研成果奖项10余项。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环境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与研究方法,具有从事环境管理专业实际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能力,实事求是、公平公正、有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专业特色:
针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与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的现实,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环境学、生态学及规划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环境价值进行评估,在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的基础上研究环境资源优化配置,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较强的应用研究型学科。本专业依托我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的学科优势,以环境公共政策、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管理、区域环境管理中涉及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低碳发展等热点问题的分析为载体,以输送既懂环境管理又掌握一定环保技术、既具备学术研究能力又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为目标,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学科知识结构优势互补,教学科研成果突出,面向国家及地方的重大需求,瞄准前沿科学问题,形成梯队合理、结构优化、教学科研能力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师资队伍,形成了比较宽广的学科成长空间。近五年,承担国家和地方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400余万元,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获得多项科研奖励,取得了良好的声誉。
研究方向:
1.自然资源环境管理
2.生态环境管理
3.区域环境管理
主要课程:
公共管理研究、公共经济研究、组织理论与设计、环境管理研究、环境管理分析方法、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政策与规划、环境评价、循环经济研究、遥感与数字信息处理、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自然资源环境管理专题、生态环境管理专题、区域环境管理专题等。
就业方向:
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是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国企、私企、银行、中外咨询机构等部门也是本专业毕业生发挥专长的重要场所。
三十、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代码:120500)
基本情况: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始创于2006年。2006年获批情报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018年获批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学位(MLIS),2021年获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8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本专业现有在职教师19人,其中包含硕士研究生导师17人、相近学科博士生导师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78.9%,博士化率73.6%,4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57.9%,入选“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1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人、山西省青年科研人员培育计划1人、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近3年获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等奖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以及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近5年获批国家与省部级及横向研究课题6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6项),在SSCI、SCI、EI、CSSCI核心来源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部分发表在《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档案学研究》《统计研究》《Journal of Informetrics》《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Current Science》《Malaysian Journal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等顶级刊物)。学科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与智库研究工作,部分教师在山西省政协、山西省科学技术厅等多个部门机构担任智库专家。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对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有充分了解,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知识解决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胜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行业的实际工作,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本学科经管优势明显、财经特色鲜明,在互联网+、商务智能与数字经济等背景下,坚持国际视野、一流标准,充分适应国家新经济、新技术发展需求,围绕学校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重点学科,聚焦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基础研究领域和电子商务服务、数据与知识管理等前沿研究方向,致力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对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深入理解和洞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发展势头明显、前景突出。全国财经类院校当中目前仅本校具备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相关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依托的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均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研究方向:
1.图书馆学
2.情报学
3.电子商务服务
4. 数据与知识管理
主要课程:
(1)专业基础课: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研究方法、信息组织与检索
(2)专业课:信息资源管理、情报分析理论与方法、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大数据管理
(3)专业方向选修课:经济信息管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商务智能、数据挖掘
(4)任意选修课:企业信息咨询与服务、数字图书馆技术与应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信息计量学、信息分析方法、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智能信息系统、情报工程、用户与信息服务、社会网络分析与应用、社群信息学、信息安全与控制、用户信息行为、档案学基础、信息政策与智库研究、电子商务组织与运营、移动与社交商务、数字经济与网络经济、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知识服务前沿、人工智能、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可视化技术
就业方向:
可以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系统规划与运营、信息咨询与服务、竞争情报分析、大数据分析、知识服务等信息资源管理与研究工作。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
三十一、金融硕士(专业代码:025100)
基本情况:
金融学专业始建于1951年,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5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7年金融学科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学科和国家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开始招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9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一流专业。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校内导师培养和校外导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现有校内专职导师29名,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占到70%以上。教师中包括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名,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人才3名,山西省模范教师1名。校外导师共计近60余名,任职于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以及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全国各类金融机构。
培养目标: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具有理论基础深厚、科研实力雄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和导师团队,在教育过程中吸收长期积累的浑厚山西金融文化底蕴,注重金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训练。
研究方向: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2.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3.金融投资
主要课程: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主要开设中级宏微观经济学、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机构与市场、投资学、财务报表分析等主干课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公司金融等方向课程,金融营销、财富管理、企业并购与重组案例、私募股权投资、金融法、行为金融学、金融史、金融衍生工具、外汇理论与实务、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金融企业战略管理、职业伦理教育等选修课程。
就业方向:
适宜在各级各类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担保公司、上市公司及其他经济部门、政府机构从事金融分析、金融管理、风险控制、公司理财、投融资业务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三十二、应用统计硕士(专业代码:025200)
基本情况:
应用统计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为国内首批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教师学术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以其扎实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各校的普遍认同。2014年首批获建“山西省统计调查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并于2015年升级为山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8年获批建设“山西省医药大数据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2021年获得“山西省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依托大批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培养了大批优秀应用统计专业人才,在统计建模、案例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成绩斐然,在研究生实践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坚持以数学的演绎思维和统计学的归纳思维为学术训练的基础逻辑,坚持面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的经济管理基本知识,掌握扎实的统计思想、理论和思维方式,掌握先进的统计软件工具和统计建模、分析和决策方法,具备利用数据科学思想和方法处理各种数据应用问题的能力,具备利用分析软件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金融、保险、商业等相关领域从事专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预测决策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统计学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多学科课程设计。本专业以统计学基础理论为根本,培养学生具备利用统计思维和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置统计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强化学生数学、计算机和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基地特色选修课程的设置,结合企业对人才的客观需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的技能,全方位打造数据分析和管理人才。
双基型培养模式。本专业校内依托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山西省重点学科,加强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培养;校外依托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专业实践和就业实习,强化未来职业发展的基本功训练。
双师型师资结构。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同时重视吸收来自应用统计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研究方向:
1.政府统计数据分析
2.经济统计数据分析
3.数理统计方法与应用
4.大数据统计方法与应用
主要课程:
应用统计硕士课程充分反映应用统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突出统计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重视运用小组学习、案例学习、现场研究、专业实习等方法。主要学位课程包括高等数理统计方法I(包括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统计)、高等数理统计方法II(包括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抽样技术与统计调查、宏观经济统计与综合评价、应用统计案例设计与开发、金融统计分析、大数据统计方法、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并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与研究生培养基地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了四门基地课程作为特色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符合应用型专业硕士学位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就业方向:
应用统计硕士主要在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党群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商业组织及科研教学等部门就业,可以从事统计调查咨询、各类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等工作,优秀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深造,考取博士研究生。2013年以来,研究生就业率接近100%。
三十三、税务硕士(专业代码:025300)
基本情况:
山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专业学位于2011年获批,同年开始招生。截至2022年,共培养专业学位硕士155人,学位获得率100%。本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以“贴近社会需求,锻造实务精英”为核心理念,以“躬耕三晋,胸怀全国”为己任,充分发挥山西省唯一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点和与财税部门和实务机构长期深厚合作的优势,培养成效和社会影响力得到加速提升,“实务化+务实化” 的培养特色逐步形成。
培养目标:
山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税收理论与政策、税收制度、企业涉税事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理论研究水平。同时,充分了解税务行政管理、税务筹划和税务风险管理等高级税收实务并熟练掌握其分析方法与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涉税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1.省内专业地位优势突出。作为山西省唯一的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点,在本省人才培养结构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学科支撑优势明显。学科建设项目实现对税务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全覆盖,实现了培养体系、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和就业保障的一体化。
3.产、教、政、研深度融合。与地方政府、财税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打造了多渠道、全方位的实务型专业发展平台。
研究方向:
1.税收管理
2.企业税务管理和税收筹划
3.税务服务
主要课程:
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主要开设中国经济问题、税收理论与政策、中国税制专题、国际税收专题、税务筹划专题、财务报表分析专题、财税问题研究方法论专题、税务统计专题、高级税务会计专题等专业必修课程,以及税收经济分析、纳税评估实务、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税务稽查方专题、税收筹划专题、企业重组税收专题、企业战略管理、公司金融专、税务代理实务、专业服务机构涉税服务研究、涉税法律研究和公文写作等专业选修和专业方向课程。
就业方向:
税务硕士适合的职业发展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向:一是适宜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如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等)从事税收及相关管理工作;二是适合在各类企业中任职专门税务管理岗位,承担本企业的涉税管理工作;三是在专业咨询服务机构为客户提供税务风险管理、税务筹划和税务风险管理的咨询服务。
三十四、国际商务硕士(专业代码025400)
基本情况:
2010年获得国际商务硕士授权点,并于2011年正式招生。该授权点所依托的国际贸易学科2007年获批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导师12人,发表A级学术论文15篇,立项A类项目7项,B类项目22项,出版专著6部,获得省级以上成果奖7项;近五年来,招收136名研究生,其中10名留学生。
培养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掌握现代国际商务理论与技能,有较强的国际战略思维与跨文化管理能力,适应复杂国际经济文化环境,着眼于国家和山西省“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战略部署的需要,胜任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职业型高级国际商务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实力雄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际贸易学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力量雄厚,专任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课程体系完善,培养方向特色鲜明。
研究方向:
1.跨国经营与投资管理
2.国际商务营销
3.内陆开放型经济
主要课程:
经济学分析与应用、国际商务、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全球化与竞争战略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管理、跨文化交流与商务谈判、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统计与分析、企业国际并购案例分析、中国商贸政策、国际市场调查与分析、内陆开放型经济问题前沿、创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
政府部门从事相关政策研究、经济管理等工作;涉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从事涉外经济、国际商务等实际工作。
三十五、保险硕士(专业代码025500)
基本情况:
山西财经大学保险学本科专业于2002年批准设立,是全省唯一的本科类保险专业,2018年获批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1331”工程建设计划,2020年获批山西省级一流专业。2014年获批保险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迄今为止,已完成六届的招生。校内依托金融学、金融工程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山西省重点学科,加强金融优势学科的宽口径培养;校外依托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专业实践和就业实习,强化职业发展的素质训练。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经济学、风险管理与保险业务基础,能够从事风险管理、保险产品与设计、保险运用管理和保险监管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的复合保险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产学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保险硕士专业实施“教学实践双指导、学位论文双导师、业界全程参与、产学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专业聘请一批保险实务部门的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并注重吸收来自保险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施培养目标与行业人才需求对接,突出行业针对性,拓宽专业基础,强化专业素质;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对接,紧密联系保险机构,深度联合办学,强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学科资源丰富。本专业所在的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招收金融学、金融工程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同时具有金融硕士和保险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点。金融学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健全的金融学科门类对保险这一以多学科知识交叉为特点的学科形成强大的支撑,具备培养具有“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特点的高级保险经营管理者的优势条件。
人才需求旺盛。近年来保险机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巨大,加之近年金融混业的国际大趋势,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也大规模地吸纳保险专业的人才,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本专业所属的金融学院与多家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多家实习基地,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与充分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研究方向:
1.寿险与健康险
2.非寿险
主要课程:
中级宏微观经济学、金融理论与政策、风险管理与保险、保险法律制度与监管、保险财务分析、财产保险理论与实务、人身保险理论与实务、保险核保核赔实务、保险产品设计与营销实务、再保险理论与实务、企业年金与员工福利计划、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农业保险专题、保险精算专题、保险中介与互联网保险专题、人寿与健康保险条款研究等。
就业方向:
各级保险监管机构、中外各保险公司、灾害预防和控制机构、社会保障组织、保险中介机构以及中外各商业银行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的相关部门。
三十六、资产评估硕士(专业代码:025600)
基本情况:
本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有较强教学能力,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能满足各类、各层次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西省“三晋英才”5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山西省教学名师1人。学历结构方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为85%。
培养目标:
资产评估是对资产及权利的价值、资产交易等经济行为提供价值判断,是众多经济活动的必备程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业面向资产评估行业和有资产评估需求的相关领域与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资产评估基础理论,具备从事资产评估相关职业、投资银行业务、及企业管理和政府事务管理等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资产评估实务,具有研究、分析、解决资产评估问题和独立承担资产评估业务管理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系统掌握资产评估领域理论和实务技能知识,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聚焦于不动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方向,结合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夯实经济学、管理学和评估理论基础,强化评估技术、方法和工具的运用,注重产学研紧密结合,着眼于独立承担资产评估业务工作能力;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及组织协调专业领域工作能力的塑造和形成,深化具有科学研究素质、能够熟练运用理论于业务实践、具备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教育。
研究方向:
1.企业价值评估
2.无形资产与商誉评估
3.自然资源资产评估
4.房地产评估
主要课程:
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经济法(含税法)、机电设备评估、建筑工程评估、财务会计与会计准则、财务管理、不动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房地产估价实务、资产评估实务与案例分析、无形资产评估、金融资产评估、中外资产评估准则、建筑工程概预算、统计学、智能资产技术与方法、实物期权理论与方法。
就业方向:
资产评估专业的研究生,就业面广,大多在以下几个领域工作:(1)专门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资产评估事务所、房地产和土地估价事务所以及与资产评估相关的投资银行(财务顾问)、资产管理公司等。(2)银行、及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3)企业资产评估业务管理部门。(4)政府资产评估相关业务和国有资产管理主管部门。(5)也可报考博士研究生,在高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三十七、审计硕士(专业代码:025700)
基本情况:
本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有较强教学能力,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能满足各类、各层次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西省“三晋英才”5人,山西省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教学名师5人,博士生导师4人,校内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16人。80%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培养目标: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系统掌握现代审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审计实务,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在国内第一批设立的该专业;实力雄厚,依托国家一流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以及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会计学,具有本硕博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理念先进,注重品德与才能的同步培养、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步提高、在大力强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在标准化课程体系教学的基础上突出晋商理财、工程项目审计、审计智能化等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社会声誉高,每年报考踊跃,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在社会各种学科、专业评价排名中始终位于全国前列。
研究方向:
1.政府审计
2.社会审计
3.内部审计
主要课程:
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政府审计实务研究、社会审计实务研究、内部审计实务研究、审计智能化研究、审计职业道德研究、绩效评价研究等。
就业方向:
审计专业硕士生具备较强的审计理论研究能力和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熟悉财政、税务、金融等工作的一般规律,了解国际审计的发展趋势,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足。适宜在政府机关、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审计、会计、财务管理和咨询代理服务等工作,也可报考博士研究生。
三十八、法律硕士(JM)(含非法学领域专业代码:035101、法学领域专业代码:035102)
基本情况:
本专业在1986年开始法学教育基础上,2010年获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授权点。骨干教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高校,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24人,专硕校内导师33人、校外导师17人,博士学位教师37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三晋英才4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拥有2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8个省法学会研究机构,2个校级研究机构,16个院级研究机构,37个法学教学实践基地。
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引领,培养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具有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专门型、应用型法治人才。
专业特色:
充分依托和利用财经院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科特色与优势,努力寻求法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的最佳结合点,突出财经院校的财经法学教育的办学特色。注重对企业法务、财税法务、金融法务、环境资源法务等主要方向的人才培养;服务山西地方经济建设,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专业法律支撑。
研究方向:
法律事务(法学本科)、法律事务(非法学本科)
主要课程: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主要开设民法与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刑法与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原理与实务、法律职业伦理、法理学专题、经济法专题、民商法专题、环境资源法专题、宪法行政法专题、社会法专题、国际法专题(双语)、法务会计等课程。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主要开设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双语)、法律职业伦理、外国法制史、法律方法、公司法、法律实务前沿、财税法学、能源法学等课程。
就业方向:
适宜到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从事法学理论教学与研究、有关法律实务部门从事司法和其他法律事务工作、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务工作、社会法律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等。
三十九、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代码:125100)
基本情况:
山西财经大学于2000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授予权, 于2009年获得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授予权,是山西省最早开展MBA教育、山西省唯一的EMBA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单位。我校工商管理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学科、山西省优势攀升学科,是山西省唯一具有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层次的学科,教育部第四轮评估全国排名前20%。该专业依托全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展MBA教育,形成了一支“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主、校外兼职导师为辅、知名专家学者为补充”的素养较高、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工商管理硕士(MBA)隶属于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学院详情请登录网站(http://gsgl.sxufe.edu.cn)。
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相关经济理论,能够结合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实践,能够为山西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商业素养;具有企业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业精神的中高层次综合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
工商管理硕士(MBA)依托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经济学、管理学学科,具有理论基础深厚、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和导师团队,在教育过程中吸收长期积累的浑厚晋商文化底蕴,注重管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训练。
研究方向:
1.资源型企业经营管理(含企业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
2.企业财务管理
3.金融与投资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课程:
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商务谈判、广告与销售、企业品牌管理、企业绩效考评、内部控制实务、管理会计、金融市场与投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高级金融风险管理、组织设计与岗位分析、招聘与培训、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等。
就业方向:
工商管理硕士生具备较强的管理理论研究能力和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熟悉现代企业管理、财务管理、金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工作的一般规律,具有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足的特点。适宜各级各类工商、金融、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中高层管理与决策工作。
四十、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代码:125200)
基本情况:
公共管理硕士(MPA)200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校内导师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4人,具有博士学位50人,同时实行双导师制,所有学生配备校外导师,校外导师全部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正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公共政策,熟练运用先进分析方法和技术的高层次、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我校MPA项目,整合全校的优势和特色教学资源,依托学校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围绕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群,开设与MPA研究生工作岗位相适应的专业方向,培养以经济管理为特色的公共管理硕士。
研究方向:
1.公共行政管理
2.公共政策分析
3.宏观经济管理
4.公共事业管理
5.社会治理
主要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政治学、宪法与行政法、公共政策分析、社会研究方法、非营利组织管理、电子政务、领导科学与艺术、公共组织行为学、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公共行政礼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预算管理等。
四十一、会计硕士(专业代码:125300)
基本情况:
本专业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有较强教学能力,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能满足各类、各层次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西省“三晋英才”5人,山西省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教学名师5人,博士生导师7人,校内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36人。
培养目标: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会计实务,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办学实力雄厚,依托国家一流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以及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会计学,具有本硕博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理念先进,注重品德与才能的同步培养、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步提高、在大力强化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在标准化课程体系教学的基础上突出晋商理财、能源与金融企业专业操作、会计智能化等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社会声誉高,每年报考踊跃,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在社会各种学科、专业评价排名中始终位于全国前列。
研究方向:
1.企业会计
2.公司理财
3.会计信息化
4.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5.注册会计师
主要课程:
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会计信息化与智能财务、国际会计准则专题、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报告分析、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国际审计准则专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企业税收筹划、企业并购等。
就业方向:
会计专业硕士生具备较强的会计理论研究能力和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熟悉财政、税务、金融等工作的一般规律,了解国际会计的发展趋势,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足。适宜在政府机关、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类社会中介机构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也可报考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
四十二、旅游管理硕士(MTA)(专业代码:125400)
基本情况:
文化旅游与新闻艺术学院起始于1998年成立的餐旅系,1999年开始招生,2001年餐旅系更名为旅游管理系,2006年旅游管理系更名为旅游管理学院,2019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和硕士点划入学院,学院更名为文化旅游学院。1999年开始招生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2003年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TA)授予权,2011年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被评为“山西省特色专业”,2012年获得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开始招生酒店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2016年学校通过旅游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点,2019年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合并成立文化旅游与新闻艺术学院。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具有坚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基础、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掌握现代研究方法和技术,洞察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独立从事旅游管理实践,能够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管理沟通,具有独立从事旅游管理学科的教学、旅游企业和行业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和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旅游管理专业起始于1998年,是山西省最早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开始招生旅游管理学术硕士研究生,2011年开始招生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TA),2019年开始招生旅游管理专业博士,形成了本、硕、博层次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本硕博推免连读机制。2011年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被评为山西省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5名,教授3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2人,山西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现有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山西财经大学研究中心、旅游经济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研学旅游研究中心,并与山西太原四季风旅游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山西省文化旅游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依托学校雄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优势,联系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产学研政合作培养,实施理论实务双导师制,密切联系典型旅游企业,开展案例分析、实战研习、高管交流对话,突出理论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成果丰硕,学院多次获得学校科研优秀单位、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研究方向:
1.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
2.旅游企业管理
3.旅游电子商务
4.旅游经济管理
主要课程:
管理学、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学方法论、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产业经济分析、旅游目的地开发管理、旅游营销、旅游规划与战略、旅游投资与财务管理、服务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专题、旅游企业管理专题、旅游目的地运营与管理专题、旅游信息化与旅游电子商务专题、闲与旅游经济专题等。
就业方向: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
四十三、图书情报硕士(专业代码:125500)
基本情况:
本专业是依托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于2018年获批建立的专业硕士点。本学科现有研究生导师28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77.8%,博士化率71.4%,4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75%。入选“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2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人、山西省青年科研人员培育计划1人、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近3年获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等奖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以及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胜任图书情报行业的实际工作,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以图书馆学、情报学及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项目,以图书情报工作、企业或政府机关信息工作为职业背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的学科定位。我校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不仅面向图书馆与信息职业,而且还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信息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研究方向:
1.经济信息分析与竞争情报
2.图书情报管理与服务
3.电子商务服务
4.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主要课程:
(1)专业必修课程
图书情报学理论、图书情报学研究方法、信息检索理论与技术、数据挖掘、电子商务服务、信息安全与管理、情报分析工具、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
(2)选修课程
方向选修课:经济信息分析专题、图书情报管理专题、商务智能、大数据管理、竞争情报案例分析、用户与信息服务。
任意选修课:社会网络分析与应用、信息调研与预测、区块链技术与利用、商务智能、系统工程、数据可视化、用户信息行为、智慧图书馆关键技术、信息计量学。
就业方向:
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市场中介机构、图书情报机构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经济信息管理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的开发、应用、研究工作。
四十四、工程管理硕士(专业代码:125601)
基本情况:
本专业依托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71名教职工,13名博士生导师,32名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省模范教师、省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省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131领军人才、省“三晋英才”等48人。省级优秀创新团队1个。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业务工作能力,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相关法律法规,面向工程建设管理第一线,能在国内外工程管理领域,从事工程管理活动、项目管理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管理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
以山西省工程管理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为学科平台,集合管理学、经济学与项目管理、工业工程等知识于一体,具有学科交叉性和实际应用性的特征。工程管理专业强调工程的系统性观念,重视工程项目系统的统筹规划、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本学科重要支撑专业的“工程管理专业”入选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西省特色专业、山西省品牌专业。
课程体系与注册建造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国家注册执业资格相衔接,知识体系满足上述执业资格考试的核心知识要求。
研究方向:
1.工程造价
2.工程项目管理
3.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4.国际工程管理
5.物业管理
主要课程:
工程经济学、中级运筹学、工程审计、工程法务、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纠纷鉴定、BIM概论、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精益管理实务、装配式建筑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咨询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项目管理代理公司、造价咨询公司、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招标代理、建设项目投融资、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工程审计、精益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相关工作。
四十五、物流工程与管理硕士(专业代码:125604)
基本情况:
本专业依托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71名教职工,13名博士生导师,32名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省模范教师、省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省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131领军人才、省“三晋英才”等48人。省级优秀创新团队1个。
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于201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和宁波财经学院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基地为硕士生提供江浙企业实践机会。是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和运营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需要建立的一个新兴学科。
培养目标:
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企业物流经营管理。本领域专业硕士学位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物流企业、生产企业或其他企业培养掌握物流设施应用、系统规划设计与评价以及物流运作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并具有独立担负物流技术应用、物流运作管理、物流信息管理或物流工程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人才。
专业特色:
秉承晋商精神,服务于中部崛起、承东启西、华北物流枢纽。凭借山西财经大学经管统法学科优势,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与科研条件完善,以山西省物流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为学科平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素养高、动手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能够适应信息时代下物流规划、生产制造、流通加工、专业物流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山西“以煤为基,加速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研究方向:
1.物流规划与设计
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3.物流运作与管理
4.供应链管理
主要课程:
统计学、工程数学、物流系统工程、高级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需求分析与系统规划、交通运输工程与管理、现代生产物流设计与仿真、物流产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物联网技术应用、运输经济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物流管理案例分析和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历年来就业主要方向在政府管理部门、物流园区、交通运输企业及企业物流等相关部门。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