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致新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新生及家长:
展信佳!
为共同守护学生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确保2021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工作安全、有序、高效,现将2021级新生报到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报到时间及地点
1.东湖校区:
农学院、林生院、环资院、化材学院、园林学院、动科动医学院、艺术学院、数计学院、光机电学院、食健学院、园艺学院新生于9月11日上午7:00至下午5:30在东湖校区南大门(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报到;
2.衣锦校区:
经管学院、文法学院、马院新生于9月11日上午7:00至下午5:30在衣锦校区南大门(杭州市临安区衣锦街252号)报到。
二、报到条件
(一)可正常来校报到新生
1.新生在报到前14天内身体健康,无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无新冠流行病学史(包括:旅居史、职业暴露史、接触史、出现聚集性相关症状),获取“杭州健康码”绿码,凭“校园通行码”绿码进校报到;
2.进校报到前14天内有浙江省外低风险地区出行记录的新生,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杭州健康码”绿码和“通信行程卡”,提前通过“智慧浙农林”APP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待学院审核转码后,凭“校园通行码”绿码进校报到;
3.有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旅居史的新生,须在全域转为低风险区后,再进行7天居家健康观察方能来校报到,并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杭州健康码”绿码和“通信行程卡”,提前通过“智慧浙农林”APP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待学院审核转码后,凭“校园通行码”绿码进校报到。
(二)暂缓来校报到新生
有以下情况者,均暂缓来校报到。同时,与相关学院办理请假手续,待情况解除后,再来校报到。
1.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尚未治愈,或治愈后隔离期未满,或隔离结束尚未复查,或复查未有明确排除结论的;
2.报到前14天内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相关症状,经当地定点医疗机构诊疗仍未恢复者;
3.报到前14天有国(境)外、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或经研判视同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管理范围内旅居史的,或者被确定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且仍在管控中的。
三、报到前准备工作
(一)网上预报到
请全体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及时用手机下载并登录“智慧浙农林”APP进行相关操作。
1.下载安装“智慧浙农林”APP。8月25日前(用手机下载并登录“智慧浙农林”APP。同时,建议提前下载安装“通信行程卡”APP,获取“通信行程卡”;
2.新生网上预报到。8月25日—9月4日,进入“智慧浙农林”APP→应用→“新生报到”,完成身份确认、信息完善、入学教育和网上报到登记等操作;
(1)进行身份确认,上传相关个人照片。先进行身份确认、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上传证件照片(电子版一寸或两寸免冠照片)、上传人脸照片(因身份识别认证需求,请不要使用美颜相机或PS照片,照片文件小于3M);
(2)完善个人信息、网上报到登记等操作。主要为核对确认并完善个人信息;了解新生报到指南、查询住宿信息、学习《学生手册》、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和考试等;完成网上报到登记,包括登记到校行程、登记生源地贷款信息、预定床上用品等内容。
(二)新生报到疫情防控要求
1.符合条件的新生尽可能在开学报到前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2.“每日一报”健康打卡。新生于8月28日起,进入“智慧浙农林”APP→应用→“每日一报”,坚持每天按时、如实做好“每日一报”健康打卡工作,持续打卡14天,方能形成“校园通行码”;
3.新生报到时,在东湖校区南门或衣锦校区南门,出示“校园通行码”绿码和“通信行程卡”,经测温正常后,再到现场报到点进行信息化大数据签到或扫“电子凭证”签到;
4.新生报到时,在校门口发现新生“校园通行码”红码、紫码、黄码或无码等情况,首先查验“杭州健康码”和“通信行程卡”,如“杭州健康码”为绿码,且“通信行程卡”显示近14天内无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国(境)外旅居史的,则通过校园通行码异常应急处置(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现场审核审批);如“杭州健康码”显示异常、“通信行程卡”显示近14天内有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国(境)外旅居史的、体温异常(≥37.3℃)或有相关症状(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的,暂缓进校报到,须自行前往医院核酸检测或带离集中隔离观察(核酸检测点: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临安区衣锦街548号;临安区中医院,临安区城中街8号);
5.陪同人员和自驾车辆谢绝入校,敬请谅解。
新生报到疫情防控要求将根据省教育厅及学校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及时作出调整。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