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青岛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青岛,承载着青岛这座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青岛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建高校。学校最早的历史源头可追溯至1909年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百十年来,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之需要,薪火相传,砥砺奋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设有34个学院和医学部,招生本科专业79个,涵盖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现有10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种博士专业学位类型;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型。在2019、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401-500位,进入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百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连续六年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百强。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个,山东省一流学科8个。入选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和1个高峰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2个优势特色培育学科;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等9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8个学科入选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29个学科入选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其中系统科学位居全国第2位;7个学科进入USNews2021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榜。
青岛大学是第七批由国务院学位办授权获批的MBA培养院校,从2007年开始招收MBA研究生,是山东半岛地区较早开展MBA教育的院校之一。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发展,秉承“经世致用、正德厚生”的教育理念,逐渐形成了“立足本土”、“百战归来再读书”等富有特色的实战派MBA教育。目前我校MBA教育设有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创新创业管理、金融投资管理、健康管理七个研究方向。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掌握广博的现代管理知识、专业技能、竞争本领,拥有战略眼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够驾驭复杂环境、较强分析判断和组织领导能力的中高级职业经理人。
二、项目特色与优势
1.“百战归来再读书”,打造实战化MBA。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重视实践与应用,推动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和国际评估的有机衔接。
2.“企业案例实战化”,打造企业移动课堂。采用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直接把课程教学放到教学实践基地中去,倡导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自主化教学。
3.“校友终身会员制”, 打造产学研沟通平台。学员入校后自动加入MBA会员俱乐部,定期参加青岛大学MBA和MBA联合会举办的相关活动,各行业成功人士同窗求学、广结良友、拓展人脉。
三、健康管理特色培养方向
健康管理招生对象为已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理论、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能在卫生行政机构、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等城乡基层医疗机构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事业管理工作中高级管理人才。该方向旨在培养学员健康医疗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医疗机构管理、健康管理公司治理、医疗纠纷处理的基本能力。
四、优秀学员选拔计划
为了加强对优秀学员选拔计划的工作组织,特成立优秀学员选拔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面试专家小组。组织工作将在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商学院非全学位中心具体实施。面试专家小组负责考察每一位申请者的背景,并进行线上面试评定,领导小组负责审核评定结果。(选拔计划具体信息可参考《青岛大学2022年MBA、MEM非全专业优秀学员选拔计划》)
1、2022年MBA优秀学员选拔计划面试时间安排
批 次 | 在线申请 起止时间 |
资格评审 结果查询 |
选拔面试 时 间 |
选拔面试 结果公布 |
第一批 | 8月20日-9月6日 | 9月8日 | 9月11日 | 9月13日 |
第二批 | 9月16日-10月2日 | 10月4日 | 10月7日 | 10月9日 |
2、注意事项
a.以上时间为初步计划时间,请关注青岛大学MBA教育中心官方公众号通知;
b.每位考生每年仅有1次申请机会,请在规定时间段内进行在线申请;
c.提前面试成绩仅当年有效。
五、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体检符合我校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国家承认的专科毕业学历,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人员(2017年9月前毕业);
(2)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人员(2019年9月前毕业);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并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历者(2020年9月前毕业)。
六、考试科目及辅导教材
1、考试科目:
英语二(100分)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含数学、逻辑、写作;200分)
2、辅导教材:
《2022年MBA联考考试大纲及报考指南》
《2022年MBA联考辅导材料》
(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中心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
七、报名、考试、复试
1.网上报名时间以研究生招生官网公布信息为准。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进行报名。报名前,请务必提前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为避免多占考位,影响其他考生报考,一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
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凡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http://www.moe.edu.cn)及“研招网”报考须知。
网上报名时间充裕,建议广大考生合理安排报名时间,避开报名初期、末期高峰,避免网络拥堵影响报名。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 现场信息确认具体时间、要求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并按规定完成现场核对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缴纳报考费、采集本人图像信息等工作。逾期不再补办。
考生现场确认时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
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网上报名信息经考生现场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
3. 打印准考证时间按照研究生官网发布信息为准,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
4. 初试: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1年12月25日至12月27日。具体时间按照研究生官网发布信息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科目:英语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请见《准考证》及考点和招生单位公告。
考试地点:网报时所选考试 点。
5. 复试:2022年3或4月,具体时间以青岛大学研究生院通知为准。
科目:政治、英语口语与听力、综合素质面试
6. 录取通知:2022年6月。按初试和复试成绩择优录取。
7. 入学报到:2022年9月。
注:主要时间节点由青岛大学研究生院、青岛大学MBA教育中心公布。
八、学制与课程上课方式
学制(以青岛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为准)。上课方式为周末上课或定期集中授课。
九、学位授予
学员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硕士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经学校审核批准后,授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青岛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证书。
十、学费
学费共计6.9万(以青岛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为准)。
十一、招生人数
计划招生100人(以青岛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为准)
十二、联系方式
地 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3号,青岛大学西院商学院办公楼108办公室
电 话:0532-85950065,85950969
联系人: 李老师155********
栾老师186********(微信同号)
网 址: http://ibc.qdu.edu.cn/mba/
扫码关注我们
青岛大学MBA教育中心公众号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