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01学院简介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始建于1975年,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由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构成的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学院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硕士)和食品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与医药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学院研究生培养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目前在校研究生300余人。
学院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创新创业教育,先后获批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河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3门)等;荣获首届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互联网+”银奖,“创青春”大赛银奖等多项荣誉,获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篇。近3年,80%以上的毕业研究生进入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工作,另有30人考取知名院校博士。
02科研平台和科学研究
学院拥有国家级食品加工与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食品绿色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食品原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农产品干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畜禽疫病诊断与食品安全检测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及洛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技术研究中心和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实验室面积达13000余平方米,拥有仪器设备2200多台(套),其中大型仪器设备20余台(套),仪器设备总值5000余万元。近五年,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45项,各类省部级项目120余项,企业横向合作项目9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被SCI、EI收录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教材35本,授权发明专利160余项。
03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河南省特聘...详见官网
04学科情况
近年来,学院以学科建设为...详见官网
05对外交流
学院注重拓展海内外国际合作与交流,与日本筑波大学、纽约大学、普渡大学、佛蒙特大学、英国雷丁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40余家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主办和共同承办全国性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术会议20余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0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700余人次。
06招生简章
重要提醒:2022年各专业考试科目与往年有所变动,请各位考生务必仔细阅读以下内容,“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详见附件,请考生们认真查看。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术型)
食品科学与工程
院(系)代码及名称:
007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科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和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研究方向:
1.农产品及特色资源干燥理论与技术
2.食品检测与智能分析
3.天然产物组分与功能食品
4.食品微生物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5.农产品精深加工理论与技术
6.食品加工原理与设备
考试科目:
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
第二单元:201英语一
第三单元:302数学二
第四单元:847食品营养学
备注:
复试科目名称:食品工艺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食品保藏原理 ②食品机械学
2021年国家复试线:
食品科学与工程
总分:263
单科(满分=100分):37
单科(满分>100分):56
生物学
院(系)代码及名称:
007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生物学(071000)(按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生物物理学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研究方向:
1.微生物学
包括3个研究领域:
(1)资源微生物
(2)发酵技术
(3)食品生物技术
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包括2个研究领域:
(1)基因工程与代谢调控
(2)分子免疫技术
考试科目:
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
第二单元:201英语一
第三单元:647生物化学
第四单元:微生物学(一)
备注:
复试科目名称:①分子生物学②食品工艺学 ①和②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普通生物学 ②遗传学
2021年国家复试线:
生物学
总分:280
单科(满分=100分):37
单科(满分>100分):56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全日制专业学位)
生物与医药
院(系)代码及名称:
007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生物与医药(086000)
研究方向:
1.食品工程
2.生物技术与工程
考试科目:
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
第二单元:204英语二
第三单元:338生物化学
第四单元:微生物学(二)
备注:
复试科目名称:
选择方向1考生:食品工艺学
选择方向2考生:分子生物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
选择方向1考生:①食品保藏原理 ②食品机械学
选择方向2考生:①普通生物学 ②遗传学
2021年国家复试线:
生物与医药
总分:263
单科(满分=100分):37
单科(满分>100分):56
食品加工与安全
院(系)代码及名称:
007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食品加工与安全(095135)
研究方向:
1.营养与食品安全
2.功能性食品开发
3.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
4.食品分析与智能检测
考试科目:
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
第二单元:204英语二
第三单元: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包含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每部分50分)
第四单元:847食品营养学
备注:
复试科目名称:食品工艺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食品保藏原理 ②食品机械学
2021年国家复试线:
食品加工与安全
总分:252
单科(满分=100分):33
单科(满分>100分):50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生物与医药
院(系)代码及名称:
007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生物与医药(086000)
研究方向:
1.食品工程
2.生物技术与工程
考试科目:
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
第二单元:204英语二
第三单元:338生物化学
第四单元:微生物学(二)
备注:
复试科目名称:
选择方向1考生:食品工艺学
选择方向2考生:分子生物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
选择方向1考生:①食品保藏原理 ②食品机械学
选择方向2考生:①普通生物学 ②遗传学
2021年国家复试线:
生物与医药
总分:263
单科(满分=100分):37
单科(满分>100分):56
食品加工与安全
院(系)代码及名称:
007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食品加工与安全(095135)
研究方向:
1.营养与食品安全
2.功能性食品开发
3.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
4.食品分析与智能检测
考试科目:
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
第二单元:204英语二
第三单元: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包含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每部分50分)
第四单元:847食品营养学
备注:
复试科目名称:食品工艺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名称:①食品保藏原理 ②食品机械学
2021年国家复试线:
食品加工与安全
总分:252
单科(满分=100分):33
单科(满分>100分):50
07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22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2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 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未毕业本科生,高职高专毕业生及本科结业生报考专业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并且复试时需以笔试方式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
我们期待
您对我们的进一步了解!
面对如此优美的校园和科研实力雄厚的食品学院,您有没有心动呢?
08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464
单位名称:河南科技大学
学院代码:007
学院名称: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网址:
http://www.haust.edu.cn/
学院网址:
http://spsw.haust.edu.cn/
联系人:详见官网
通讯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63号
注:1、如我校研招网上发布的2022年研究生招生简章有关内容与本文不符,请各位考生以研招网上公布的招生目录内容为准。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以新政策为准。
2、附件: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原文来源:https://spsw.haust.edu.cn/info/1056/6209.htm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