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复试科目
农林经济学
一、考查目标
农业经济学为经济管理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研究农业经济学的性质、内容、理论与方法为目的,要求考生了解农业经济学的概念、发展、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及对中国农业经济实践的意义,在熟练掌握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生产要素、农业劳动力、农业技术进步、农业资金、农业家庭经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农业产业结构、传统农业改造与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的内涵、基本理论与方法等的基础上,具有相应的分析和解决农业经济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20%),简答题(30%)、分析题(50%),共计100分。
2、内容结构
导论(5%)、农产品供给与需求(15%)、农产品国际贸易(10%)、农业生产要素(10%)、农业劳动力(10%)、农业技术进步(10%)、农业资金(5%)、农业家庭经营(5%)、农业合作经济组织(5%)、农业产业化经营(5%)、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5%)、农业产业结构(5%)、传统农业改造与农业的现代化(5%)、农业的可持续发展(5%)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总论
1)农业的概念与根本特性;
2)农业的地位与作用;
3)农业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4)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1)农产品概念、供给原理、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农产品供给弹性及其影响因素;
2)农产品需求、需求原理、农产品需求弹性及其影响因素、恩格尔定律与恩格尔系数、农产品的蛛网理论、决定不同蛛网类型的条件。
3、农产品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2)WTO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规则;
3)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与特点;
4)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格局演变、结构特征;加入WTO后中国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承诺及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4、农业生产要素
1)土地的概念、自然和经济特点、土地在农业中的地位;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原则;
2)土地的粗放经营、集约经营及其实现;
3)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及其实现;
4)土地制度概念及特点;
5)产权的涵义、特征与功能;
6)土地产权与功能构成;
7)土地、土地市场的特点;土地的市场机制。
5、农业劳动力
1)农业劳动:概念、特殊性;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2)中国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特点、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与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6、农业技术进步
1)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内容与重要作用;
2)农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
3)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4)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7、农业资金
1)农业资金的概念、特点、分类;
2)农业财政资金、农业财政投资的理论依据、原则、政策取向;
3)农业信贷资金的分类、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4)农户资金概念、来源、投资范围、农户农业投资行为
8、农业家庭经营
1)农业家庭经营的涵义、历史演变;
2)分工协作与农业家庭经营、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家庭经营、家庭的社会经济特性与农业家庭经营;
3)农业家庭经营兼业化的概念、利弊与发展趋势;
4)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的产生、主要问题与完善;
9、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1)合作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涵义、产生的原因、运行的基本原则与特征;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同类型的比较及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4)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教训与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
10、农业产业化经营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成因;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理论;
3)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11、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1)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涵义与理论依据;
2)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确定;
3)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
12、农业产业结构
1)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点与重要意义;
2)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与演变规律性;
3)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
4)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与调整。
13、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
1)传统农业的涵义、特征;传统农业中的稀缺资源及其特性;
2)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
3)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与发展战略;
4)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背景与条件。
14、农业可持续发展
1)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3)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4)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
5)可持续农业发展趋势。
四、推荐书目
1.《农业经济学》第三版,作者:李秉龙,薛兴利主编,ISBN:9787565514418,中国农大出版社。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