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考研热,它招生人数多,跨考人数多,录取分数高……多年来,没有一种专业硕士像法律硕士一样,持续承受着关注和争议。
01、法硕的前世今生
法律硕士(Juris Master简称JM)是专业型硕士学位之一。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第13次会议通过了设置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决议,1996年,北大、人大、中国政法等首批8所试点高校开始招收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全国在2006年进入正式创办阶段。10年之间,法律硕士试点单位增加到50所,全国法硕招生人数从1996年的四百余人增加到2006年的三千多人。与此同时,国家也将法律硕士及法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等地位、同样待遇写入文件。
法律硕士分为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是指本科为法学的法律硕士专业,法律硕士(非法学)意思是本科为非法学的法律硕士专业,即考生们通常说的法本法硕和非法本法硕。2009年起,法学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法律硕士,而在此之前,法律硕士只允许非法学专业毕业生报考。
从1996年第一批法硕试点高校招生开始,20年间,法律硕士的发展速度出人意料的迅速。截至2019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已达246个。
02、法硕培养什么样的人
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出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被定位“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20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了《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方案根据法本法硕和非法本法硕的不同特点,规定了不同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培养框架与制度。法律硕士(法学)定位为“培养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和法律服务领域德才兼备的高层次的专门型、应用型法治人才”;法律硕士(非法学)定位为“主要培养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和法律服务以及各行业领域德才兼备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可以看出法硕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复合型、专门型、应用型”。
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高校根据不同的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等制定具体培养方案。
03、法硕就业往哪儿去
在影视作品中,律师往往是高智、高能的化身,他们唇枪舌剑、口若悬河地在法庭上为委托人辩护。真正的律师什么样?法硕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薪金待遇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智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胡彪律师。
据胡律师介绍,律师根据工作内容和职责,分为诉讼律师和非诉讼律师。诉讼律师是帮助委托人打官司,完成诉讼程序;非诉讼律师主要为委托人就专门法律问题出具法律意见、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我们所认知的律师,一般是诉讼律师。诉讼律师并不是像电视剧演的那样,单纯靠法庭辩论就能完成工作。律师需要收集大量证据,说服法官,有很多具体细致的工作是在庭下完成的。
法学专业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机关等政法系统,律师公证行业,其他有法务工作需求的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企业等。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加快,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很多法硕专业毕业生会选择律师、公司法务等职业。
据学信网学职平台的职业调查数据(图1、图2)显示:有14%、10%、7.4%的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毕业生选择了律师、法务助理和企业律师等职业,占整个职业选择的31.4%。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毕业生分别有13.9%、12.8%和6.3%的选择了律师、法务助理、企业律师等职业,占整个职业选择的33%。
04、行业呈现专业化、精细化特点
据司法部发布的《2019年度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统计分析》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47.3万多人,律师事务所3.2万多家。律师素质有显著提高,行业呈现专业化、精细化、国际化特点。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律师9.39万多人,占19.86%;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律师占1.40%;具有海外学习背景并获得学位的律师占总数的1.48%。
05、真实薪酬状况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精英律师》中靳东饰演的律师曾提到过他的咨询费“一小时的收费标准在六千到十万之间,咨询费不低于5万”,惊呆了观众。
谈到收入问题,胡律师说:“电视剧有艺术夸张的成分。咨询费能收到每小时几千块的律师,已经属于比较资深的了。以我们律所为例,地处的中关村属于黄金地段,合伙人律师每小时咨询费2000元。事实上,很多律师的收入并没这么高,尤其是刚毕业的助理和实习律师,在北京保底工资一般只有五、六千元,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为团队做出的贡献。如果在非一线城市实习律师的工资待遇更低。从学生到执业律师,需要通过司法考试,经过一年的实习期,才可以申请执业证,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年半左右。当然,如果有好的师傅带你,这个过程会容易很多。律师是个非标准化又专业性强的行业。随着年龄、能力、资源的增长,收入会逐渐转好。”
06、未来,人工智能法和涉外法律人才
谈到法律未来发展,胡律师表示,从选择专业方向和就业的角度来说,民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都是比较热门的方向。法学未来也会随着社会和技术发展有一些新的发展方向,比如人工智能法学。目前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已经出现一些现有法律难以规范的新情况、新问题,正在改变人类的经济社会形态、政治法律结构。比如智能机器人拥有人格权吗?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究竟应当由谁来承担责任?智能机器人生产的文章、图画有著作权么?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场景中,未来会产生很多新的法律问题,也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法硕专业目前还没有开设相关招生方向,但各高校在人工智能法学领域的研究已不只停留在探讨阶段了:
2018年西南政法大学设立了人工智能法学二级学科。涵盖数据法学、网络法学、算法规制和计算法学四个方向,旨在培养深谙“规则”和精通“技术”的复合型双料人才,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对“人工智能+法律”横向复合型人才的渴求。2019年,人工智能法学学科获批设立博士授权点,率先在全国实现了人工智能法学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
2019年5月上海政法学院也成立了人工智能法学院,由原计算机教学部与上海司法研究所合并组建,目标是培养人工智能与法学的复合人才。
除了上述方向外,我国目前涉外法人才紧缺。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米良在10月29日的《光明日报》评论中写道:“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是紧迫的国家战略……我们在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缺乏高端的涉外法律人才,缺乏足够的涉外法律人才队伍。比如,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但在联合国工作的中国人却不多,与我国作为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地位不相符。再比如,我国律师队伍中,有能力办理WTO争端业务的律师寥寥无几。这些都暴露出我们在涉外法律人才方面的短板,应当加以改变。”
近年来,国内一些法学院系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实践,旨在让法学专业学生在“打稳”法学功底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再掌握一门非通用语。
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拥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一就是国际法学。外经贸法律(非法学)专业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较广博的涉外经贸知识,并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法律(法学)包括法律加金融、国际争议解决两个方向。
07、招生不分方向,发展可分侧重
一般来说,院校招收法律硕士的时候是不区分专业方向的。
A:“你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
B:“研究生。”
A:“什么专业?”
B:“法律。”
A:“法律什么专业?”
B:“法硕(法律硕士)。”
A:“哦……”
这种对话并不鲜见。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法律硕士就是一个专业。事实上各院校招生时,也很少区分专业方向。但因人才培养和论文写作等需要,研究生后期会有一定的研究侧重点。当然,也有部分院校招生时是区分专业方向的。
比如北京大学法学院 拥有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在国际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法律史学、知识产权法学等诸多法学二级学科都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北京大学法学院全日制法律硕士分方向培养: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将在第一学年加强法学基础课的学习,自第二学年开始分专业方向进行培养,目前已设立17个方向。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自入学起即按专业方向进行培养,目前开设有10个专业方向。非全日制法律硕士不划分专业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被誉为中国“法学家的摇篮”。在教育部2004、2009、2012、2017年四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全国法学学科中均排名第一或A+。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0年起,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陆续开设了职务犯罪侦查、多元纠纷解决、国际型比较法律人才、知识产权、律师、食品安全治理、人权法、法律与科技等培养方向。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设有6个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是上海市最早的一批“法学教育高地”。华东政法大学2021年法律(法学)新增涉外法律实务方向。除该方向外,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另设置五个培养方向:(1)法律与金融(2)法律与国际经济(3)刑事法律实务(4)民商事法律理论与实务(5)国际经贸法律(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考生网上报名时不用选报,录取后选择确定。
西南交通大学法律硕士学位点为学生开设多门双语课程,塑造学生域外视野与专业素养,培育涉外高端法律人才并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法律(非法学)(全日制)和法律(法学)(全日制)专业包括4个招生方向:司法法务、政府法务、商事法务、知识产权。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Hb1u4uFwzK7eb0G6L_1SzQ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