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你校招收哪些层次和类别的研究生?
我校招收的研究生包括博士、硕士两个层次,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学位类型,普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职两种学习形式。除学术型学位外,我校还具有临床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口腔医学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六种专业学位授予权。
我校招收统招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招收非全日制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自费兼读制研究生。
二、同等学力人员能否报考你校硕士研究生?
我校除基础医学院(一)基础医学相关专业外,其它所有学科、专业均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含高职高专毕业生、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三、你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各专业(含专业学位)是否招收跨专业报考考生?
1.临床医学
我校临床医学各专业均不招收跨专业报考考生,包括本科为非医学门类专业、医学门类中的非西医临床一级学科之外专业(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的考生均不招收。研究生之前的学历不能报考西医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证的考生不能报考我校临床医学各专业(不含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
本科专业为西医临床医学的考生可报考临床各专业。本科专业为西医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专业的考生,包括影像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精神卫生、精神医学、眼科学、医学美容、临床病理学等专业的考生,建议报考临床相同或相近二级学科专业,如影像医学专业考生报考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学专业考生报考麻醉学,精神卫生、精神医学专业考生报考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或神经病学、临床病理学考生报考临床病理学等,其中医学检验专业考生只能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
本科为临床二级学科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位的考生建议不要报考我校临床专业,否则将不予准考。
2.口腔医学
我校口腔医学各专业只接收本科为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的考生报考。
3.关于报考执业资格证
临床医学(不含临床检验诊断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专业研究生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相关政策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国家卫生部每年“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等相关文件。
其他专业如护理学、药学、中药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等,如牵涉到报考执业资格证的问题,请考生在报考前了解清楚有关规定。
如出现因跨专业等问题导致毕业后不能报考执业资格证者,责任自负。
四、外校推免生能否申请你校?
外校推免生申请我校,详见附件《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说明》。专业目录备注栏特别注明的学科、专业方可接收推荐免试生,未注明的专业不接收推荐免试生。最终拟接收的推免生名单将于网报结束前在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公布。
五、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有何异同?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即通常所说的科学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六、你校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原则是什么?
1.初试成绩达到国家一区分数线(2012年,原一区、二区合并),并符合学校进入复试分数要求(学校可根据达线生源情况适当提高复试分数线);
2.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含推荐免试生)复试合格后方可录取;
3.推荐免试生优先录取,且优先享受学业奖学金(具体政策正在制定中);
4.总成绩中,初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
5.各专业根据总成绩给考生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并确定学业奖学金等级。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第一志愿上线考生;
6.考生不符合报考规定条件、考试违纪、替考、身体及政治思想道德状况不符合录取要求的,不予录取。
七、你校研究生招生的体检要求是什么?
1.所有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和推荐免试生都必须参加体检;
2.考生在复试期间到安徽医科大学进行体检;
3.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
八、你校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如何?
1.学费
以物价部门规定为准。
2.住宿费
博士:1200元/学年(2人间) 硕士:1000元/学年(4人间)
九、你校研究生的住宿条件如何?
我校研究生住在研究生公寓,博士研究生为2人间,硕士研究生为4人间。公寓内有独立的阳台、卫生间,配有电脑桌、衣柜、电风扇(博士生宿舍装有空调)、电话、热水器、饮水机等,通网线,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优质,为研究生提供温馨、舒适的生活、学习条件。
十、关于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奖助学金”制的情况?
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精神,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奖助学金”制度,“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总体来说,研究生的待遇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摘录:
1、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
(一)加大奖助经费投入力度。
以政府投入为主,按规定统筹高等学校自筹经费、科研经费、助学贷款、社会捐助等资金,建立健全多元奖助政策体系,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
(二)建立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制度。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现有的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范围覆盖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博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
(三)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以下简称“三助”)岗位津贴资助力度。
(四)建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制度。
每年奖励4.5万名,其中:博士生1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0元;硕士生3.5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
(五)建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制度。
(六)完善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七)完善配套政策措施。高等学校要综合采取减免学费、发放特殊困难补助、开辟入学“绿色通道”等方式,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资助力度。
2、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
(一)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
(二)合理确定研究生教育收费标准。
原则上,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硕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0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目前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
十一、你校具体有哪些奖助学措施?
1.国家奖学金:
博士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0元;硕士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
我校2012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情况:博士生8人,硕士生75人。
2.国家助学金:
博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
3.学业奖学金:
我校学业奖学金政策正在制定中。
4.其他个人或社会力量捐助奖助学金:
面向全校:安科生物研究生奖学金、安科生物研究生助学金、东南研究生助学金;
面向个别院系所:部分院系所也有些只面向本院系所内部研究生的奖学金,如公共卫生学院徐希平奖学金、人文学院天瑞律师奖学金等。
5.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
6.勤工助学:学校设立了一些勤工助学岗位,每月有一定数额的补贴。
7.各培养单位的有关待遇:各培养单位、学科及导师对研究生也有些相关的待遇,由各单位自定。
十二、你校研究生就业情况如何?
近年来,我校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就业态势良好,就业层次较高,年终就业率均接近或达到100%。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安徽及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省的大中城市的大学附属医院、省市级三甲医院、疾控、卫生监督及卫生行政部门等,部分毕业生考取博士研究生、公务员、做博士后或出国深造等。
十三、报考类别中的“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是什么意思?
2014年起,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制。因此,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具体含义是:
1.定向就业:在学期间不转工资关系、不调人事档案。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
2.非定向就业:人事档案调入学校,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四、你校研究生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研究生学院网址:http://yjsxy.ahmu.edu.cn/
研招办电话:0551-65161051(兼传真)
研招办E-mail:yzb@ahmu.edu.cn
学校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
邮编:230032
考生可登录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招生工作-考研志愿采集与信息咨询系统,采集报考志愿信息。我校研招办将给采集信息的考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招生咨询服务,寄送招生报考指南等材料。考生也可留言提问,研招办将逐一回复。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