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考研,同样也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目前,"研帮们"已经进入冲刺阶段,考前的这段冲刺复习,对于整个考研复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在冲刺期来临之时,复习也要讲究策略,只有运用合理的冲刺方法,才能使复习效果达到最佳化。但很多同学在考研冲刺阶段容易乱了阵脚,这里跨考教育教研室尹教授赠予同学们三大妙计,冲刺途中在遇到阻碍的紧要关头可依计而行,定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妙计一:考研冲刺阶段需把握各科框架,适当调整策略。
冲刺阶段的复习策略与前期复习不尽相同,它的侧重点应从零碎的知识点(微观)转移到知识框架(宏观)上来。心理学家们通过对记忆和学习的研究证明,要想把知识长久保持在记忆里,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知识进行合理组织。组织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它具体表现为表象策略--把文字形式的知识转化成图片或电影镜头的形式,记忆的时候就在头脑中播放一遍;归类策略--将离散的项目按语义或其他原理组织成序列,排序或分类,既便于理解又利于记忆;组块策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把几个考点归纳在一起,联合成一个更概括的知识点。
因此,在考前冲刺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应当着重于进行各科框架的总结,把每一门科目总结成点与点之间相互关联的知识框架。例如,自己已经复习完了政治科目中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所有知识点,这个时候必须跳出单个微观知识点的局限,将自己放在一个较为宏观的位置来俯视这些知识点,找出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已经复习完了几个知识块,也同样要俯视这些知识块,找出知识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冲刺期复习时让知识点从零散到形成形成网络,这样,我们不但能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单个知识点,且对所有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整体的认识,在碰到综合类题目时就能应付自如了。
妙计二:考研冲刺阶段最需要的就是心无杂念。
平复心态的最好解药是专注地备考。信念是一样奇妙的东西,它能减轻意志的负担,成为一种维持专心状态的稳定的动机,辅之以习惯!拥有信念可以说是一种自我效能感,对自己能成功的信心。"我相信,我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达到目标。"这样状态下的人是单纯的,专心地做一件事,这种一心一意的修炼才是关键。信念就是相信自己,相信"我"会发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实现我的目标。只要每天都能暗示自己,只要每次的犹豫和担忧都能提醒自己,只要你肯放手把未来的自己交给现在的自己,现在的自己一定会表现出最好的一面,即使不是完美也会接近完美。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研究表明,人天生的能力方面的差别是很小的,而其之后的成就多由后天决定。换句话说,人只要认真起来,毕其功于一役,愚公移山,就没有做不到的事。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指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种期待,他就会把这个信念当成真实的,从而朝着这个方向去准备或努力。最终,他的行动使信念变成了现实,实现了预言。所以,我们应不停地给予自己积极的鼓励:"告诉自己今年一定要考上研究生,一定能考上。"只有慢慢地放下负面情绪,才会让我们更加轻松、更加专注地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之中。
如果我们能将关注点从结果转移到过程上,定会找到洒脱心理。每一个考研人都是在寻梦,追梦的过程是快乐的。从过程的满足中寻找内心的安定和前进的勇气,烦恼也就会烟消云散了。
妙计三:考研冲刺阶段时间宝贵,良好的健康保障更重要。
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同学们容易拼时间,但跨考教育教研室尹教授提醒大家,时间虽然宝贵,但是再紧张也要保证足够的休息。事实上,睡眠过程中记忆并未停止,大脑会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编码、储存。因此不能用宝贵的睡眠时间去换取"疲劳战"。另外,早晨起床后大脑不会受前摄抑制的影响,建议记忆新内容然后再复习一遍昨晚复习过的内容,这样的记忆效果会很好。
考试时间正值寒冬一月,冲刺期,同学们要注意保暖,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生病对复习来说也是一大阻碍,千万要保护好身体,尤其是女生,手脚冰凉的多吃点热量的东西。"废寝忘食"虽然强调意志在学习中的作用,却违背了学习的生理规律,在考研复习时不宜提倡。因此,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合理的作息安排是冲刺复习达到最佳状态的基础。我们只有保证有良好的健康状态,才能顺利地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身体和心理达到了最佳状态,这样的才能从容面对考试。
考研冲刺阶段已经正式到来,考研复习不但是知识提升的阶段,更是心灵历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但要学会合理的自我安排,更能体会到亲情和友情的关爱,学会在乏味的坚持中变得坚强,从单纯的自我开始理解责任的重要,考研的确会让一个人变得成熟。从最初抱着梦想到后来为了考研而考研,再到坦然对待,其实考研教给我们最大的道理就是:无论什么事情,只要认真地去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考研冲刺的阶段,大家一起努力最后一站吧。最后,跨考教育x祝大家金榜题名。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