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华侨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招生学院:化工学院 招生专业: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科目名称:微生物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微生物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微生物营养;微生物代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病毒;微生物遗传;微生物生态;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生物技术。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30分),共10道;
2.问答题(80分),共10-15道;
3.实验设计题(40分),共3-5道;
二、考查目标
课程考试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对于微生物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章:绪论
1. 明确微生物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2. 微生物、微生物种类及其基本生命特征
3. 微生物学及其研究内容
4.微生物的发现、发生发展和展望
5.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微生物最突出的生命特征是什么? 微生物学主要包括哪些研究内容?微生物在生命科学发展中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章:微生物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
1. 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2. 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古菌、真菌)形态学特征(个体和群体特征)
3. 原核微生物的结构(一般与特殊)与功能
4. 真核微生物细胞膜
5. 原核微生物细胞膜
6. 古菌和真细菌细胞膜
7. 原核微生物细胞质和内含物
8. 原核微生物细胞的特殊结构
重点:掌握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细胞最重要区别;各类型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放线菌、古菌、霉菌和酵母菌细胞的个体和群体形态特征;原核微生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主要包括哪些组成部分;掌握细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重要不同;掌握细菌和古菌细胞壁的重要不同;熟悉四大类缺壁细菌;熟悉真菌细胞壁、蓝细菌细胞壁和藻类细胞壁组成;了解抗酸细菌的细胞壁;古菌和真细菌细胞膜结构的区别;原核微生物特有的内含物及其应用价值;原核微生物细胞内的特殊结构芽孢、伴孢晶体、细胞壁以外特殊结构糖被、S层鞭毛等重要功能。
第三章:微生物营养
1.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2. 微生物营养类型
3. 培养基
4.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重点:微生物细胞的6大营养要素及其生理功能、4大营养类型及其分类标准、4种主要营养运输方式的基本特点,着重主动运输方式中的ABC转运系统,PTS基团转移系统;碳氮比概念及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对碳氮比要求的差异和特点;不同微生物对生长环境氧化还原电位的要求。
第四章:微生物代谢
1. 重要基本概念
2.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分解代谢
3. 能量转换
4. 合成代谢(anabolism):微生物特有的耗能代谢CO2固定、生物固氮、肽聚糖的合成及其它
5. 微生物代谢调节
6. 微生物次级代谢和初级代谢
重点:异养微生物利用转化葡萄糖到丙酮酸的5条主要途径及其特征性酶或关键酶;掌握发酵、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概念中的主要关键点及产能比较;不同类型的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各种有机酸发酵、氨基酸发酵;硝酸盐呼吸及其意义;各类微生物的产能类型、途径或方式的不同,特别是其他生命所不具备的产能方式以及微生物所特有的耗能合成代谢;微生物独特的代谢调节方式和类型;底物水平、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产能方式的差异;蓝细菌、不产氧光合细菌及嗜盐光合生物利用光能途径的特点及差异;同化或固定CO2的6条途径。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1. 细菌的个体生长
2. 细菌的群体生长
3. 真菌的生长繁殖
4.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5.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6.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重点: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律指导微生物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微生物生长的测定的方法技术、原理、优缺点和适应性;通过了解掌握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来调控微生物的生长,以及如何有效的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掌握微生物无菌技术和菌种保藏技术;了解常用消毒剂、杀菌剂的作用范围及机制。
第六章:病毒
1. 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2. 病毒的宿主范围
3.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4. 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 毒粒的性质
6. 病毒的复制
7.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
8.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9. 亚病毒因子
10. 病毒举例
重点:病毒的定义和特点:病毒的定量测定蚀斑测定、群体特征(包涵体和蚀斑)、病毒的复制、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第七章:微生物遗传
1. 遗传的物质基础
2. 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
3.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质粒和转座因子
4. 基因突变及修复
5.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6. 微生物育种
7. 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重点:真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染色体外遗传因子的种类及功能;为什么微生物被尊称为遗传学研究中的明星;掌握细菌体内基因转移和重组类型;微生物诱变育种、代谢工程育种和基因重组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分解代谢产物阻遏调控;细菌的群体感应调节;生命体的暗物质。
第八章:微生物生态
1. 微生物的生态分布
2.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微生物功能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4. 污染环境下的微生物
5.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6. 微生物降解能力的遗传计划和退化生态系统的生物修复
7. 人体微生物
重点:种群及其相互作用、群落及其结构、微生物生存的微环境、微生物的吸附及生物膜、污染环境下的微生物、极端环境微生物、生物之间的共生、微生物在驱动自然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作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极端环境微生物的挖掘和重要应用价值、微生物在污染物生物监测、生物处理及污染环境生物修复中的重要作用、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极端环境微生物的挖掘和重要应用价值、微生物在污染物生物监测、生物处理及污染环境生物修复中的重要作用。
第九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1. 进化历程
2. 生物进化计时器
3. 原核生物的分类
4. 微生物系统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5. 全基因组测序
6. 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与分析技术
7. 伯杰氏细菌系统学手册
重点:进化计时器的选择、系统发育树、生命的三域学说、原核生物的分类单元及其等级、原核生物中种和菌株的概念、分类单元的命名、细菌分类常用的工具和手册。
第十章 微生物多样性
1. 细菌的多样性
2. 古菌的多样性
3. 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
4.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重点:各类微生物资源生境特征及多样性特征。
第十一章:微生物生物技术
1. 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2. 微生物产业的菌种和发酵特征:生产菌种的要求和来源、大规模发酵特征
3. 微生物产业的发酵方式:连续发酵、固态发酵、混合培养物发酵、固定化细胞或酶发酵
4. 微生物产业的主要产品
5. 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微生物能源、微生物冶金、微生物与石油工业、微生物传感器和DNA芯片、微生物功能材料、海洋和宇航中的微生物生物技术
6. 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安全风险评价和管理
重点:微生物实验操作技术的综合应用;微生物生产菌种的要求和来源;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项目和方法;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发酵过程的优化和后处理;微生物产业的发酵方式;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产沼气、产酒精方面的重要应用。
四、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第八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实验(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