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大家翘首以待的2014年教育学统考大纲终于出炉,万学海文专业课教研中心教育学教研室,第一时间为各位考生权威、详尽解析大纲变化、预测命题趋势,从而有的放矢地提供备考指导,以帮助同学们快速了解、把握今年的考试方向、复习重点,选择适合的复习方法和策略,以利于同学们在今后复习中,高效学习,取得好成绩。
海文考研教育学教研室在逐字逐句的比对后,发现2014年教育学考研大纲与2013年相比,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对于按照2013年大纲复习的考生来说,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可以继续按部就班复习,但同时大纲没有变动也需要考生注意在考试要求的不变与考试内容的多变中寻求突破。考生可以通过研究真题来揣摩命题者的出题规律,从而把握今年命题的思路和趋势,按部就班的进行分析复习,增加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尽管2014年教育学考研大纲没有变动,这就更需要考生提高横向、纵向梳理考点的能力,做到知识点的覆盖面更广、更为细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拿到高分,所以考生仍然需要扎实备考。
一、2014年考研教育学大纲变化综述
近日,2014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在广大考生们的热切盼望之下终于新鲜出炉。可以让考生们欣慰的是,此次的大纲在考查目标、考试形式、试题类型结构及分值安排、考查范围等各个方面依然延续了2013年教育学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这对上半年一直按照2013年考试大纲进行复习的广大考生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说明这半年的复习思路和方向都是正确的!同时,大纲几乎没有变化正好说明了它的稳定,也说明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专家通过研究认为目前的大纲最适合考生,最能体现出教育学科的特点以及教育学学科对考生的考查意义,也最能体现出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将是考生们备考过程中必备的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一定要好好利用。
二、2014年考研教育学学科考试特点
所有的学科都是应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存在的,教育学学科也一样,但同时它又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目前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共有7个学科是统考或者联考,分别是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计算机,西医综合,农学和法硕。其中,计算机、西医综合、农学都可以归为理工科范畴,剩下的三个学科在大范围内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上比较相近一些,但仍然有着很大的区别。教育学不像历史学更多的是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论层面的分析,不像心理学涉及那么多生理方面的知识点,比法硕更加抽象一些。因此,学科考试的特点上也有许多差异。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是否能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在教育学学科考试中必然会出现考查基础知识和考察分析问题、解决实践问题能力这两大类题目。那么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也应结合新大纲所规定的考查范围去做相应的准备。例如,属于基础识记的知识点就必须牢牢把握,属于应用性的知识点就一定要多和实际相联系,学会去分析。
虽然大纲的各方面要求在字面上没有发生变化,考试要求与考查范围基本上是在延续,但考生们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教育学本身可考查的知识点很多也很细致,而且同样的知识点的可考查方式多种多样,只有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2014年考研教育学大纲详情
1、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考试形式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
(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Ⅰ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四、2014年考研教育学考试范围变化
教育学原理:
该部分新大纲与13年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中外教育史:
该部分新大纲与13年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教育心理学:
该部分新大纲与13年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教育研究方法:
该部分新大纲与13年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