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原国家队足球教练米卢的一句经典名言。很多人都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然而,只有很少人能够理解这句话的真谛。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如果将英语的26个字母A到Z分别编上l到26的分数,知识(KNOWLEDGE)得分为96分;努力工作(HARDWORK)得分为98分;而态度(ATTITUDE)得分则恰好是:100分!可见态度何等重要!
用正确的态度去做事比做好一件事本身重要得多,当摆正了心态,学习效率必然会慢慢提高,各种知识和技能也会一点一点地攻克和掌握,看似漫漫无边的考研任务也必然能一件件完成。当我们每天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复习之中,就会有韧性和毅力去完成每天的复习任务,并且会不断地努力把它做得更好,面对困难和棘手的问题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抱怨或退缩。
那么,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备战考研呢?编者认为以下五种态度最重要:专注、扎实、细致、沉得住气、坚持。
1.专注
因为专注,所以高效;因为高效,所以高能;因为高能,所以高就……
专注的态度是最为重要的,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是最值得赞美、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专注就是一心一意、一时一事。“一心一意”是指做一件事时要专心。不可做一件事时,心里却想着吃喝玩乐,或者沉湎于对往事的回忆或对未来的胡思乱想之中。“一时一事”是指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情,不要这件事做一点,那件事做一点,虽然这样似乎做了很多事,但没有一件事会给你成就感。而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不仅完成了任务,还会带来成就感,增强我们的信心。
2.扎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扎实,则是不浮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事情。编者认为扎实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第一,不偷懒,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举个例子,很多人做题就是在草稿子上算一遍就心满意足了,甚至于做真题时也是如此。以编者的经验看,对于重要的题,尤其是真题,一定要认认真真、工工整整、有条有理地板书,因为这是考试所要求的,如果平时不训练板书,考试时必然错漏百出。又如,有些同学觉得教材上这里也不可能考到,那里也不可能考到,于是这里不看那里也不看。这也是不扎实的表现。除非考试大纲明确规定某些部分不考,否则,复习时就应当把教材上的每一句话都理解得很明白,绝不可一知半解。
第二,不畏难,有困难的事只要是必须的,就要沉下心来做。考研之路遍布坎坷荆棘,尤其是对于基础不扎实或者完全没有基础的同学来说,考研复习过程必定会有很多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最好的办法是鼓足勇气,静下心来,沉住气,扎扎实实、锲而不舍、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解决。
第三,重结果,更重过程。对于别人而言,结果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结果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以成败论英雄”永远是残酷的现实;但对于个人而言,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我们只有专注于过程,走好过程中的每一步,耐得住过程中的寂寞和悲欢苦痛,才能在经历漫漫长冬之后,迎来扑鼻梅花香!
第四,看重“捷径”,但不求捷径。不少人总是希望找省时省力的方法,总是希望目标早一点实现,但往往事与愿违。捷径当然好,但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找到捷径;从A点到B点,沿直线路径走,也许走不了几百米就会遇到一条大河或者一个深渊。
第五,勤于动脑动手。动脑就是要认真理解、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动手就是要勤写东西,勤做题,勤于动笔总结归纳。我们常常埋怨学习效率不高,但效率不高的时候,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开动脑筋去理解记忆,没有动手去演算推导。大家的智商其实都差不多,关键是要开动大脑,用活双手。
第六,重思想,更重行动。思想描绘出世界,行动创造出世界。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是行动,是行动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和世间万物。考研的目标,绝不是靠空想可以实现的,只有实干苦干加巧干,扎扎实实拼搏奋斗,才有可能胜利抵达终点!
3.细致
天下之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
“细”者,细心也;“致”者,周密也。细心则沉得住气,不易出错;周密则稳重,不会疏忽。比方说做题,养成细心的习惯就是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做,每做一步都想想哪儿出错了没有,题做完了再反思核对一下。
细致表现在如下方面:
(1)看书不放过每一个字,理解力求全面。
(2)做题严格按要求工整板书,边做边核查,计算要特别小心。题做完了再核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没考虑到的情况。比如考研数学中有些题目是需要分情况讨论的,如果平时没有细致习惯的话很容易只考虑一种情况。
(3)记忆务求准确。记公式、记定理、学单词时,很多同学容易记错,其实往往是因为记忆不细致的缘故。如果记忆时注意公式、定理、单词等每一个细节,力求记明白、记准确,那么记忆的效果就会好得多,以后运用公式、定理、单词等时就不易出错。
(4)板书务求清晰整洁。有些同学舍不得花时间改善一下自己的潦草、随意书写的习惯,导致字迹不清,这当然关系到考研的成败。养成细致的习惯关键在于平时多注意,多训练。
4.沉得住气
宁静才能致远!
沉得住气就是不急躁,有耐心;就是要达到一种宁静、专心致志的境界。当然,沉得住气不是说非得废寝忘食,而是要戒除急躁,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败下阵来,一到吃饭的时间就心神不定。这样对考试是不利的,因为考研每科都需要应试者沉下心来坐3个小时,如果沉不住气的话,必然会影响考研结果。
5.坚持
笑到最后才笑得最美!
坚持是长时期地沉得住气,是做一件需要长时期才能完成的工作时所应持有的态度。考研就是持久战,是一件长时期的工作,需要考研人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
关于坚持的道理大部分人都明白,但每年总是有大批考研人复习中途、甚至在临考或考中退却。
考研,需要的是坚持到底的学习态度。坚持不仅是学习的良好态度,而且是做事的良好态度。做任何事情,往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会遇到不少挫折,遭遇不少痛苦。如果动不动就放弃,必然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甚至造成一事无成的后果,以至于遗恨终身。最终实现目标的考研人一般是一路专注、细致、扎实坚持下来的人。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成功却有一些共同的元素,坚持就是一个。
考研之路真的艰难崎岖,布满荆棘,所以选择考研首先必须给自己一个充分的理由,然后不断激励自己坚持不懈走完考研之路。
当考研复习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发生了冲突;当晚上就寝时和在寝室里喧闹的室友起了摩擦;当家里人来电话告诉你家里出了事……你是否会情绪低迷,而缺少了走下去的勇气?
当复习的过程正处于艰难期,各大公司的专场招聘会正如火如茶地进行;当同窗好友签完了不错的工作,整天过着悠闲的生活……你是否会动摇信念经受住诱惑?
在坚持不住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这样想:
我不想考研了,就算考上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现在研究生太多了。
上研究生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还不如工作。
研究生要读两三年啊,我要是上了不就浪费了两三年的工作经验吗?
……
这一切其实都只是借口而已,研究生太多了吗?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当今研究生在本专科以上大学生群体中的比例还不足10%!
上研究生真学不到东西吗?非也!在研究生就业洽谈会上,从参展企业的招聘规模和意向来看,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依然是需求量较大的招聘单位,此外,经济类、工程类、管理类专业人才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状况。
三年的工作经验非常宝贵,读研究生会不会耽误前程呢?少了三年工作经验确实对我们是有影响的,但是两到三年的研究生深造对于我们也是受益终生的,磨刀不误砍柴工。
此外,据统计,每年真正参加完所有科目考试的考生数目与最终录取的研究生数目相差并不大,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承受不住压力而在复习过程之中或考场上退出了!考研失败很大程度上是考生自己放弃的结果!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感叹“坚持下来你就成功了!”
还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坚持”只有和积极的态度结合起来,也就是只有积极地坚持,才能产生最大的动力。勤奋没有错,持之以恒没有错,但很多时候投入的时间与得到的收获并不是成正比的,原因就在于效率是高还是低,就在于是积极地坚持,还是消极地坚持。
积极地坚持,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学习的重要性,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并制定合理的目标。制定目标包括选择合适的报考学校和专业以及制定合理的分数目标。选学校和专业的问题是考研中最重要的问题,不能太犹豫,更不必前怕狼、后怕虎。至于合理的分数目标,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太高,但也绝对不能太低,不要有那种过线就OK的心理,分数目标一定要对自己造成一定的压力。
积极地坚持,还要求我们学会分解目标,做好时间规划,扎扎实实执行计划,并及时调整反思自己。有个故事,说的是日本一个选手连续三届夺得世界马拉松比赛冠军,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他回答说:“我每次比赛之前,都要开车沿比赛路径走一遍,每隔几百米就选一个鲜明的标志在心里记下来。正式比赛时,我就朝着我事先定好的标志全力冲去。跑到一个标志之后,再向下一个标志发起冲击。这样,我就能尽最大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了。”考研也是如此,也要分解备考任务。考研复习任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繁重的,大部头的书(600页以上)要看不少。但只要做好目标分解和时间规划,并能不断反思调整自己,那么再长的“马拉松”不但可以跑完,而且是一定能够夺冠的。
总之,态度有很多很多,以上只是阐述了最重要的五种态度。此外,态度往往与习惯相通。当一种态度成为了一种习惯,这种态度在我们内心就扎了根,必将深深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需要有良好的态度,把态度贯穿到我们的行动中去,久而久之,这种态度就深入骨髓,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了。专注的习惯,细致的习惯,扎实、沉得住气、坚持,这些习惯毫无疑问都是成功的要素。
最后,让我们再读读一首毛主席的词《忆秦娥?娄山关》,想想看,长征那么艰难的岁月,红军千难万险都闯过来了,我们考研这点事情算得了什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