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在考研政治包含的五个部分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一个公认的难点。相当一部分同学都处于看不懂、学不会、做不对的状态。深刻追究其中的原因,这是因为很多考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态度和学习方法。马哲这部分的内容和政治其他部分相比更加注重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一直是考研政治中的难点和重点,初级阶段重在掌握相应的方法。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一考研政治的难点该如何应对?该如何突破呢?
一、结合“马哲”自身的特点,突破难点
要突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一考研政治难点,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张老师建议大家首先要搞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特点理论、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面对千变万化的具体材料,如果只是记住了原理字面的表述而没有理解其内涵,那就无法用抽象的原理去分析、诠释具体的材料,面对题目时就难免会束手无策。总之,考生绝不能死记硬背,一定找到真正理解、切实掌握的方法:
(1)将基础练习与材料题练习区分开来进行
很多考生喜欢做材料题的习题,而对非材料的、直接考查的题目并不感兴趣。但在复习过程中,不同的题目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材料题的特点是材料千变万化,题目灵活,但考查的仍然是基本功,即对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复习的初期阶段,多做非材料的、直接考查知识点的题目是帮助考生夯实基础的有效方式,因为通过做题的方式去掌握内容,具有背诵、记忆等方法所不能替代的效果,在背诵中常被忽视的细节通过做题也可以得到明确和强化。因此,建议考生将做题有意识地分为两个阶段,在初期阶段,主要是多做非材料的、直接考查知识点的基础练习,之后再进行以做材料题为主的复习,这样的区分更有利于考生的稳步提高。
(2)多看、多研究真题
每一种考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是在历年真题的命制中形成的,也在历年真题中得以体现。针对真题的特点进行复习和准备,在真题中寻找、总结规律是将复习的效果落到实处的最有效途径。真题中蕴含的信息是丰富的、多方面的,通过研究真题可以明确哪些内容是常考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往往在考题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对这些知识点的强化就可以收到“好钢使在刀刃上”的效果。研究真题还可以发现命题的特点,即某部分内容往往是以什么方式来考查的,这也可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尤其要关注近几年的真题,近年的题目反映了命题思路的最新变化,更具有参考价值。
二、以重点知识为基础,建立知识脉络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分为七章,大体可以归结为五个部分:绪论(第一章)、物质观(第二章)、辩证法(第三章)、认识论(第四章)和历史观(第五、六、七章)。与各部分的内容相对应,这五部分在历年考题中考查的方式不尽相同,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区别对待。考生要注意把握重点知识点,那些重复命题的知识点往往也是知识难点,要围绕重点知识点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脉络,这样可以做到既条理清晰又重点突出。
以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为例。从历年的考题看,这部分常被命题的内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两点。考生要学会从这两个知识点出发去把握第一章主要内容的脉络。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这个知识点包括两部分内容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大派别。对于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考生要明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三种形态的内涵和特点;对于唯心主义的两大派别,主要掌握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产生的历史根源。从知识结构的脉络上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来自“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哲学的基本问题”又要从“什么是哲学”这一知识点说起。“什么是哲学”这一知识点包括哲学的科学内涵、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知识点又包括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哪两个方面,以及对这两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最终导致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分。这样,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这个重点出发就掌握了考研政治大纲第一章第一部分的知识脉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这个知识点的内涵是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实际上,只要搞清了这个内涵,也就搞清了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包括“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也就掌握了第一章第二部分的所有内容。
至此,从这两个重点知识点出发得到的脉络就完全覆盖了考研政治大纲第一章第一、二部分的所有知识点。而第一章的第三部分,因其命题一般为选择题,且出题的概率很小,只需了解即可。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