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①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②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③实践的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实践的基本特征
(1)直接现实性:直接现实性是实践高于认识的根本区别。
(2)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的有意识的对象性活动。
(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4.实践的基本类型
(1)物质生产实践: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劳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社会政治实践:即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
(3)科学文化实践: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人类实践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许多新的发展特点,实践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深入。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5.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丰富信息+思维模式)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生理素质的差异不能决定人的认识能力。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是改造客体,指导实践。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2)认识、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①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的进程;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③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