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考试性质
《土地资源管理综合》是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点为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初试科目之一,其目的是科学、有效地测试考生对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问题的能力。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土地资源管理理论基础和分析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与制度的能力。
二、考查目标
1.考查考生对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
2.考查考生分析土地利用管理、土地经济管理、土地资源保护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3.考查考生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与制度的需求并提出改革发展策略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
名词解释、选择或判断等客观题占总分值 30%,简答、论述等主观题占总分值 70%。
四、考查内容
第一部分:土地管理学
(一)土地、土地管理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掌握土地资源、土地资产、土地管理等基本概念,理解土地的功能、土地的特性,深刻认识土地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论
了解土地管理应遵循的资源科学理论、制度理论、土地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
(三)地籍管理
掌握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管理等基本概念,理解地籍管理在土地管理中的作用,熟悉土地登记、土地统计的基本内容,了解土地定级因素选择及其权重的确定。
(四)土地权属管理
掌握土地制度、土地产权、土地征收等基本概念,掌握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确认制度、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征收和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等。
(五)土地利用管理
掌握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管制等基本概念,掌握农地利用管理、建设用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生态管理的方法、手段和管理效果监测和调控。
(六)土地市场管理
掌握城市土地市场、农村土地市场、土地储备制度等基本概念,掌握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模型和政策工具、城市土地市场价格管理政策和制度,农村土地市场流转管理制度、三权分置制度等。
(七)土地信息管理
掌握土地信息的数据采集、处理与挖掘方法,掌握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架。
第二部分:土地经济学
(一)土地分区利用
掌握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原理(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等),把握农业土地、城市土地与其他非农土地分区利用的特点与规律,深刻认识我国西部地区土地开发的进程、特点、存在问题及新时代的分区利用策略。
(二)土地集约利用
掌握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概念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深刻认识我国农地、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等土地类型集约利用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的策略等。
(三)土地规模利用
掌握土地规模利用的相关概念与土地规模利用原理,深刻认识我国农地与建设用地等土地类型规模利用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等。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
掌握人地关系、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人口承载压力、土地生产潜力等概念,深刻了解当前威胁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思考如何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五)地租理论及其应用
掌握地租、土地租金、理论地租、契约地租、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等关键术语,深刻理解西方经济学地理理论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掌握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体系及其内容。
第三部分:土地资源学
(一)土地资源的自然、经济社会构成要素
掌握土地资源的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组成要素的特点及其结构特征;了解人地关系及其发展、土地资源伦理与感知,理解掌握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等内容。
(二)土地类型的形成、结构与地域分异
理解土地类型的概念,了解土地类型的国内外研究情况、划分﹑结构与演替,系统掌握土地资源类型与土地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
(三)土地资源调查
了解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理解土地资源条件调查和现状调查的内容和工作程序,掌握现代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利用,了解如何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实际调查工作。
(四)土地资源评价
了解土地资源评价相关理论和方法,了解常用的几种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方法及工作程序,掌握农用地分等定级相关内容。
(五)土地资源的退化与保护
了解土地资源退化的含义及类型,理解土地退化的诱因,掌握土地资源保护的相关理论。掌握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后备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及保护的相关内容。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