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科目名称:法学专业基础一(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
学)
科目代码:612
适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法学·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民族法学
一、考试性质
法学专业基础一考试是针对学术型法学各专业而设置的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是否了解法学理论的基本视野、理论、方法,测试考生是否较为系统和深入地掌握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的基础知识、理论、方法,检测考生是否具备从事高层次法学学习和研究所必须拥有的较高的思维方式、视野,
是否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素养、能力。
二、考查目标
法学专业基础一包含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三部分,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的基本视野、思想、理论、方法,深刻地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深入地了解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的理论体系,并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学术研究,探索和解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中所
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
第一部分 法理学(50 分)
名词解释及辨析 10%
简答题 20%
论述题 40%
理论分析、写作题 30%
第二部分 宪法学(50 分)
名词解释 (0-30%)
简答或概念辨析 (0-30%)
论述题 (0-50%)
分析题 (0-30%)
第三部分 行政法学(50 分)
名词解释 (0-30%)
简答或概念辨析 (0-30%)
论述题 (0-50%)3
分析题 (0-30%)
四、考查内容
第一部分 法理学
一、法的概念、基本特征、本质
(一)法和法律
(二)法的基本特征
(三)法的本质
(四)法的要素
(五)法的作用
二、法的类型、渊源和效力
(一)法律类型
(二)法律渊源
(三)法律形式
(四)法律效力
三、权利、权力和义务
(一)权利、权力、义务的概念、特征
(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三)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四、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概念、基本特征、类型
(二)法律关系主体
(三)法律关系客体五、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
(二)法律责任的构成元素
(三)法律责任的类型
(四)归责与免除
六、法律程序
(一)程序和法律程序
(二)正当程序
(三)程序正义
七、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法的起源
(二)法律继承和移植
(三)法律现代化、全球化
八、法治
(一)法治释义
(二)法治与法制
(三)法治与人治
(四)法治与德治
(五)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六)法治理念
(七)法治中国
(八)法治与民主
九、法的运行
(一)立法
(二)执法
(三)司法
(四)法律监督
(五)法律方法
十、法律价值论
(一)价值和法律价值
(二)法律与正义
(三)法律与秩序
(四)法律与平等
(五)法律与自由
(六)法律与效率
(七)法律与人权
十一、法律与文化
(一)法律与文化
(二)法律与道德
(三)法律与宗教
(四)法律与科技
第二部分 宪法学
一、宪法基本理论
(一)宪法的概念
1.宪法的定义
2.宪法的特征
3.宪法的本质
(二)宪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1.近代宪法的产生及其条件
2.现代宪法的发展趋势
3.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沿革
4.中国宪法的发展趋势
(三)宪法原则和宪法规范
1.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规范的分类及其变迁
二、宪法的创制、实施和保障
(一)宪法的制定
1.宪法制定权的概念
2.宪法制定权、宪法修改权和立法权的联系与区别
3.宪法制定程序以及中国宪法的制定
(二)宪法的实施
1.宪法解释的概念、体制、程序及中国宪法的解释
2.宪法修改的概念、形式、程序及中国宪法的修改
(三)宪法实施的保障
1.宪法监督与合宪性审查
2.合宪性审查的主体、内容与方式
三、国家基本制度
(一)国家性质
1.国体的概念及在国家制度中的地位
2.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特点和内容
3.中国的所有制形式及国家政策
(二)国家政体
1.政体的概念和类型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特征、优越性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三)选举制度
1.选举制度的概念、中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2.中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内涵和立法表现
3.中国选举的民主程序,包括选举的组织、程序、
罢免和补选
(四)政党制度
1.政党的概念、特征,政党与近代民主政治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五)国家结构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和类型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特别行政区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1.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相关概念
2.中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立法特点
(二)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1.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3.外国人的权利保护
五、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概述
1.国家机构的概念、性质和体系
2.中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全国人大的组
成、任期、职权及工作方式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地位、组成、任期、职
权及工作方式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国家主席的性质、地位
2.国家主席的产生、任期及职权
(四)国务院
81.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2.国务院的组成、任期、领导体制和职权
(五)中央军事委员会
1.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地位
2.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任期和职权
(六)地方国家机关
1.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及其
常委会
2.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1.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组织系统、领导体制及
工作原则
2.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任务、组织系统、领导体制
及工作原则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关系
(八)监察委员会
1.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
2.监察委员会的组成、任期、领导体制和职权
第三部分 行政法学
一、 行政法概述
9(一)行政法概念
1.行政与行政权
2.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
3.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4.行政法的地位与作用
(二)行政法的渊源
(三)行政法学说
二、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概概念及解释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1.行政合法性原则
2.行政合理原则
3.程序正当原则
4.诚信原则
5.高效便民原则
6.权责统一原则
三、行政法主体
(一)行政主体
1.行政主体概述
2.行政机关
3.行政授权和行政委托
(二)公务员
1.公务员概念
2.公务员的基本权利义务
3.公务员管理制度
(三)行政相对人
1.行政相对人的概念
2.行政相对人的类型
3.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
四、行政行为原理
(一)行政行为概述
1.行政行为的概念
2.行政行为的分类
3.行政行为的构成
(二)行政行为的效力
1.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
2.行政行为的生效
3.行政行为的失效
五、行政立法和行政规范性文件
(一)行政立法
1.行政立法概述
2.行政立法的权限和程序
3.行政立法的监督
(二)行政规范性文件
111.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概念
2.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效力
3.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六、具体行政行为
(一)授益行政行为
1.行政给付
2.行政许可
(二)负担行政行为
1.行政处罚
2.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
3.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
(三)行政主体实施的其他行为
1.行政规划
2.行政指导
3.行政协议
4.行政确认
5.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
6.行政应急行为
七、行政程序
(一)行政程序概述
1.行政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2.行政程序的功能
123.行政程序的原则
(二)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
1.政府信息公开
2.听证制度
3.回避制度
4.职能分离
5.说明理由
6.时效制度
八、行政复议
(一)行政复议概述
1.行政复议的性质
2.行政复议的原则
3.行政复议的参加人
(二)行政复议的范围
1.可申请复议的范围
2.不能申请复议的事项
3.请求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
(三)行政复议的申请和受理
1.行政复议的申请
2.行政复议的受理
(四)行政复议的受理和决定
1.行政复议的审理
2.行政复议的决定
3.行政复议的和解与调解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