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5月13日晚,微信安全中心发布的一条消息引发关注,该消息称,大家屡见不鲜的在朋友圈“打卡学英语”的现象或涉嫌违反微信规定,其中,流利阅读、火箭单词、薄荷阅读等均被点名。
一、打卡违规,考研er的钱咋办?
帮帮相信很多考研的同学都报过这种打卡班,要求是只要每天按时打卡到朋友圈,就可以享受优惠,完成打卡任务就可以把自己的学费返还回来。那么现在“打卡学英语”的现象违反微信规定,不能再打卡,考研er还能返还自己的学费?
这个不用担心,这些被点名的英语学习软件对于打卡返费条款都做出调整,无需朋友圈打卡,只需要每天完成当日课程,即可获得全额奖学金。用户仍可自愿在朋友圈打卡,但不打卡不会对奖学金有任何影响,未来购买课程的用户,朋友圈打卡不会对返费产生任何影响。
所以说考研er们并不用担心自己的学费返还了,没有了打卡,这样做其实就是回归了学习的本质,只要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了。
二、打卡学英语效果究竟如何?
1、效果
姑且不论“一万小时定律”是否正确,但只靠每天那一会时间在手机上的打卡,英语大概率是学不好的。特别是对考研er来说,每天打卡时间学点英语,效果并没有那么好。
精读更多地是学习单词、句型、语法,是基础中的基础,但凡学过英语的小伙伴都知道,想让英语更上一层楼,只靠精读几篇文章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大量以培养语境语感的泛读来帮忙。
国内的一些英语阅读类App,也不是做得不好,但它们有一丝丝功利——每一篇文章都帮你厘清字数,标明是“四六级”抑或“GRE”难度……总觉得自己是带着某种目的性阅读,很难全身心沉浸进去。
另外就是通过奖励机制,通过打卡让考研的同学返还学费,然后在此同时也能给这些英语软件达到自我宣传的作用。
2、学习会流于形式?
据帮帮了解,之前很多在朋友圈打卡的同学,实际上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地去学习打卡内容,而是为了按时完成打卡规则获得返现,才不得不做的事情。有时候经常会在同学的打卡朋友圈下面发现朋友的调侃,“2秒钟完成打卡吗”“在网吧打卡吗”“见证你的打卡过程,你确定在学习吗”
三、大家怎么看待朋友圈打卡学习?
1.“每天做这个很有仪式感。”
A已经开始了第二期的英语学习,她很庆幸,第二期的老读者可以不用再发朋友圈了——天知道,她并不想把这种东西发到朋友圈。
“你知道,虽然我的日常生活都在微博上,但是朋友圈对我来说,我还是不想发太多这种无聊的东西。很没意思。你发出去的这个,毕竟是广告。”
至于为什么要打卡,A反而提出“每天打卡朋友圈就像在进行某种仪式,很有仪式感。我有一个师兄,每天练字打卡,已经两百多天了,你翻看的时候会觉得很棒的,这也是你每天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它在强迫我学习,看起来挺认真的。”
B在尝试过几次在APP上学习英语失败之后,选择加入了朋友圈打卡的行列。
“其实我有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周两周还能坚持去APP上学习,后来哪天就会忘了。微信推送对我来说特别合适,我没办法不上社交软件。而且发了朋友圈,人家一起学习的天天七点打卡,我晚一点就有点那啥啦,总不能一天打卡一天不打吧,多尴尬。”
B是很愿意在朋友圈打卡的,“因为这样我爸妈看见了就会知道我真的有在学习。”B笑了一会才说,“其实我有一周就忘了看了,结果越拖越多,但是又每天记着打卡,心虚得很,现在就好慢慢补回来好跟上进度。”
3.“努力不一定要告诉别人啊。”
C也有参与英语学习,是在APP上打卡听力,按数量打卡完成可以收到全款,因为不用分享到朋友圈她很乐意使用,“我特别讨厌分享到朋友圈,就算看得人不在意这个东西,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是我的朋友圈,我希望多很多我自己的日常生活”。
“努力不一定要告诉所有人啊。”C笑道,“我就不想别人知道。而且我在朋友圈看到别人打卡了,反而提醒我要去APP上听英语了。”
4.“看着烦,全世界都知道你认真学习。”
D是很讨厌别人发朋友圈打卡的,尤其是在XX阅读们火了之后,朋友圈前赴后继的都是打卡。
“全部都是小广告。各种单词、口语、听力和阅读的的小广告应有尽有。”D叹了口气,“我看微博上有人吐槽和电线杆子上的牛皮藓一样,还挺贴切的。”
“感觉就是全世界都知道你在认真学习。也不知道真的有用没用,但是心里肯定是有用了。”
5.“朋友圈≠社交圈,有表演嫌疑。”
除开一部分对于朋友圈打卡反应剧烈的人,相当数量的人反而告诉我他们从来不觉得烦,比如在E和F眼里:
“打卡毕竟是少数。”
“这是他们的朋友圈啊,看的时候就刷过去了啊。”
“因为朋友圈≠社交圈。朋友圈只是让我了解大家最近都在干嘛。”
在我提出“你看到会觉得她热爱学习?”这种问题时,F很认真的表示,“毕竟怎么发朋友圈是自己的选择,也是自己想要展示的东西,有一点表演嫌疑。”
写了这么多,帮帮最后还是提醒大家,利用手机背单词学英语很方便,但是也不要过分依赖这种学习方式,这只可以作为学习的补充方式。另外,自己学习到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用打卡的形式来假装自己很努力。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