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想与不想,考研就在那里,不舍不弃!
急或不急,考研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难或不难,考研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时间总是悄悄的在指尖流逝,2013年考研初试马上就要来了,现在,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与我们不期而至,在最后考前的一个月里,考研各科要如何冲刺呢?老师为大家出谋划策。
考研政治冲刺策略:查缺补漏寻找增分点
政治老师建议,到最后冲刺阶段,考生应关注《考试说明》,查缺补漏,做到熟悉常考点、强化薄弱点、知识无盲点。
回归课本。有效的办法就是结合做题或分析以往试题,发现错的都是哪些知识点,是书本中的第几章,然后拿起书本重新复习巩固,保证下次不再错。
结合做题,把解答不同类型题目的一些方法与技巧加以总结,也是后期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解答选择题,宜细致,给足选取或排除某个选项的理由。组合型,宜抓住典型错误和明显正确的要点,根据组合确定答案。解答主观题,首先应审清题意,找准题眼,明确哪个模块、哪些主体、什么对象、何种题型等限制性条件等。
此外,别忘了加强对时政部分的复习,关注涉及国际、国内以及体现福建地方性的重大时政热点,如中共十八大、两会话题、中日钓鱼岛事件等。
考研数学冲刺策略:立足基础精选模考练习
数学的区分度大,无论对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来说都是重头戏。
从历年考研真题来看,数学的命题特点是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素养的考查,因此,在冲刺阶段,如果能对自己不足的能力和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充分挖掘潜力,就能使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更上一层楼。
最后一个月的时间,数学的李老师表示,考生要注意做一些数学的真题和模拟题,因为数学长期的或者说几周的时间不看,很容易遗忘,另外做题的手感和状态都会差很多,所以目前很多同学都感觉前面的复习已经比较充分,该做的题也都做过了,但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数学的学科它本身的特点就是这样的,长时间的不做题,我们最后上场的话,很多题目原来会做的也想不起来,另外也不利于大家最后去发挥,很多同学关心今年研究生考试试题的难度还有计算量的大小。
做练习要精选,讲究效率,要有意识地提高解题速度,给自己限时,让自己“紧张”起来,并重视解题回顾。要勤思多问,做到熟能生巧。在这个阶段,还要注意总结已做的试题,对做错的题目,归类分析思考,这样在考研中才能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不落入“陷阱”,并达到熟能生巧。做到容易题不丢分,中等题少丢分,难题拿点分,实际加起来就是高分。
考研英语冲刺策略:熟悉题型,把握解题思路,重视作文
在考研最后的这段时间英语复习应该注重基础,同时加强答题技巧方面的总结和训练。建议考生通过做真题,了解考研英语试题难度,同时了解试题出题规律以及答题技巧。背单词的目的是更好的做题,考研英语并不是考大家知道多少词汇,而是在你读懂文章的基础之上,看你能多大程度理解作者压缩过的或者没有说出来的意思,这才是阅读理解。所谓阅读理解就是要善于把作者没说出来的意思,压缩过的意思给它理解出来。因此,应注意多练习阅读理解,不要单纯的背单词,要做到在语境中理解单词的具体含义。把握阅读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做到快速准确的解答相关试题。
另外,这一阶段还要强化训练短文写作,学习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不要认为作文背一些范文就可以了,考研作文不是单纯的模仿,一定要自己多练习,只有多写才能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欠缺,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应该注意什么,写作文时应该选什么词,文章结构应该怎样去设计,只有自己多练习,在考场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坚持每星期写篇文章,可以先写真题的作文,然后去看看我们辅导书真题的范文对照一下。平时训练要注意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尽量不要使用自己不熟悉的句型和单词。
考研专业课冲刺策略:抓重点、注意细节,扩大真题复习广度
相信通过前几轮的复习,大家已经全面把握了专业课知识点,那么这个阶段就要针对考研大纲上面的知识点进行更加系统有效的复习,对教材进行二次、三次阅读,理解和突出重难点,有层次有重点的加强和巩固内容。在掌握大知识点的同时,注意一些小知识点的复习。
另一方面,扩大真题复习广度,除了目标学校近年的真题以外,建议考生们做一些类型学校的真题,这样可以在考的点和面上做到更深入,把握更大。因为有很多院校的真题存在形似神似、继承发展的特点,这很值得考生们充分利用。只做真题要想得高分还是不够,因为常识告诉我们考过的题很少会再考,所以在做典型学校真题的同时,建议考生们还要做一些通过研究设计的针对性的模拟练习。
此外,老师最后建议考生在最后阶段以强化记忆,巩固和应用课本知识为主,以提高应试技能为辅。最后,在考研冲刺复习过程当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急不躁,方能战无不胜。最后预祝考研学子旗开得胜!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