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问:2019年贵校计划招收多少研究生?
☆答:2019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研究生16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00余人,博士研究生100余人;非全日制研究生300余人,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我校实际招生人数为准。
☆问:2019年贵校在哪些学科专业招生?
☆答:我校2019年在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3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18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和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社会工作(MSW)、工程管理(MEM)、临床医学、翻译、艺术、国际商务、护理、药学、会计等11个专业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2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招收博士研究生。
☆问:贵校2019年新增了哪些学科专业招生?
☆答:2018年我校新增了系统科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哲学、化学、系统科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设计学等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国际商务、护理、药学、会计等4个专业学位类别,2019年我校将在以上新增学位授权点招生。
☆问:贵校有哪些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
☆答:我校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学;1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外国语言文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形成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统一、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我校立项建设6个学科交叉创新团队,着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等3个学科被湖北省列为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问:贵校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哪些科研平台?
☆答:我校建有湖北省属高校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环境保护部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国际合作基地、2个武汉市工程技术中心。我校拥有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问:贵校导师队伍情况如何?
☆答:我校拥有双聘院士8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创新人才9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2人,湖北省“百人计划”16人,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29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147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湖北名师工作室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目前,我校有硕士研究生导师 780余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50余人。
☆问:近年来贵校科研情况如何?
☆答:近五年,我校主持和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等国家级项目35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奖100余项;2007年以来,获得18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
☆问:贵校研究生培养有何特色?
☆答:我校坚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我校大力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构建了“学校—学院—学科—督导—导师”五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开展“拔尖人才培育计划”、“硕博连读培养”、“本-硕-博贯通培养”等培养方式改革,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我校通过对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的优化,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有效促进了研究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引导和鼓励优秀研究生参与交叉学科方向的课题研究,着力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着力构建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科学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我校加强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科学构建“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利用我校1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0个校级实践基地,创新“政—产—学”联盟的建设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外的“双基地”、“双导师”、“双评价”的作用,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有机融合。
我校注重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积极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及交流平台,先后同澳大利亚、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三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出台了《武汉科技大学资助研究生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短期出国(境)访学管理办法》,资助研究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问:请介绍贵校研究生的奖助体系。
☆答:为激励研究生潜心学习和科研,我校建立了完善的资助体系,包括国家资助、学校资助、社会资助,设置了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社会奖学金、优博资助、“三助”岗位助学金等。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覆盖面达到100%(面向全日制非定向、无固定工资收入的研究生)。详见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政策解读“奖助学金体系”。
☆问:贵校招收推免生的政策如何?
☆答: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除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MEM)、项目管理等四个专业学位外的所有专业均可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我校设置了研究生新生奖学金,推免生100%覆盖。本科阶段必修课程平均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1%的推免生可获一等20000元,其余推免生可获二等7000元。
推免生可优先申请硕博连读,经学校审核同意后,按照“本—硕—博”贯通模式培养,本科阶段可修读研究生课程并享受学校5000元资助,取得硕士学籍后一次性发放。
☆问:2019年,学校哪些专业的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有调整?
☆答:2019年我校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基本维持不变,详情请登录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网查询:http://www.yjsc.wust.edu.cn/
☆问:贵校2018年招生情况如何?
☆答:2018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和录取比例为2.4∶1,第一志愿上线生源充足,生源质量较好,在同类高校中居于前列。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我校专业学位教育已逐步形成特色和品牌,得到社会的认可,报考比例逐年增长。
☆问:请介绍贵校近几年的复试分数线。
☆答:近几年,我校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基本上为国家线。
☆问:请介绍贵校研究生学制、学费标准。
☆答:我校研究生学制3 年(社会工作专业学制2 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5~5年。
博士研究生学费:10000元/人·年。
硕士研究生学费:8000元/人·年,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社会工作、项目管理、艺术专业学费标准以湖北省物价局审批为准。
☆问:贵校研究生就业情况如何?
☆答:近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实施精品人才培养战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大人才培养改革力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切实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研究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研究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供不应求。近三年,博士毕业生就业率100%,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其中到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毕业生比例达到65%以上,每年有70%以上的毕业生在副省级城市就业。部分毕业研究生年薪最高可达30万元。
☆问: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学招生考试有什么变化?
☆答: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GCT联考取消,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与对应的全日制专业的考试科目相同,与全日制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初试资格线相同。
☆问: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有何变化?
☆答:符合条件者,可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毕业证须注明学习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