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距离正式考试已不足百日,仍有很多策略技巧被人遗漏———
每年的此时此刻,都进入到“考研”最后的冲刺期。伴随着2013年新调整的考试时间表,今年的考研步伐来得似乎更为急迫,距离正式考试已不足百日。
然而就在这最后的关键期,仍有不少考生陷入考研的“盲区”而无法自拔:从报考策略、复习资源到学习习惯,总有一些重要的角度被考生们所忽视,总有一些“致命”的盲区令考生们 “陷落”。
三大方向十大盲点———
随着考研预报名的结束,正式报名的帷幕已被拉开。就在一些考生忙着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的时候,还有不少考生正在为报考学校而犹豫不决,不难看出这些学生对于考研的报考策略还比较生疏。本文将从报考区域和院校、报考专业和专业硕士这三个方面为考生梳理易被遗忘的报考技巧,以帮助考生了解报考上有哪些“锦囊”。
选择区域及院校:重在结合个人规划,不要一味追求“一类一线”
盲点一:跟风热门城市
错过“偏远”的好学校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似乎成了考研生选择院校的主要区域,学生之所以选择这些名地区是为了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任教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张佰明老师告诉记者,“国家的边远地区也有很多的211、985院校,从某种程度说这些学校甚至好过一线城市的普通院校,但往往被学生们所忽视。”
一些一类院校中容易被忽视的有兰州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其它还包括兰州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青海大学、宁夏大学实际上都是211院校,再比如兰州大学不仅排名靠前,也是真正出成绩、出好论文的地方。”
盲点二:忽视地域的特点
往往会误导学生的报考范围
学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往往考虑“学校是不是够名气,学校地理位置是否拥有发达的教育资源、学校是否有我想要学习的专业以及自己的学习成绩”,这其中却忽视了地域特点与专业的发展能否吻合,忽视了地域的特点往往会误导学生的报考范围。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更适合金融、管理等比较开放的专业。而文科那种研究型、学术性比较强的专业去西北、西南等地学习更为合适,南方某报业集团在广州与当地很多院校达成了协议,因此对新闻专业学生来说,报考广州无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盲点三:择校时忽视学校的
地域认可度影响未来就业
在报考择校时同学们对学校名气、自身实力和个人喜好衡量的更多,却不知在择校时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未来规划,规划不同考量也有所不同。
想继续深造的同学可以选择一个冷门专业进入到一个比较好的大学,为以后深造抬高‘出身’。而想要就业的同学在择校时一定要考虑学校是否存在本地认可度的问题,像上海大学在江浙一带的认可度很高,虽然出了那一带去其它地方认可度未必会高于其它院校,学生在报考前一定要紧密结合自己未来的规划。
盲点四:忽略了各地科研院所
也是读研的好去处
学生报考时普遍掌握多数综合类高校和专业类高校的信息,从这其中选择自己的报考院校。殊不知,各地的社科院也是一个读研的好去处。
科研院所是一个跟社会衔接的生产研发相结合的地方,拥有很优秀的导师体系。并且各地科研院所的就业情况也不错,研究生期间的待遇也很好,这是很多高等院校都没有的条件,以中科院来说,拥有300多位院士,几千个硕导博导,导师体系甚至比清华北大的还好,但很多学生都没有注意到这点。
盲点五:A区、B区有讲究
两区之间只能单向调剂
研究生考试调剂早已为考生们熟知,一些同学报考了A区院校,成绩公布后发现没有过A区的复试线,就会考虑接受调剂到B区院校。由A区调剂到B区是同学们了解的调剂方式,但却不知,A区和B区之间只能是从A到B的单向调剂。很多学生都容易忽视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即使报了B区的985院校,想调剂到A区的普通院校也都调剂不了。
盲点六:成绩在A区边缘
调剂B区不如直接报考
B区主要包括内蒙古、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市的院校,相对比A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要弱一点。一些成绩在A区边缘的同学也不想放弃A区的地理和教育优势,宁愿成绩不够再向B区调剂也不愿意直接报考。“一旦选择调剂,就把自己放在了被动的位置,不是你选择学校而是学校选择你,”对于调剂2012届考生蔡云迪同学深有感触,“成绩在A区边缘的同学,还不如直接选择B区好一点的院校,调剂还是不如直接报考去的学校理想。”
选择专业:易被考生忽略的两大类别
盲点七:就业“不明朗”的专业
其实含金量很高
“考研为了更好地工作”这一目标为很多考生所共有,在这一目标的基础上,就业前景乐观的专业无疑成了学生的首选。然而学生却忽视了那些就业“不明朗”的专业,其实它们也能让你学到真本领。
目前来看,新能源的就业前景并不是十分明朗,但国家的发展也在向新能源转向,对这方面教育国家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因此,新能源相关专业的教育会不断提高。像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含金量也是很高的,对有志于这方面研究的同学是很好的去处。
盲点八:艺、体专业英语要求
相对较低
一提到艺术、体育相关专业总能让大家想起曾经的特长生,考生觉得自己没有特长所以不适合学习艺术和体育专业;其实这正是考生的误区所在,如今的艺术、体育包含范围很广,并且对英语成绩要求相对较低。艺术类、体育类专业涵盖广泛,只有其中的小部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特长,并且艺、体相关专业对英语要求较低,一些英语基础薄弱的考生可以选择相关专业。
选择类别:“专硕”培养大有“天地”
盲点九:因缺乏了解
而错失“专硕”报考机会
据了解,从2009年起国家开始引进专业硕士,但很多学生仍对“专硕”仍存在认识误区。现在的专业硕士是全日制的,全日制的专硕跟学硕的培养方式是一样的,导师体系、知识架构也是一样,只是在论文上的要求低一点,但是在实践方面的要求比较高,不仅是热门的经济管理类有专业硕士,现在工科等其他专业均有专业硕士。
盲点十:不知道选择“专硕”
有更大就业优势
由于考生对专业硕士缺乏了解,忽视了专业硕士的培养特征,一味首选“学硕”。其实对于想要直接就业的考生而言,选择“专硕”更有优势。
“专硕是围绕就业来做的培养,两年的研究生生涯里有很多课程和实践会让学生获得就业的资本,这方面来说是比‘学硕’更好”,任教于北京某高校的康老师建议考生,如果同学们不想继续深造、想直接去工作的话,建议还是考专业硕士比较好。”
两大渠道三项资源———
距离考研已经不足百天,自习室中随处可见考生们忙碌的身影。可是在紧急备战考研的同时,考研学子们在学习渠道、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的备考策略上还存在诸多被遗漏的方面。本文对考研备战中的学习方法及策略进行梳理,希望能够帮助考研学子们拾遗补缺。
考生容易忽视的两大学习渠道
盲点一:网络公开课
最易丢掉的“宝藏”
提到网络公开课,早已不是新鲜的事情。在网易等门户网站上,除了能够看到国外院校的网络公开课之外,越来越多国内院校的课程也能够在这里搜索得到。不过,据考研学生介绍,身边很多考研学子平时忙于学校课程和考研复习,往往没有时间再去看网络公开课,网络公开课里的学习资源往往就容易被备考学生所忽视掉。
“网络公开课其实是一种对于传统考研复习的很好的补充”, 作为考研过来人、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李绍飞介绍到,能够被国内外知名院校搬上网络的课程,都是水平非常高的课程,尤其是国外大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甚至能够给考研学生带来学习和备考上新的冲击。
盲点二:学术网站
考研也能派上大用场
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读秀知识库……提到类似的学术网站,从未写过论文的备考学生可能一无所知,很多学生甚至认为这些学术网站仅仅只是写毕业论文才派的上用场,对于考研没有太大的价值。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学传播学专业研究生王楠就表示,学术网站对于考研学生的备考非常重要。“近些年来的专业课考试,非常重视对于学科前沿以及社会问题的学历分析,而且在这些网站上能够极为便捷的获取报考院校老师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本专业学科最近的关注点。”
挖掘学习资源,获取考前信息与经验
盲点三:高校校园网内大有“文章”
在考研学生们争相报名考研辅导机构的时候,往往遗忘掉了高校的校园网。不论是本校校园网的资源还是目标院校的校园网资源,很多时候都并没有被学生利用起来。
“通过自己校内图书馆网站可以免费登录到很多学术网站上,而且校园网还会定期公布本校或校外老师的专业课辅导讲座,考研过来人的经验分享,校内论坛上还有很多考研过来人的网帖”,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王宇丰就介绍道。
海天考研全程策划师吴睿还介绍道,登录目标院校的校园网站上,除了了解到今年的招录情况、历年分数线的情况外,考生还应该多关注下目标院校最新的科研动态,这些最新的情况有可能就会出现在目标院校考研的专业课试题上。
盲点四:辅导机构公布的
网络免费视频里有“金子”
VIP金牌服务、1对1专项辅导、特训集中营……无疑,这些都是考研辅导机构掘金的重头戏。可是,除了收费的考研服务之外,不少考研辅导机构为了吸引生源,也会发布大量的免费视频,展示本机构的核心内容的同时,也能对考研备考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和重点内容的点拨,而考生们往往忽视了考研辅导机构的免费服务。
辅导机构发布的免费视频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宣传性质的,这类的价值不太大;另一种是讲座性质的,这类免费往往会传递很多考研的学习方法和最新的考研政策解读,越是临近到考研时间,考研辅导机构发布的免费视频就越有针对性,对于考生的价值就越大。
盲点五:考研失败者的经验也很宝贵
在不少考生看来,学长、学姐是一笔宝贵的考研资源,通过考研过来人的经验能够让他们在考研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实际上,当成功者的经验被考研学子追逐、学校宣传的同时,考研失败者的经验却无人问津,一堆具有价值的资源往往被人遗落在一旁。
每个人的成功道路都不一样,一个人的成功模式不能够被另一个人完全的复制,其实每个考研失败者也有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这些也需要备考生认真的吸取,对于现在考生的备考有很大的帮助。
小心避开备考方法的认知误区
盲点六:盲目去听目标导师的课
有可能会弄巧成拙
为了摸清目标导师的“底细”,很多考研学生往往都会主动去考研目标院校听目标导师的课,有的考研学生甚至会和研究生一起来上课。不少考生就认为,旁听是一种间接与目标导师建立联系、获取考研信息的最佳途径。
而在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王宇丰看来,有些学生误以为只要和老师们打成一片,自己就一定能够比其他人在考研上更具有优势,但是考研终究是一场正规的考试,最终还是要凭成绩说话的。
要不要去目标院校听课,这要看个人的实力水平,在学术水平还很低、个人的准备并不充分的情况下,不要轻易的上目标导师的课。
盲点七:学校指定参考书也未必
能够涵盖所有知识要点
目前,大部分院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公布考研的指定参考书目,备考生往往就只盯着院校推荐的参考书目,而对于专业的相关书籍却是不闻不问。
“院校指定的参考书目肯定是备考的重中之重,但是学校指定的参考书目也未必能够涵盖考研所有的知识要点”,北京大学传播学研究生王楠认为,有的学校的指定教材还很陈旧,一些学术新动态没能够在教材中及时补充进来,这时候考生就应该及时进行扩展。
盲点八:历年真题“一口气”
全做完并不是一件好事
好不容易弄到了目标院校历年真题,很多备考生就直接从第一套真题集做到最后一套真题集。备考生往往认为做完真题了之后,才算是对历年的出题套路有了全面的了解。可是一股脑的把历年真题都做完了,一定就是一件好事吗?
这恰恰是一种错误的备考方法,考生应该留有一两套考研真题,放在最后冲刺阶段,把这一两套真题作为考研“实战”模考试题,通过模拟测试来评估自己的水平。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