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一、专业介绍
世界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上形成的现代世界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变化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世界经济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为例:
(01)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国贸系)
(02)国别经济与地区经济
(03)国际经济关系
(04)国际收支与汇率经济学
(05)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国贸系)
(06)国际金融市场与投资
(07)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国经所)
(08)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国经所)
(09)中外经济关系
(10)国际商务
(11)国际金融
(12)公司金融
2、培养目标
适应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需求,不断将理论前沿研究成果和最新实践引入教学过程,逐步实现教学的国际化、数字化、数量化、应用化,努力和国际一流大学接轨;培养了解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国际经济关系特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能够熟练进行国际交流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国家政府部门、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对于高级国际经贸战略人才的要求。
3、专业特色
世界经济是一门理论性强、涵盖面宽的学科。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世界经济正经历深刻的变革和转型。本专业既结合世界经济研究的时代特点,也考虑到区位因素和以前的研究积累,将从国别、区域和全球多个层次全面、立体地研究和认识世界经济,探讨有关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主体间的关系,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4数学四
④879经济学基础(微、宏观经济学)
(注:以上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二、推荐院校
世界经济学硕士全国招生较强的单位有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三、就业前景
(一)国际经济与中国现状结合
从较长的时期看,21世纪初期的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仍在继续。一方面世界性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扩张和并购浪潮,发达国家进一步成为高新技术的策源地和研发基地,发展中国家成为跨国公司的"制作车间"和产品扩散地。通过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创新,科学技术将继续取得巨大突破和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商业化仍在不断开拓世界新兴市场并引发巨大的市场需求,从而使21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经过目前的衰退、调整将进入新一轮增长长周期。在这个新的周期运转形式下,世界经济将国际金融的前沿理论性问题与现实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同时,它还将WT0、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和中国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二)国内形势良好,就业机会多
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对经济学类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这为经济学类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私营经济的蓬勃生长,为经济学科毕业生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增加了他们的择业机会。
四、就业方向
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国内工商企业(国际业务部门)、国际性金融机构、国内金融机构(国际业务部门)、外经贸企业、国际投资机构和国际性服务行业等单位部门从事商务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的外经贸管理及其相关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或在科研和教学机构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五、相近学科
与世界经济学相近的二级学科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六、课程设置(以南京大学为例)
A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列原著选读、英语
B类:现代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企业组织理论
C类:世界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文献选读、高级微观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学
D类:空间经济学、美国与欧盟经济研究、东亚经济研究、日本经济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研究、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日本商法研究、博弈论、现代财务管理、商用软件与网络
七、目标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较强院校
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辽宁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八、可供调剂的专业
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