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姓名:曾杰
出生年月:1980年09月
地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大楼 16-005室
联系电话:0551-63603545
传真:0551-63606266
email:zengj@ustc.edu.cn
主 页:http://catalysis.ustc.edu.cn/
教育经历:
1998年-2002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应用化学学士。
2002年-2008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凝聚态物理博士。
工作经历:
2008年-2011年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后 2011年-2012年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助理教授 2012年至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及化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随着对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有限资源认识的加深,为了减少对石油化工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寻求并开发清洁、廉价、便捷、有效的能源供给和储存方式已经成为能源产业首当其冲的任务。这其中,设计和制备廉价且高效的催化剂不论是在能源领域的科学研究还是在产业化进程中都至关重要。本课题组旨在研究选择性高效转化碳基小分子(如CO、CO2和CH4)制备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工品。本课题组从材料和机理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在原子尺度精准设计催化剂表界面活性位点,并调控其配位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该方面工作涉及:构筑单原子、金属间化合物等具有特定原子和组分分布的催化剂;通过配位环境和表面应力调控强关联体系催化剂的能级劈裂、轨道杂化、自旋简并、自旋-轨道耦合等电子结构。
在原子分子尺度探索碳基小分子活化转化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和调控机制。主要关注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活性相转变、催化反应路径、表面重构、反应物和中间产物的吸附过程、产物的脱附过程、溢流、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等。该方面工作涉及在原位反应条件下对催化剂表界面和反应中间体进行高时空分辨和高灵敏表征,以及催化反应的理论模拟和动力学研究。
主持基金:
1. 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主持,2016年8月-2020年12月。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主持, 2016年1月-2019年12月。
3.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专项”(青年973),主持,2014年1月-2018年9月。
代表论文:
1. Synergetic interaction between neighbouring platinum monomers in CO2 hydrogenation.
H. Li, L. Wang, Y. Dai, Z. Pu, Z. Lao, Y. Chen, M. Wang, X. Zheng, J. Zhu, W. Zhang*, R. Si, C. Ma, J. Zeng*
Nature Nanotechnol. DOI:10.1038/s41565-018-0089-z.
2. Molecular-level insight into how hydroxyl groups boost catalytic activity in CO2 hydrogenation into methanol.
Y. Peng, L. Wang, Q. Luo, Y. Cao, Y. Dai, Z. Li, H. Li, X. Zheng, W. Yan, J. Yang*, J. Zeng*
Chem 2018, 4, 613-625.
3. Incorporating nitrogen atoms into cobalt nanosheets as a strategy to boost 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CO2 hydrogenation.
L. Wang, W. Zhang, X. Zheng, Y. Chen, W. Wu, J. Qiu, X. Zhao, X. Zhao, Y. Dai, J. Zeng*
Nature Energy 2017, 2, 869-876.
4. Atomic-level insights in optimizing reaction paths for hydroformylation reaction over Rh/CoO single-atom catalyst.
L. Wang, W. Zhang, S. Wang, Z. Gao, Z. Luo, X. Wang, R. Zeng, A. Li, H. Li, M. Wang, X. Zheng, J. Zhu, W. Zhang*, C. Ma*, R. Si, J. Zeng*
Nature Commun. 2016, 7, 14036. 5. Engineering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in nanosized perovskite cobaltite through surface spin-state transition.
S. Zhou*, X. Miao, X. Zhao, C. Ma, Y. Qiu, Z. Hu*, J. Zhao, L. Shi, J. Zeng*
Nature Commun. 2016, 7, 11510. 6. Facile synthesis of pentacle gold-copper alloy nanocrystals and their plasmonic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R. He, Y. C. Wang, X. Wang, Z. Wang, G. Liu, W. Zhou, L. Wen, Q. Li, X. Wang, X. Chen, J. Zeng*, J. G. Hou
Nature Commun. 2014, 5, 4327.
7. Hybrid nanomaterials: not just a pretty flower.
J. Zeng, Y. Xia*
Nature Nanotechnol. 2012, 7, 415.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