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高校都举行了春季研究生毕业典礼,一大批完成学业的硕士和博士生顺利获得研究生学位。然而,还有不少达到学习年限的研究生却延期了。
来自多所高校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研究生毕业延期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博士生,在个别理工类学校,博士延期率甚至高达90%,因此广大研究生们甚至流传:“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
为何会有如此数量众多的博士生不能正常毕业?延期毕业会给博士生带来哪些困扰?为应对博士生大规模延期毕业的现象,高校在培养机制上做出了哪些探索?本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博士生延期比例到底有多大?
根据教育部2005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由学校规定。在我国,大部分高校规定,硕士生两至三年,普博生三至四年,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等五年左右,超过学习年限则视为延期,硕士最长不能超过5年,博士不能超过八年等,实际情况各校会有一定差异。
那么博士生延期比例到底有多大?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预计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117978人,实际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仅为48987人,未正常毕业率为58.48%;2011年我国预计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125153人,实际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50289人,未正常毕业率为59.82%。国务院学位办的全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数据库显示,2011—2012年,全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平均学习年限达到4.3年。
福建某文科强校对近五年的博士生毕业时间进行分析后发现,该校博士生按时毕业率不到40%。而理工类大学,博士生延期的现象就更加普遍了,上海某工科高校甚至曾有90%的博士生申请延期毕业。
为什么出现延期?
无法达到毕业要求,是导致大多部分博士生延期毕业的首要原因,一项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的调查发现。而博士生的毕业条件,主要包括科研成果和学位论文两个部分。
大部分高校都对博士生科研成果有明确要求。如广东某高校要求,博士生在校期间要达到至少有一篇英文论文发表、一篇论文被三大索引收录、一篇论文署名第一作者、一篇论文以该校在校博士生身份发表这“四个至少”;上海某高校则规定,博士生在校期间须发表两篇以上高水平论文,理工科博士生至少有一篇论文被SCI或EI收录。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姓教授表示,在导师的帮助下,博士生的科研成果基本都能够完成,至少从我们文科来看,因为没有发表科研论文而不能按期毕业的学生几乎没有。相比之下,很多学生都是在学位论文上出现问题。
北京某高校在读博士生周甜甜(化名)说:“我们的毕业论文不好做。有些同学的研究对象较为罕见,要去西北高原实地考察,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周期,实验必须跟着周期进行,想快也快不了,要是错过了,可能就要等到下一年,3年内完不成学位论文很正常。”
“一些领域的课题存在客观上的难度,导致实验时间过长,或者要进行重新实验,学生不得不推迟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这很正常。”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姓教授表示。
此外,一些领域的课题存在客观上的难度,导致实验时间过长,或者要进行重新实验,学生不得不推迟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
而生师比过高等问题则是导致博士生毕业延期率较高的第二大原因。
某大学一位博导在搬办公室时问一个前来帮忙的学生:“你是我们学院的吗?你叫什么名字?”该学生回答说:“我是您带的学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位60多岁的知名博导,最多的时候曾经同时带过40多名研究生。由此可见,研究生导师带学生过多、师生间交流过少等问题被广为诟病并非虚传。调查显示,我国每个博导平均要带5.77名博士研究生,远高于美国每名导师带2至3个学生的比例。
对当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21世纪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表示了质疑:“现在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异,有些学生成为了导师的打工仔和劳动力,导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却并不是很关心。”
学生自身的各种选择是博士生毕业延期率较高的第三大原因。
据了解,通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等项目,国内不少优秀博士生都在读博期间出国留学,因此延期毕业的现象很普遍。“还有一些博士生想把论文写得更好,对这些可能成为国家优秀博士生的学生,学校会进行重点培育,导师会把这些学生的培养时间合理地延长到4年半,甚至5年。”南开大学某教授说。
与这些因为对自己要求高而选择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不少学生因为人生缺乏方向而延期。此外,还有一些博士生因生育、生病等原因推迟毕业。
延期之后的各种“伤不起”
对周甜甜而言,由于去年秋季没有采集到有效的实验样本,无法在规定时间提交开题报告几乎已成定局。虽然延期的原因是做科研必然要面对的偶发因素,但周甜甜还是感受到了越来越沉重的心理压力。
“只有我们自己学院的人才能理解,因为客观原因,我们大部分人无法实现3年正常毕业。这一点,很多人包括父母、亲朋好友甚至同学却并不理解,他们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我,常常让我觉得很焦躁。”周甜甜说。
对此,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姓教授表示:“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社会期待。在西方,社会空间很大,来自社会、家庭和自身的压力很小,虽然博士生延期毕业甚至淘汰的现象都很多,但之后他们会以各种方式进入社会。而在我国,延期毕业之所以会成为一种让人担忧的社会现象,就是因为大家对博士的预期过高,过于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待博士生教育,功利性太强。”
而更让延期毕业博士生不安的,是每天都会感受到的现实压力。
根据教育部等规定,如果延期毕业,即意味着不再享受国家奖助学金,而仅仅只能依靠学校和导师的部分补助,对个人生活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如果说这些现实问题让延期博士生们觉得“压力山大”的话,一些政策的出台则让延期变得“让人恐慌”。比如,北京对毕业生落户将进行年龄限制,应届毕业生本科生不超过24岁、硕士生不超过27岁、博士生不超过35岁,超过这个年龄限制的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将不能够留京。
延期毕业,“伤不起”的不仅是博士生。南开大学一教授表示,延期的成本也让各方不堪重负。每延期一年,不仅学生要多付出一年的求学成本,国家、学校和导师也要增加一年的培养费用。
对于国家而言,延期的公费生每年要相应地发放奖学金、医疗补贴等。根据2015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我国在校博士生已近32万人,随着延期毕业博士生的增多,每年的投入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高校更为教育资源的紧缺头疼不已。有的高校甚至因为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太多,无法腾出宿舍,导致不能及时给新生分宿舍,引起新生怨言一片。而延期毕业学生对图书资料、食堂、研究室等公共资源的占用,也常常让高校感觉运行“吃力”。
在一定程度上,延期毕业博士生数量太多,也会影响该学科来年的招生,北京某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就对此表示了担忧,“怕一些优秀的学生会对报考有所顾忌。”此外,一教育学者表示:“博士生延期毕业也可能对导师产生不好的影响,引起外界对导师科研水平的质疑,或者导致该导师的招生数量减少。”
博士生培养机制各项改革的“试水”
然而,给各方都带来沉重压力的博士生延期毕业,一定是坏事吗?
不少学者认为,延期毕业正是对博士生质量高要求的体现,说明门槛正在提高,但是,为避免博士生延期毕业带来的各种问题,应该不断完善博士生培养机制。
首先,博士生学制及与学制相应的改革有待跟进。虽然教育部没有明确规定学制,很多高校也把学制设置为弹性学制,一般在3至6年,但实际上,学校在补助、宿舍提供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上,往往以3年为限,这就给学生带来了诸多尴尬。“名义上是弹性学制,但和规定3年学制没有太大差别。”北京某高校博士生说。
事实上,如果规定了具体的学制,而没有配套措施跟进的话,很多学生往往会选择较为简单的毕业论文课题,这就违背了高校培养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本意。因此,有不少高校尝试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开展各种形式的学制改革。例如,北京大学曾于2004年做出尝试:将博士生的学制改为4年,以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南开大学则采取增加“硕博连读生”、“直博生”比例的方式,减少硕士、博士两个阶段分开攻读而给研究生造成的时间与精力消耗,增强科研成果的连贯性积累。
据了解,曾有学者对优秀博士生学位论文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在2001年、2002年评出的100篇、97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分别有51%、50.5%的作者攻读博士学位的年限在3.5年以上,其中多数作者的在读年限在4年以上。这说明很多优秀博士论文确实需要花3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
“其实,在国外,博士生延期毕业是很正常的现象,本科实行学分制,博士生教育没有具体的学制规定,5年、6年都很常见,学校和学生看重的是论文质量,而不是时间。”著名教育专家熊丙奇说。
在不少高校看来,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是抑制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的另一项重要措施。
在招收博士生方面,很多高校不再“以分数论英雄”,而是采取更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复旦大学等要求理工科院系的考生,必须先提供证明自己科研能力的书面材料,材料审核过关后,再进行笔试和面试,从而加大对博士生科研能力的考核。
中期考核是高校越来越关注的环节。据了解,许多高校通过强化博士生资格考试、开题报告等环节,及时掌握了解博士研究生各个时期学习、科研任务的完成情况。如上海交通大学实行博士学位论文中期考核制规定,考核不合格者,学校将中断对该博士生的培养。同时创新一票否决制,学校还请来校外专家评议博士学位论文,只要有一位提出“创新不足”,就暂缓答辩。
博士生培养信息跟踪体系也在高校纷纷建立起来,对于科研能力太差无法完成学业的学生,不少学校都根据规定及时进行淘汰。
事实上,在国外,名校的博士生淘汰率高得惊人,比如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经济系每年约录取20名博士生,最终能拿到博士学位的仅半数。大多数学校的大部分研究生都在5年内读完博士。从美国高校的总体情况来看,博士生淘汰率在1/4到1/3左右。
此外,许多高校也在积极加强博士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实行严格的博士生导师准入机制,不断将科研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选拔到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中来。还作了具体规定:如导师一届招收博士不允许超过2名,无课题、无成果、无经费的导师将停止招生等。”天津某高校教授说,如今,导师的质量意识显著提高,如果认为自己指导的学生没有达到毕业要求,导师可以首先就不同意学生答辩,而不必等到论文答辩委员会或学位委员会的质疑,为博士生的论文起到了很大的把关作用,也有效抑制了博士生的延期毕业。
如今,博士生培养机制的各项改革和探索都在陆续“试水”之中,我们所期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博士生质量的提高,又或者像周甜甜所期待的,“能够很骄傲地告诉别人,我需要延期毕业!”
国外戴上博士帽有多难?
德国:做5年科研拿学位水到渠成
攻博时间的长短完全取决于博士论文的内容性质,一般为3至6年。一般走完5年左右的科研工作过程,他们也已锻炼成为有独立开创能力的科技工作者了,拿博士学位水到渠成。
法国:拿不到学位的大有人在
法国的博士阶段是相对纯粹的论文阶段,学生如果在3年里抓紧的话,获得学位希望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虽然博士数量逐年上升,但拿不到学位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在简历中经常可见到“博士课程修了”这样的话,表示虽修完课程,但学位仍然没有到手。
美国:惊人的长学制
据统计,美国博士平均修业年限最短的是化学、化工、生化等学科,连硕士阶段在内,约需6年左右;最长的是历史、外语(如法语)、艺术史、音乐等人文类学科,平均需10年左右。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学生,如攻读亚洲史(如中国史)博士学位,需11至12年。(部分来源:中国教育报 记者:易鑫)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