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部分政治科目的重点章节
马原:第2、3、4、5章,重点是2、3章;
毛中特:第1、3、7、8、9、10、11章,其中7、8很重要,8为重中之重;
史纲:4、5、6、7章。
选择题的命题方法:
(1)正面试题或反面试题,问的是正确观点或错误观点;
(2)直接试题或间接试题,直接试题是直接从教材上找出答案,考的是记忆,间接试题则是从教材上找不出答案,考的是理解运用;
(3)单一试题或综合试题,单一试题只考一个知识点,综合试题考的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
(4)正向试题或逆向试题,是问原因回答结果或结果回答原因。在已考的单项选择题中大多数是正面的、直接的、单一的、正向的试题;多项选择题大多数是正面的、综合的试题。
选择题的回答方法:
(1)正选法(顺选法)
试题的题干(即问题)明白,就可以直接从题肢即备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其它选项就不必考虑。这种方法最适用于直接性试题,这种试题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大多数单项选择题属于这种性质的试题。
(2)逆选法(排除法)
这是种将错误答案排除的方法。遇到从题干上直接看不出正确答案的试题就需要正选法、法并用。
(3)比较法
对试题的选项进行比较,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
(4)蒙猜法
这种方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有一定知识基础上的蒙也是一种方法。一般说来,对正面试题,对话好话就选,否则不选。
选择题失分的原因:
出题方法和答题方法作为重头戏,先扔出来给大家瞧瞧。讲完这些方法,现在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只有ABCD四个选项的选择题那么容易失分。
一是内容的矛盾,喜欢钻理论牛角尖的同学会吃亏。比如党领带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的结束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的历史进程。我当时觉得为什么会不可逆转?未来什么样子大家都不知道。但是这是大纲解析里面的原话,就不能太认真了,解释也不能解释,这是大纲解析提出来的,这是研究生考试,所以这就是答案。
二是度的把握,难在多选上。有时候某个答案对不对,通常会有一个很微妙的”度“的,超过这个度,是一个答案,没有超过,又是另外一个。至于这个度怎么把握,我也说不清楚,只有自己依靠个别题目慢慢体会。我个另一个政治不错的同学都有这种感觉,说明多选题里面确实存在这样的题目。有些多选题有如”告诉我们”“体现在“类似的题目中,几个选项相似而又不好区分对错,和“度的把握“类型选择题差不多,不算是固定的知识点,而是要靠自己的判断的。
分析题的技巧
有些分数优异的同学,复习大题时自己先抄一遍,然后研读一遍,然后背的。实际上,大题的研究很重要,模拟题都是结合材料的,要把题干中要考的东西抽出来。很多老师解答过大题是怎样命制的:先确定要考的知识点,然后去报纸和杂志上找材料。
所以,你要对知识点很敏感。把模拟题里面的知识点抽出来,这样可以举一反三,而不被局限住。
比如分析它的切题角度,分条答题的思路,以及所用的排比句、关键词。比如分析它的句子,“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如果新手写,可能就是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么建设这个根本问题,但是它用了一些修饰词“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地“”人口多底子薄东方大国“,这样答案就显得铿锵有力而且很丰富的感觉,不是么?
最后一道“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定复习同我国有关的事件,哪怕今年希拉里和特朗普一起被犯罪分子绑架了,这都不会是考试重点,因为和我国无关。
这里大家要注意,大热的不一定考,考的必然能和大纲解析的内容相结合,再和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就是你的复习重点(最好和我们国家的大领导有关更好)。平时看看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
答题时能解释的话,把相关原理先解释一遍,记得多少是多少,最好背下来。然后结合题目中的实例,重点分析展开,相当于把刚才解释的内容又重复了一遍。最后结尾要重新点题说明,做到有头有尾。注意分条作答,每一个方面作为一条,先把要说什么一句话个概括,然后再详细解释,其实和大纲解析里面差不多。去年政治每一大题有A4那样的答题范围,我是每题答了接近八成多的样子,可以说基本上写满了。
还有一句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字迹一定要清晰,工整。判卷老师一天看了无穷多的卷子估计字都不咋地,你的要是清晰,工整,那么你的第一印象一定会比别人好上很多,不要求你平时练习书法,但一定要保证卷面的整洁,字迹的工整,这样你会别人至少要高个3-5分。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