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考研公共课中为何有“得数学者得天下一说”?我们可以这样分析。
2003年,考研数学一科调整为150满分,成为考研三门公共课中分数最高的科目。相比之下,政治和英语两门加起来才200分。我们这样算一笔账,一个政治和英语都考了75分的人比两门都考了65分的人多了20分;而数学得了125分的人比考95分的人多了30分;所以有得数学者得天下之说。因此,对于数学基础好或者大有发展潜力的同学来说,应该在数学上多花一些时间,强化自己的优势,用数学和其他人拉开分数,好多学员就是因为数学得了高分才圆上考研梦的。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相对其它学科而言,数学更强调的是数学基础即对基本概念,定理的把握。所以首先要把基础打牢,熟读课本,把书上的知识点记住,书上的例题和后面的练习题全部要会做,会举一反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考研题虽然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综,考试还会考察基本的知识点。
这一点并非一家之言,我们可以在对考研数学一科的考试分析或者权威言论中得到佐证。
德国大数学家高斯曾说过:“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毫无疑问,数学是对人类思维能力要求最高的学科,它不仅范围广,内容多,而且深刻体现出了人类的聪明才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一科是考查考生的数学功底、思维能力,并不是要求考生进行高深的数学基础理论研究,但却是对考生在一定层次上进行各种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的综合性检验。
由考试中心组编的书中提到,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选拔性考试,重在考查考生的能力高低。能力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基本功不扎实,一切无从谈起。从考试大纲来看,要求考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解要深要透要准,尽管大学期间的期中期末考试基本反映了这一要求,但从程度上讲,远没有考研的要求高。相信大家都有同感,通过大学的期末考试其实不难,甚至基本概念不甚清晰,知识点掌握不够通透也有可能取得较不错的成绩。这是由于大学考试有其固定套路,即便考查相同的知识点,其题目的迷惑性、技巧性都远逊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题目。因此,狠抓基础是一项必要的工作,虽然很多考生可能会认为基础的东西学起来有点费力不讨好,短期收效不明显,但考研机构老师再三强调,不可轻视基础,必须夯实到理解得入木三分的程度。
那么,有了对考研数学一科的深刻了解,我们就可以开始合理的安排数学的复习了。在开始复习之前,最好有一个计划,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不仅使得为期一年左右的复习有条不紊,更可以使得考生心中有数,从而井井有条的掌握复习的进度,还可通过计划调整心态,增加信心。当然计划不能偏离实际,也不能过于谨慎,最好分阶段进行调整。目前适用性比较广泛的是三阶段复习法。
第一阶段,当然周期长短因人而异,应落脚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学习、巩固。这方面的重要性已在前文叙述,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阶段的重要性,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谁就会占据整个考研数学复习的先机!
第二阶段的展开要以第一阶段为前提,不可急功近利,跨越阶段。进入第二阶段,主要工作就是训练、提高能力。能力反映在解答题目的准确性和速度上,反映在思路是否开阔、严密上,这就需要大量练习,认真钻研各种题型。在开始具体钻研考点、题目、技巧后,注意不必强迫自己所有遇见的题目都要做出来,总会碰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钻研固然是好事,但钻牛角尖则费时费力,得不偿失,此时可以借助于解答,只要彻底弄懂,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或同类型的问题可以顺利解决就行了。尤其要注意的一点,学习一个阶段后要善于自我归纳总结,不断从各类题目中提炼出最本质最精髓最易于自己掌握应用起来得心应手的东西。学而不思则罔,进入题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要跳出题海,站在更高角度看待题海,这就需要不断深入和卓有成效的思考。
最后一个阶段当然是冲刺阶段,此时每个考生都可能会感到疲惫,甚至厌学,出现这样的心理反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自我调整。临近考试,心理压力增大,体力、精力下降,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减负是顺利通过考试的有力保障。这一阶段应以查缺补漏、归纳总结、实战模拟为主要内容。其间,效率问题尤为重要,不能再过多投入精力于细枝末节,要着眼于以点带面,让所有知识点、难点在脑海中以系统化的状态呈现出来。实战模拟是不可或缺的,最好的模拟题当然就是历年的真题,但真题不仅要求做完、纠错这么简单,应该作为重点对象反复研究、体会,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除此之外,多做一些其他的模拟试题,以强化熟练程度、解题技巧也是有益的。在仿真的条件下,适当做一些模拟题。除了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概念、公式、定理、方法、技巧等的理解与运用外,更重要的是培养速度和准确率。
以上通过对考研数学一科从性质和考试上面所作的分析,考研数学并不是老大难,并且是有一定的策略的,相信大家本着志坚的学习态度,得法的复习策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选择复习方法,每个考研同学都能成功考上研究生!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