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从近几年考研趋势看,心理学专业的报考一直处于火热状态,随之其竞争力也有所增强。为了帮助心理学专业考研的同学更好地复习,切实地利用好暑期时间,根据心理学近年的考试情况和科目特点为大家暑期将要做的备考任务做一个规划和介绍。
一、复习规划
1、认清自身
这一点是针对两类不同的人对待,一类是本专业同学,(此类同学建议从暑期开始复习专业足以)。另一类是跨专业同学,(跨专业的同学不用过于担心,好好复习问题不大,暑期认真学习专业课即可)。
2、复习目标
在暑期的这段时间,考试大纲还未出来前大家可以先参照2011年的考纲所给出的例题进行复习,既要将基础性的理论、概念等进行扎实的掌握,又要能适应新题型的变化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主要做的就是将考试需要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系统强化与综合运用,提高拿分能力,确保考试时基本题型一分不丢。此外,还要深刻理解各种基本概念,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技巧,训练一定的解题综合能力。
3、时间安排
在历年的专业课培训中,我们发现凡是在最后阶段能够很好的平稳地走下去的,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在复习早期能够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培养好了一套良好的复习习惯和套路,这才使得后期复习游刃有余。如果是本专业报考,基础好、功底比较深厚、解题能力比较强、知识丰富的同学,那么暑期复习时间上专业课时间可以适当少安排一点。如果是跨专业报考,对心理学还不够了解,基础较薄弱、解题功底或者知识功底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同学,那么在暑期复习中应注意加强专业课的学习。万学海文专业课考研辅导专家们建议2012年的考生每天都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系统的复习专业课,连续集中攻克,持之以恒。
二、复习方向
1、复习方法
心理学统考,需要考生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含量没有变化,除了要掌握五门专业课外,还要更精细地理解专业知识,首先是要将整个考点中的重点及难点区分清,那些需要掌握,那些需要了解,把握大体上出题形式。考生在看书时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考试的侧重点上,尽管有些地方有可能很枯燥,也要耐着性子读下去,需要计算演练的,还得拿起笔来算一下。对于需要掌握的概念、定义与理论,不但要记住,最好还要剖析、理解,并牢记于心。心理学统考专业知识点和考察点都较多,对含义、分类和作用等会以选择题形式考察;理论是重点,要达到分析和应用的水平。需要再次提醒的是注意大纲中新加入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熟练。另外,还要搜集各大名校的历年心理学真题,用简答题和论述题来训练自己的专业思维。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策略,真题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不仅向我们提示了心理学领域比较重要的理论和发现,也可以教会我们从哪些角度思考问题。
2、参考资料
心理学导论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理查德•格里格:《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①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伍新春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统计与测量
①心理统计学
张厚粲主编:《心理与教育统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心理测量学
郑日昌等著:《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戴海崎等主编:《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孟庆茂、常建华编著:《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杨治良著:《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暑期复习身心调节
炎热的暑假对于不少考研同学来说是一个挑战,许多考生会因为天气炎热而坐不住,学习上打不起精神,难以忍受闷热的天气和坐在那里苦学的寂寞与枯燥从而导致复习半途而废。所以,万学海文在此建议考生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头脑发热,一时困难不能克服就前功尽弃,学习本来就是要认真踏实,容不得半点浮躁心理,尤其是对于考研更得是扎扎实实的。考生要不断给自己打气,不断地鼓励自己。告诉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肯定能成功。千万不要被一时的困难吓倒,从中逐渐树立自信心。在炎热的天气下情绪焦躁是正常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在于大家要怎么样来调整自己的身心,具体地说考生可以用目标刺激自己、注意劳逸结合,可以适当的听听歌,出去散散步,多与考研战友交流,多看一些其他考研成功者的经历以鼓励自己。
总之,只要自己想学,自己坚定考研目标,再加上坚持到底的决心,相信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一旦克服了一次困难,感到一种成就感,这会促使自己学习的奋劲。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