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免疫学
免疫学学科点形成之初是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为主,在医学院积极倡导以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的努力影响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的多个学科与该教研室建立研究合作关系,或将研究方向转向与免疫学相关的课题研究。三峡大学成立时,在医学院已形成了一个以免疫学研究为中心的、涵盖多个二级学科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科阵容。2000年作为校级重点学科立项建设,投入建设经费500万元。2001年作为省级重点学科立项建设,投入建设经费80万元,同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已招收6届118名研究生。目前学科梯队已达24人,其中教授 9名,副教授 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7名,硕士学位的 15名。学科已形成3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中医药与免疫、肿瘤免疫、临床免疫。2005年随着4名海外学者创新团队回学校工作,新增分子免疫研究方向。2006年确定为2006-2010年度省级重点学科。
一、中医药与免疫:现代免疫学的发展,为中医药的免疫研究,为中医免疫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中医药与免疫研究方向立足于三峡地区天然药物的资源优势和民间治疗经验,开发具有免疫促进和免疫抑制功能的药用植物和道地药材,研究其影响免疫调节的具体环节及作用机制,将其应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疗效观察,并进一步提取和分离有效成分研制新的免疫调节剂。
二、肿瘤免疫: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和交叉渗透,多种人类肿瘤抗原基因克隆的成功、大量可应用的基因工程细胞因子和基因工程抗体进入临床,有力推动了肿瘤免疫学理论的发展,促进了肿瘤的免疫诊断,同时为肿瘤免疫治疗增添了新的手段。肿瘤免疫研究方向重点结合湖北鄂西是国内宫颈癌高发地区的特点,进行宫颈癌的致癌机理、免疫学诊断、免疫学防治等系列研究,以此为特色进行学科建设,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并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分子免疫: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免疫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推动了免疫学在多个研究领域的迅猛发展,包括免疫发生及其调节机制、免疫异常、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应答、肿瘤的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等。分子免疫研究方向的特色:在免疫调节方面,主要从分子水平研究天然多胺及中药有效成分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在感染与免疫信号转导方面,主要研究病毒感染后,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改变。
四、临床免疫:临床免疫学是免疫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疾病对免疫的影响、疾病的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等。临床免疫研究方向以儿童免疫为切入点,在临床上重点探索感染、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及环境污染(铅)等对儿童免疫功能的危害。通过研究儿童易发感染性疾病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和治疗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可行措施。本研方向的研究成果将对提高儿童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发病率,把众多患儿父母从小儿感染的困惑中解救出来,营造和谐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培养硕士人才的过程中,通过完成本研究方向中具有一定水平、多层次的科研项目,来推进儿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为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将会发挥积极作用。
本学科与省属高校同类学科相比,优势在于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特别是海外学者团队的加盟为学科的发展增添了力量。现有的肿瘤免疫、中医药与免疫、临床免疫三个研究方向的内容,虽然均属当前免疫学中最具研究价值的领域,但却具有我们立足三峡发展学科的地区优势。研究内容避开了重大的基础研究领域,因而不与省内重点医学院校免疫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相重复,也避开了与国内许多重点医学院校免疫学研究在相似内容上的竞争。湖北鄂西作为国内宫颈癌高发地区的病源优势,三峡及鄂西地区作为特殊的天然药物的资源优势均是其它重点大学所不具备的。本学科多年来特别强调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在许多研究项目上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开始孕育一批研究成果,其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处于省内同类学科的前列,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
学科今后的发展,一是以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加大学科队伍建设的力度,培养1-2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提高学科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二是大力进行学科创新,以学科创新推动学科发展,以科研为龙头,以研究生教育为突破口,以现有研究方向为依托,带动本学科的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注重本学科对其它学科所起的辐射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一个学科的建设,使多个学科受益,新增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学、儿科学两个硕士点。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促使相关学科的教学及学术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三是积极开展学科文化建设,创造学科发展的文化环境,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将医学免疫学建成省级优质课程,实现国家级研究项目和科技成果奖零的突破,并有1-2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成果转让,为建成博士点奠定基础。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