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不知道从何时起,校园也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监视器。从最原始最传统的教学,到如今的多媒体技术、新科技引进,再到监控进校园,学校为了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一直都在紧跟潮流。
而最近,在中山大学印发的《中山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拟“对教学实施全过程监控”。一些学生据此质疑,自身的隐私权将无法得到保障。对此,校方回应称,监控室作为监督、保障教学质量的辅助手段,开启和摄录都有严格的限制。
顶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名号,校方的“用心良苦”似乎并不被学生接受,毕竟到底是为学生好还是会侵犯师生隐私、妨碍教学活动,我们也无从得知。其实监控进校园已经是常事,但以往的都是用于考场监管考试秩序以及学区需要监控安全的公共场合,像这种“全过程监控教学”的还是头一回,因此理所当然的会引发热议。
虽然校方一再坚称监控针对的是教师讲课内容,镜头不会对准学生,且只有在特定情况下诸如有录制教学过程需求,或教育主管部门有收集数据需要才会开启。但其实,课堂全过程监控之所以引来争议,更多的是因为它带来的恐慌性氛围。教学本来是具有较高自由度的活动,且教师的讲学内容具有一定私密性,加上学生对这种极度不自由的教学方式的高度排斥,如果随时都被监控,那么正常的教学秩序必然会受到影响,学生和老师也会有所顾忌,课堂气氛死板,互动小心翼翼,不利于教学的正常开展。
如今各种提倡的都是引进国外的较为自由的教育模式,学生越来越渴望独立自由,很多学校也开始认同这个观点,可是监控走进课堂的这种形式,无疑就是对这些声称的“打脸”。大学是有最少禁忌的地方,会有不同声音,而它最可贵之处也就在于对异样声音的包容,包括在课堂上。无论出于教学或哪种原因,学生都该有一定的学习空间,不该连基本的隐私都不被保护。因此校方此举想必还要慎重思考为好,想要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首先要学会的就应该是保障学生的基本隐私和自由。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