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热播,也让很多人对于翻译这个职业、以及剧中的高翻院和各色翻译官们兴趣倍增。虽然电视剧有所夸大,但是大家也能够在电视剧中得到关于现代翻译官的大体信息。不过,对于翻译这个职业的历史溯源,你了解多少呢?不如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的翻译职业
翻译并不是一个现代专有的新型职业,它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周朝。周朝当时有一个叫做“译”的公务员职位专门负责翻译少数民族的语言。与现代跨国翻译不一样的是,这里的“译”更多的是把诸侯国的方言翻译成周朝的官方语言“雅言”。据说,当时孔老夫子平时也是说他们鲁国方言,但是一旦是读书,就会切换到“雅言”。
而除了担任语言沟通使者外,古代的翻译官其实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教导外邦人士必要的宫廷礼节。因为古代中国国家众多,外交模式偏向于“万国来朝”,因此习俗和礼节的区别自然因地而异。为了避免外交活动中的摩擦,翻译官的调解作用也就非常重要。
古代的“高翻院”
《亲爱的翻译官》剧中提到的“高翻院”,其实在清代也有类似的机构。由于国家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为了培养对多民族进行管理的专业人才,清政府开设了专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学校,不仅进行精英教育,也进行外语教育,咸安宫官学就是这样一所学校。
咸安宫官学是创立于雍正七年(1729),由内务府管理。当时的雍正皇帝下令,校址选在皇宫之内。学生在这里除了要学习汉语之外,还要学习骑射,语言类课程常设有汉、蒙、藏语等。这样的学校自然是服务于贵族子弟。咸安宫官学不仅只招收八旗子弟,还要求颜值要高,如此院校,是否与“高翻院”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古代的“程家阳”
《翻译官》中的男主角是自身翻译官程家阳,在翻译这个职业领域经验丰富,处理问题也面面俱到,让人敬佩非常。其实在历史上,也有很多能力卓越的类似翻译官一样的存在。不过通常情况下他们有各自的本职官位,所谓的翻译,其实是于外交、接待等工作融合在一起的。所以,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官员,一般职位都比较高。历史上著名的和珅和大人,就是其中翘楚。
不要以为和珅就是影视剧中腰身圆滚、计谋不足的那副形象,历史记载中的和珅其实是难得的青年才俊。和珅出身咸安宫官学,相貌清秀,据说读书时期就是个学霸,到后来甚至精通汉、满、蒙、藏四门语言,乾隆朝朝堂之上虽然大臣众多,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就他一人。据记载,乾隆四十五年(1780)之后,基本上乾隆就把负责接待朝鲜、英国、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缅甸、琉球(冲绳)和南掌(老挝)等国使者的任务全部交给和珅,让他负责和这些国家的外交事务。可以说,和珅的翻译和外交才能,比起“亲爱的翻译官”也毫不逊色了。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