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18245号
姓名(中文/汉语拼音)宋轶民
职称教授、博导
职务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
所在系、所机械工程系、制造装备与系统研究所
通讯地址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300072
电子信箱ymsong@tju.edu.cn
办公室电话+86(0)2227403610
传真+86(0)2227403610
主要学历:
1989.09-1993.07天津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技术经济专业,本科生,获工学(双)学士学位
1993.09-1996.03天津大学机械学专业,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6.03-1999.03天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学术经历:
1999.04-2001.04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流动站,博士后
2001.05-至今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副教授(2001.07),硕导(2002.12),教授(2009.06),博导(2009.12)
2008.03-2008.05英国Warwick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
1.机器人机构学
2.机械动力学
3.机械传动
主要讲授课程:
1.机械原理(本科生64学时)
2.机械设计(本科生64学时)
3.机械设计基础(1)(本科生80学时)
4.机械设计基础(2)(本科生48学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2001-),生产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2005-),机械传动分会机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高等教育出版社研究生教学资源建设委员会委员(2007-)
主要学术成就、奖励及荣誉:
主持/参加国际合作、国家、部委及横向课题10余项,获部委奖励1项,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ISTP收录40余篇次,申请/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
2002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3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容闳科技教育奖
主要科研项目及角色:
1.神经网络理论在智能化机构控制中的应用,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3万,1995.01-1997.12,第三完成人。
2.改善动力学特性的智能化机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万,1997.01-1999.12,第三完成人。
3.柔性冗余度机器人振动主动控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万,2000.01-2000.12,第一完成人。
4.两柔性机器人的协调操作及其动力学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万,2000.01-2002.12,第三完成人。
5.含伺服电机驱动的可控闭链机构的研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6万,2001.01-2003.12,第三完成人。
6.高速行星传动的弹性动力学分析与动态设计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万,2003.01-2005.12,第一完成人。
7.提高三环减速器承载能力的研究,南京高精齿轮股份有限公司,15万,2002.04-2004.12,第二完成人。
8.高速行星传动动态设计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8万,2005.01-2007.12,主要参加人。
9.水轮发电机组机械电气及水工结构耦合振动分析评估,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39万,2005.06-2008.05,主要参加人。
10.现代机构创新及机械系统动态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80)万,2006.01-2009.12,主要参加人(与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
11.EfficientParallelKinematicMachineswithTensionMembers,英国皇家学会英-中国际合作项目,1.2万英镑,2006.01-2007.12,主要参加人。
12.环板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万,2007.01-2009.12,项目负责人。
13.新型三坐标并联动力头关键技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180(58.5)万,2007.01-2009.12,主要参加人(与北京机电院合作)。
14.含刚柔混合支链的高速并联机械手的结构学原理与动态设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万,2007.01-2009.12,项目负责人。
15.新型高速并联机械手的动态设计理论与实验研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6万,2007.01-2009.12,主要参加人。
16.新型五坐标可重构作业单元关键技术,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390(195)万,2007.08-2010.07,天大负责人(与江淮自动化、江淮汽车合作)。
17.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设计中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6万,2008.01-2010.12,主要参加人。
代表性论著:
1.Song,Y.M.,Zhang,C.,Yu,Y.Q.,Neuralnetworksbasedactivevibrationcontrolofflexiblelinkagemechanisms,ASMEJournalofMechanicalDesign,123(4):266-271,2001.
2.Song,Y.M.,Yu,Y.Q.,Zhang,C.,Activecontrolofelastodynamicresponseofflexibleredundantrobotmanipulators,ChineseJournalofAeronautics,15(2):109-114,2002.
3.Song,Y.M.,Zhang,C.,Yu,Y.Q.,Smartmaterialbasedcomplexmodeactivecontrolofflexiblemanipulatorswithkinematicredundancy,ChineseJournalofAeronautics,17(4):240-245,2004.
4.Song,Y.M.,Zhang,C.,Yu,Y.Q.,Activevibrationcontrolofmacroscopicallysmartmechanisms,ChineseJournalofAeronautics,18(3):273-278,2005.
5.Song,Y.M.,Li,J.X.,Wang,S.Y.,Adaptivecontrolofflexibleredundantmanipulatorsusingneuralnetworks,TransactionsofTianjinUniversity,12(6):429-433,2006.
6.Zhang,J.,Song,Y.M.,Zhang,C.,Designanddynamicssimulationofanoveldouble-ring-plategearreducer,TransactionsofTianjinUniversity,13(3):163-168,2007.
7.Song,Y.M.,Zhang,C.,Yu,Y.Q.,Elastodynamicresponsecontrolofflexibleredundantmanipulators,Proceedingsofthe11thWorldCongressinMechanismandMachineScience,1777-1780,TianjinChina,April2004.
8.Song,Y.M.,Li,Y.G.,Huang,T.,Inversedynamicanalysisof3-RPSparallelmechanismbasedonvirtualworkprinciple,Proceedingsofthe12thWorldCongressinMechanismandMachineScience,Besan?onFrance,June2007.
9.宋轶民,马文贵,张策.基于神经网络的弹性连杆机构振动主动控制.自动化学报,26(5):660-665,2000.
10.宋轶民,马文贵,张策.神经网络在弹性连杆机构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振动工程学报,13(1):100-106,2000.
11.宋轶民,张策,余跃庆.弹性连杆机构振动控制研究综述.机械工程学报,37(10):10-13,2001.
12.宋轶民,余跃庆,张策.柔性冗余度机器人残余振动随机最优控制.机械工程学报,38(9):33-37,2002.
13.宋轶民,余跃庆,张策.基于机敏材料的冗余度柔性机器人弹性动力响应最优控制.机械工程学报,39(1):123-127,2003.
14.杨通强,宋轶民,张策.斜齿行星齿轮系统自由振动特性分析.机械工程学报,41(7):50-55,2005.
15.王世宇,宋轶民,沈兆光.行星传动系统的固有特性及模态跃迁研究.振动工程学报,18(4):412-417,2005.
16.宋轶民,许伟东,张策.2K-H行星传动的修正扭转模型建立与固有特性分析.机械工程学报,42(5):16-21,2006.
17.宋轶民,张俊,张永新.计入内齿板变形的环式减速器弹性动力分析.机械工程学报,42(9):29-32,2006.
18.李永刚,宋轶民,冯志友.四自由度非全对称并联机构的雅可比矩阵分析.机械工程学报,43(6):37-40,2007.
19.李永刚,宋轶民,黄田.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的静力分析.机械工程学报,43(9):80-83,2007.
20.李永刚,宋轶民,冯志友.基于牛顿欧拉法的3-RPS机构逆动力学分析,航空学报,28(5):1210-1215,2007.
来源未注明“中国考研网”的资讯、文章等均为转载,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来源注明“中国考研网”的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获得相应许可。
联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扫码关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